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木:病房琐记(四)

病 房 琐 记

河南三门峡  浊木

  七八天了。身边的病友们一个个先后离开了。虽然连名字也不曾相知,晚上却梦见了他们。
  人去床空。现在能看到的是那些从大厅走过来又走过去的更加陌生的病友和他们的陪护亲属。
  一位八十三岁的卢氏老头,此前从未生过病。这次脑梗了。恢复挺好。人扶着能正常行走。小碎步。见人总是笑眯眯的。小眼睛一条缝。女儿女婿照顾得很细致。给人印象不错。
  但背着父亲,女儿常对人抱怨,把人都操练死了。女婿则一遍遍说,我老丈人老粘人。这可咋办?
  一位纯白头发的老太太,没人时不知道,看见有人就开始很大声的呻吟。一直呻吟到很远。
  一位总是步伐匆忙、不看场面,见了加五床就教训的老头。
  一个总是暗暗偷笑的老男人。
  一个打电话如同吵架的中年汉。
  一个穿着病号服、左腿行走不便、却时不时在大厅走廊里吼上一嗓子的半老女人。
  一位身材五短、上下一般粗却时刻不忘给丝巾打成结的中年女人。
  大声喊叫的,用力敲东西逗孩子的。
  陪护亲属坐别的病人床上大聊特聊的……
  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山西平陆的母子。儿子五十多岁,身高一米七五上下,应该是脑血栓,右腿明显有行走障碍。老太太八十多岁,身高仅一米四左右。每天三次以上,老太太照顾着儿子从大厅过往。七八天时间中,再没见过第三人。有句老话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其实白发人扶着黑发人同样令人感慨!看病人的相貌,也是一表人才。与人相处,彬彬有礼。不知他有妻、子否?有兄弟姊妹否?为何总是老母亲一人在此照看。
  所幸老人家身体尚好。那天早上去护士站量血压时不小心绊住了工具车,直挺挺摔倒在地。护士急忙跑上前扶她起来,居然安然无恙。平时的缴费、带儿子检查、办出院手续,都是老人家一人所为。毕竟年龄不饶人,不知那次回家,老人把押金条忘在了家中。好在工作人员变通办事,没有让她为难。押金条随后捎来即可。
  老人家虽然不会说普通话,但相当有礼貌,有规矩,绝对是个文明老人。
  相比之下,很多比她年轻得多的只能算是“不文明人”了。
  饮水机上明明贴着“饮用水禁止洗漱。
  洗漱用水在护士站”的提示,就有人天天掂着硕大的脸盆去接水,有人就在饮水机前洗自己的大饭盒。卫生间每个水龙头上面都有“请不要倒入剩饭剩菜”的大字,而且大垃圾桶就在旁边,去洗碗时完全可以顺手一倒,可洗手池里天天都有菜叶菜饭。我真想问问这些“勤劳”的同胞们,您的时间有那么紧吗?省出这么一会儿功夫来您做了什么呢?
  其实我是知道答案的。
  两个字:毛病!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尽管保洁非常卖力,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清理、打扫、定期消毒,病房里还是有蚊子苍蝇。个人以为,病房里的蚊子应该是比较可怕的传播源。
  我要为负一楼的餐厅点个大大的赞!不仅价格实惠,饭菜品类齐全,而且照顾到病人的实际,清淡,可口。唯一不足的是有一位卖饭的大妹子(通行的说法应该是卖饭大妈)陕州口音太重。好多人都一时反应不过来。何况不少是病人,本身反应就有点慢。
