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 | 《李清照集》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读一首《清平乐》(年年雪里),短短几十字,就好像读完了李清照的一生,早年、中年、晚年,三个阶段,三种境遇,都通过这一场雪、一次赏梅,全部倾诉出来了。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上片是回忆,写了早年与中年两段时光有快乐有忧伤,下片从伤今到伤国,则是凄凉,我们分开来看。
01
▲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李清照早期写过一首《渔家傲》,开头写道“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结果又写:“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你看,这一首《渔家傲》,从开头到结尾,其实写的就是“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早年的李清照多幸福啊,国家还比较稳定,父亲当着官儿,嫁个赵明诚也是著名才子,所以读李清照早期的诗词,能感受到字句中小女儿的娇憨可爱、无忧无虑。也许写这首词的时候,她正和赵明诚一起赏雪,心上人摘下一枝梅花,为她戴在鬓角,她醉了。这个“醉”字太过美妙,不仅是酒意微醺,更是对眼前之美景,对眼前这位情郎的如痴如醉。宋朝有位佚名词人作过《二色宫桃》,有句“花开处且须行乐”,这不正是李清照当时的纯真和快乐的最好写照吗?
02
▲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接下来这两句,心境明显变化了。赏雪赏梅,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即使心中有许多不痛快,也可以通过这些美好来排遣,可如今呢,摘下的梅花,没有人再为她戴在鬓角,只能把梅花拿在手上,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原本梅花代表着美好,可由于心中的忧伤太深沉,所以美好的东西,都被自己挼尽,没有好意。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之后,有过短暂的离别,也许此时李清照内心正充满了相思之苦,回想起以前“常插梅花醉”,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更有可能是此时李、赵两家都出现了变故,国家也陷入动荡之中,赏雪赏梅的雅兴都没有了,只剩下对家庭和国家的未来,深深的担忧。对比一下上片这两句,前面在插梅,为之沉醉,后面在挼梅,为之流泪。触景伤情,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凉感,也是从这里开始,李清照诗词中的小女儿不见了,她变得伤感,另有一首《诉衷情》也创作于这个时期,也写到了梅花,她说:“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又说:“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03
▲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下片以“今年”起,正好与上片“年年”相对,此时,国家已经彻底崩坏了,李清照南渡,一路充满了崎岖与坎坷,天涯海角,极写南渡的颠沛流离,赵明诚还老做些没出息的事儿,又先李清照去世,真正可以说是国破家亡,家破人亡。在一重又一重的打击之下,蹴罢秋千和羞走的小女孩儿,也已经憔悴萧条,白发苍苍。
04
▲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赏梅的季节又到了,如果说第一次赏梅,是有情郎相伴的美好,第二次相伴,是与情郎分离后的相思,那这一次,且看这一夜风势,吹得梅花败落凋零,明儿哪还有梅花可赏呢?风势是什么,是比兴,是用自然的风雨莫测,来比喻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那么再美好的事物,也承受不住这样的摧残啊!故应难看梅花,不仅是看不到梅花,即使是有梅花,也没有那份闲情逸致了。这首词啊,表面上是写梅花,实际上是写自己的一生,三个阶段,从早年为梅沉醉,到中年为梅流泪,到晚年无心赏梅,非常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了一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最后,从儿女情长,升华到家国情怀,李清照的思想境界,有几人能与之相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