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赠壮士,鲜花送美人
午后的阳光在窗外渐渐淡下去,室内有一种春日的清凉与宁静。在宽大的沙发上,我和掸子各据一隅,各捧一本书,进入各自的世界,书香让我们相处一室却又相互忘记。这个淘气的小孩,只有书会令他安静。
我读的是阿一的《德拉姆客栈》,他读的是蒋方舟的《舌头的战争》。他有些地方像我,随便什么书,抓到就看,一看进去,就忘了周遭。从前多人共处一个办公室时,我可能被一篇文字吸引,听不到人叫我,他们开始以为我是装的,久了知道我呆,也就不介意了。在生活中,在与人交接中,书呆子是多么笨拙,但阅读会使人忘记这些,享受到人生那独美的乐趣。
这一幕,定格在记忆里。多年以后,掸子已经成为中科大的帅小子,独我留在记忆之湖边,临水照花,怀想不已。
时间有限,怕来不及读尽人间好书,有如怕吃不遍人间美味,享不尽山川美色。
甚至在枕边也放了许多书,睡前读,一醒来,马上抓在手里,而一旦把书抓在手里,就踏实,就有安全感。结婚那天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带本书过去。太多我不认识的宾客来来去去,欢闹着,乱着,我没事干,找遍了角角落落,找不到一本书。那么空闲的两天,不能出门,却没有书可读。
对于偏重的阅读内容,总是因人而异。我父母偏爱读报,我先生巫大人爱读医书,我哥读体育期刊,我弟专攻棋谱,我嫂子莎喜欢绘画的书,我弟妹抱抱爱看时尚杂志和育儿书,而我和掸子,用巫大人的话说是,饥不择食,连微机的书也看得进去。我先生的书,运动的,医学的,药理的,没书时我就翻翻。在我弟家看《通榆年画》,在我公公家读报纸,我公公因是老干部,单位每年给订一份报,在课堂上读学生《社交礼仪》和《土壤与生物》课本,在旅途中,带的是自己打印的几页美文。在手机上不爱看抖音,专捡文字看,又哭又笑,是个称职的读者。
一切的真知皆囊括于书籍文字之中,阅读能令我们内心丰富、眼界开阔、精神强大,令我们站上更高的层面,拥有脱俗的气质,看淡他人勉力追求的功名利禄......
愿意和读书的人在一起。在新浪认识了不为怀念,她本名叫芮,年纪轻轻,读的书可真多,还给我推荐了许多书,比如陈文茜的《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还有澧水,因为阅读,我们三人竟结成密友。分享阅读经验,滚雪球般,利息是加本的。
某天,时空老师找我谈事情,我说正在去往图书馆的路上。然后,我提着一只洁白的纸袋装着的书去他的办公室。那真是一个酣畅淋漓的下午,他先是赞美那只洁白的纸袋——不过是一个装护肤品的纸袋,可能因为装了书就更加的清洁无辜。继而赞我书读得勤,我说我是以勤补拙。又炫耀他新得的博友新书,我翻了翻,心下觉得没我得的书好。我们于是恣意点评,各抒胸臆,尤其对身边几个“作家”的大作大加挞伐,不觉竟至黄昏。
据说古人为防止蠹虫啃书,在书中放置芸香草,这草极清香,打开书时会有清香袭人,算是书香。当然,书香更指蕴含在文字中的芬芳。阅读其实可给予人一种好香,不是费时费力熏的,也不是费银子喷的,而是一种从文字中撷取内化深及骨髓而后又生发滋长的香。携着书香出门的人,就无须奢求什么高档的化妆品了。
在当下,送书是极雅之事,得作者签名书是雅上之雅。我刚送给Cindy和抱抱黑玛亚的书,以为奇文共赏,好书共读,有如宝黛花前共阅《西厢》。博友陈载暄、阿一、鄢晓丹赠阅新作,让我一时成了富户,甚至恬不知耻地觉得他们是宝剑赠壮士,鲜花送美人。
听说一些偏远山区,孩子们缺少课外读物,我们周围的几个人,正在收集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不日会将这些书香快递出去。想象翻山渡水的它们终于抵达某个孩童的手上,那干裂的小手翻动书页,会将一天一地的阳光都翻动起,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不,我们能做的,其实可能不止这些......有人不是说了,人的梦想就像内裤,一定要有,但给不给人知道就不一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