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总有一天你会明白,50岁之后自己就无需朋友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五十岁是中年期的最后阶段,到了这个年龄,人们的想法和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以前想的是怎样赚更多的钱,现在想的是如何节约用钱。以前对配偶的态度是得过且过,但随着孩子成家立业,夫妻俩不再整天忙于工作,开始有更多的相处时间,磨合感情就又成了两人思考头疼的问题。
曾经以为,朋友是我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但再好的友谊都有变淡的一天,“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五十岁以后,你就不需要什么朋友了。
毕业、离职、出国、搬家......
不得不说,太多的变动会让我们失去朋友。昔日朋友的告诫、与朋友的笑谈仍在耳边回响,但身边已经没有了朋友的陪伴。
正如异地恋一样,一旦离开了我们身边,再见时已然不是当初的那个他。
心理学研究表明,接触是人际吸引的重要法则,正因如此,学生才会与同桌建立深厚的友谊,公司员工才能和最靠近自己的人首先熟悉起来。
而一旦分开,接触便无从谈起,空间距离拉大了心理距离,各自便又建立起自己的小圈子。
总之,朋友无法永远陪伴我们,除非你有一个天南海北都挂念着你的最好的朋友。
五十岁以后,人们对友谊的需求逐渐减少,这一时期他们的孩子多半已经参加工作,夫妻俩的压力骤减,当然,这要排除那些仍在努力为孩子筹钱买房买车的家庭。
五十岁以后,中年人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家庭,他们开始意识到家人才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他们之间爆发过怎样的冲突,亲人就是亲人,几十年的朝夕相伴和血脉联系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此外,在有些家庭里面,男人50岁才开始实现事业的起步,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根本无暇顾及家庭,更别说抽时间与朋友聚会交谈。
埃里克森认为,到了60岁人就进入了成年晚期,即老年期,这一时期的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绝望感。
他认为,完善感的获得离不开人这一生的成就,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充斥着完善感,他们会有意无意地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可能是延续年轻时的兴趣爱好,也可能是想增加一份副业,总之,这一时期的他们可能还会有一小段“上进期”,同时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想要在目标领域取得一些成就,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准备。

对五十岁之后的建议

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一辈子都活在周围人的安排里,没有自己的想法,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打了一辈子工,问他为什么?他却回答不上来。
其实不只是中年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我们做某一件事情太久,以至于把它视为理所当然,殊不知我们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
中年人应该对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为家庭着想的同时,理应为自己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多考虑一点,毕竟本质上人是为自己而活。
这一时期的中年人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多学学知识,考一些证书,以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
也可以计划去游览某个风景名胜,不要一辈子连自己老家都没出去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认识来源于实践,或许当你游览一圈,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你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思考和见解。
中年人一定要学会发泄情绪,发泄是维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手段,如今家暴频发就跟很多中年人不懂发泄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他们会发泄,只是受害者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如果能用其他方式将自己心中积压已久的怨气和不满发泄干净,就会觉得世界是那么美好。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就能发现,只要我们心情不好,看任何事情都觉得肮脏不堪,可当我们开心愉快的时候,世界仿佛渲染上了一层彩虹色。
从心理学角度说,这是心境和投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投射指的是我们把自己的特征看成是别人所具有的,所以我们心情差的时候会认为身边的人总是抱有恶意。
心境是一种带有渲染性的心理状态,能够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那些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侵犯性强的中年人正是因为长久地处于消极心境中而不能自拔,因此才将自己的负面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由此导致家庭的不和睦甚至破裂。
总之,50岁以后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期,朋友对我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重要,但如果有一两个经过时间检验的朋友,那最好还是别放弃,因为这样的朋友不会因时间和距离而改变。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Gennatas ED, et al. (2017) Age-related effects and sex differences in gray matter density, volume, mass, and cortical thickness from childhood to young adulthood. J Neurosci 37:5065–507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