吃在陕西 || 赵羽:馒头记忆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题图来自网络)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

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对故乡、往事、童年的追怀…

《馒头记忆》

文|赵羽

个人简介

    

 赵羽,1970年1月出生,山东聊城人,现在山东济南的一家研究所工作。

  多家微刊特约撰稿人,很喜欢优美散漫的文字,也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骨子里有点自命不凡,但无论外表还是经历只能用平平淡淡来形容,但愿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那一天!

  对馒头的回忆由来已久,记得小时候眼巴巴站在锅台边看着白白嫩嫩的大馒头流口水的情景,小时候家里穷,吃不上馒头,主食一般是玉米饼子和玉米粥,偶尔逢年过节家里蒸几个馒头往往都是用来串门走亲戚用,当时要是拿几个馒头应该算是有钱人很奢侈的礼物了。

  有一次陪奶奶去走一个远房亲戚,当时带了三个馒头,半路上奶奶递给我一个说:“小啊,这个馍馍你自己吃了吧。”

  我大喜过望,恶狠狠的抓过馒头三口两口就吞到了肚子里,看着奶奶慈祥的笑容觉得格外有一种满足感,若干年后犹记得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和那次偷偷塞给我吃东西的情景。

  相对于家里稍微富裕一点的邻居可以每三四天就吃一次馒头,我总是暗地里羡慕,但闻着别人家厨房里飘出的白面粮食香味却从不在饭点去人家家里接受虚伪的退让。

  人穷志不短,我自小就有一种超然超脱自以为是的情绪,食色性也,我也喜欢美食,例如那个时候的馒头,但不会为了单纯的吃食降低自己作为男人的自尊。

  后来真的要感谢邓核心的农村政策,家里实行联产承包后逐渐富裕起来,馒头也不再像原来一样作为一种高档食品,而是飞入平常百姓人家,一日三餐都能吃到。

  我甚至学会了揉馒头发面自己蒸馒头,穷人孩子早当家,父亲上班,母亲在地里劳作,我放学回家的时候就自己做馒头,他们到家就能吃上饭,尤其农忙季节,我除了作为一个半大劳动力帮助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外,就是在家里扫地做饭之类的家务了。

  一直到现在我都很骄傲我做馒头的手艺,因为手劲比妈妈大,我做出的馒头格外有弹性,有劲道,偶尔回老家陪父母的时候我还露两手,不过说实话,现在做出来的馒头远不如那个时候的好吃,可能是手艺生疏了的原因吧。

  读书的时候在南京,那个时候南方以米饭为主,偶尔学生食堂卖一次馒头,队伍会排的很长,而且无一例外都是北方口音。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即便名字叫馒头,长得也和我们原来吃得差不多,滋味却大有不同,面粉里总有一种黏黏糊糊的甜味。

  南甜北咸的口味让我总觉得鸡肋一般,不吃这种馒头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总是扰乱了自己的胃口,我曾经建议食堂馒头叫做点心,因为它没有我们熟悉的那种感觉。

  每一次经历其实都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滋味,影响着我们的胃,也感动着我们的心。

《嘉年华时光》征稿启事

  一、栏目设置为散文、吃在陕西(美食)、美文欣赏、评论、杂文、小说在线、诗歌、精彩摄影等栏目。

  二、投稿体裁宽泛,但要求不违背政治内容,文字表达清新流畅,欢迎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各类时评、乡土文学和作品。

  三、所投作品必须是未在其它微信公众号打过“原创”标识发表过的。

  四、本微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

  五、来稿请以附件形式word文档发送,务必请附带作者简介一份、本人照片一张。

  六、稿费每月5号左右发放一次。赞赏即稿酬,读者的所有赞赏将全额发给原创作者。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欢迎点击右下角蓝色字「写留言」参与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