  在餐厅,还有一个发现:越是精明能干的母亲越容易被儿女兑。这种母亲总是自己不舍得吃,拼命让儿孙吃。而大咧咧稍显愚钝的母亲不管别人,只顾自己,叫吃就吃,反而让儿女省心,少了许多麻烦。
  这是一家平民医院,少见大包小包成群结队的探望团。唯有一次,呼呼啦啦进来了十三四个,有一个排之多。只是不见手提肩扛的,看穿戴亦是粗布大衫,当为装卸搬运手工之劳作人员。步伐有力,声音洪亮,精神开朗。令病友们羡慕不已。
  细心的朋友也许已经发现,加一加四加五,我的病友们都在神经内科三病区的大厅里。这使我想起小孙女即将出生时,几千公里之外的儿媳刚入院也是在走道住了三天三夜。直到孙女降临,才有了入住病房的资格。然而仅仅三天之后,就被催着出院了。中国的病人真多啊!我不由佩服起那位第一个提出将医院和学校列入盈利创收单位的领导了。十几亿人的国家,没有不生病的,更没有不求学的,一茬接一茬,一代续一代,前赴后继,层替不休。医疗和教育真是世界上最具潜力最无可替代的“阳光产业”。这位领导真是太有眼光了。实在应该发给他“独具眼光贡献奖”才对啊!
  说了这么多的病友和陪护家属,其实在病房里接触最多的是护士。
  护士给我的第一印象,不论是高挑的还是小巧的、是丰腴的还是苗条的,只要穿上白色的天使服戴上天使帽,一个个都是那么温柔那么干练那么漂亮那么美丽。
  护士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如果穿着普通服装,你也许从相貌上认不出她们来,但你一定认得出她们的脚步。这种脚步叫做护士的脚步。天使的脚步。它们轻盈,快速。不停的挪动。看似有限的病区里,她们每班的行程估计不亚于一个马拉松的赛程。
  我认识了一位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护士。遇到难扎的针她不吭声自己就上。给出院的病人交待注意事项她不厌其烦。
  我认识了两个长得非常相似的又瘦又高麻利干脆的护士。
  我认识了一位染着黄头发的实习护士。从不往后躲,有事抢着干。
  我还认识一位身胖体壮走路又跳又蹦,每天都快快乐乐的护士。
  还有不少。
  在疫情严重期间,我们敬重过护士。那时我们被隔离在家中,感觉护士离我们有些遥远。有些神圣。而在病房里,在我们身边,这些普普通通的、有着七情六欲、有喜有悲有累有苦有小圈子有互相嘀咕的真实的护士们,更值得可爱。
  以前没有亲人当护士。自从这次住了院,忽然觉得所有的护士都是亲人。
  病友们,别再大吼大叫,声声抱怨的好吗?心疼点吧。她们多数还是二十出头的孩子。护士的家人、男朋友们,体贴点她们吧。她们真值得心疼。
  就要出院了。我想记下这样几句话:
  躺在病床上才知亲人之贵,亲人之亲。躺在病床上会更加意识到金钱万万不可少。
  躺在病床上才真正体会到“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这句话的分量。
  躺在病床上才会更加渴望健康!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浊木,男,真实姓名张林。河南三门峡灵宝市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开始尝试小小说创作。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病房里的疯憨两大妈

    时隔五年,依然有一种强烈的情感促使着我,忘不掉那病房里的疯憨两大妈. 当时,我陪妻子去医院做甲状腺切除手术,刚入病房的第一天上午,忽听得楼道里传来妇人的嚎哭声,声音尖细,如孩子一般.楼道里围满了人,众 ...

  • 医院见闻【李静】

    意外得知大奶奶生病住院了,爸爸问我,是不是和他们一起去医院看望大奶奶,我满口答应!大奶奶是看着我长大的,已有八十多岁的高龄了,身体一向硬朗,健康,这次得知她生病,觉得很突然,有些吃惊-- 在我的记忆里 ...

  • 《寒风特遣队》01.真相

    清晨一道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射入室内的病床旁,病床上躺着一位熟睡的年轻人,他和其他病人不一样,不是因为得了什么病才入住到这里来的. 这里是隐山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这个医院在去年迎来了第一位特殊的病人 ...

  • 见证一个生命的死亡

    见证一个生命的死亡,是我这次回到老家在市人民医院的一段经历. 回家七天,我在市人民医院陪床六夜,就是在医院,在父亲的病床旁,见证了这个生命的死亡. 写下这段经历,是想记录当前的社会乱象,以及掩蔽在这个 ...

  • 白衣天使见证无数生死离别,未料自己也成为被救者,叹生命无常

    "病人晕倒了,快上呼吸机--"躺在病床上的陈燕,在一片慌乱声中昏睡了过去.昏睡中她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中的她回到了以前的生活,身体还非常健康,不停地穿梭在医院的病房当中,每给一 ...

  • 我跳下了死神的餐桌(下)

    我跳下了 死神的餐桌 (下) 作者:杜昌华 朗诵:张继励 6 手术台上:两小时较量 12月6日19时10分. 手术室工人推着专用病床来接我.我脱光所有衣服,只穿一套病号服,上衣还必须反穿,躺在病床上, ...

  • 陪父亲看病

    作者 葛玲 12月31日,2020年的最后一天.即将跨年了,不知道大街上是否热闹,父亲所在的病房依然是人满为患. 入院一周多了,父亲一直住在病房外走道添加的病床上.除了父亲,还有很多病人也住在这样简易 ...

  • 沈明:温庄人物琐记——四哥

    温庄人物琐记--四哥 文/沈明 题记:那些曾经给予我们一代知青精神上.物质上些许温暖.同情和慰籍的人们,或许都是些小人物.他们没有高唱大风.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谆谆教导,更没有装腔做势.作威作福.他们只 ...

  • 桐花簃琐记 四 | 漆吴

    91.叶英华斜月杏花屋词,汪兆镛雨屋深灯词,集名皆是宋人词句. 92.郑梦霑镂版一块,以示王堃,王曰:像狗啃的.余教梦霑答云:狗亦会刻版? 93.汲古阁刻四唐人集,板为毛氏孙劈烧煮茶. 94.景州王子 ...

  • 广福寺王个湾琐记四题

    关于王个湾的记忆,已深深嵌在脑子里,流在血液中.用文字虽不能还原斯时斯地斯人,我还是愿意把他们记下来-- [一]七外公·柴油机 广福寺王个湾大塘往西,有几间相连的土砖青瓦房,自东向西一字排开. 东头是 ...

  • 磐石古琴斫制琐记八十四:

    古贤人有九德,琴亦有.太音大全集卷四:琴之九德为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          匀在倒数第二,实际并列排序不分先后.而对于演奏者和制琴人,匀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很难很重要的. ...

  • 十四期征文 | 浊木:成家婆娘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参赛或杂志征文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成家婆娘 浊木 杜家老大大成的老婆人称"成家婆娘". 成家婆娘是标准的乡下人.长的不算难看,也够不上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十四

    始阳 始阳,属天全县.1954年,这里有个封正英互助组,与当年西昌的沙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范鹤鸣初级农业生产合社齐名. 我是下派到这里的省委工作组中最年青的成员,被安排到最远的那个叫凼村的山村,村长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二十四

    清溪(七) "五部落"是当年飞越岭西边羌部郝.赵.王.刘.杨五族的总称,距黎州百余里,当在今天泸定县的化林坪一带.这些部族常往来于汉地,通汉语,唐时称两面羌.事变的原委是:青羌奴儿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四十四

    一纸民约揭示长河地方一段鲜为人知的茶马贸易史 --解读泸定沈村明<万历合约>(七)                                   14 "长河西.鱼通.宁远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五十四

    走进"旄牛国"(十) 在玉龙西牛厂上 (二) 在牧埸上,要数妇女承担的生产劳动最繁重.出牧前和收牧后的挤奶,到提取酥油,制作奶渣,贴晒牛粪,以至吊毛线.织帐篷,也就是说,多数畜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