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声说话”,是一种高贵的人品
01
有理不在声高,没理寸步难行。
你和别人吵一架,但是你歪了道理,还是歪了道理,没有人服气。
比方说,在上学的时候,你把一道题做错了,好心的同学帮助你纠正错误,但是你就是不服气,一直在强词夺理。后来,因为这道错题,导致你考试成绩变差了,还被老师批评了。
错误的事情,并不会因为你“强词夺理”就变成对的事情。恃强凌弱的人,可以暂时把别人压住,但是不能压制别人一辈子。
在一些家庭里,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几乎是用“吼”的方式进行,结果孩子表面上很听话,但是心里不服气,成绩不见得会很好。
在一些社交场合,很多人喜欢高谈阔论,希望自己成为“领头人”,可是大声说话的后果,就是引起别人的反感,被人当成噪声。
在一些合作之中,有的人喜欢强调自己的意见,不愿意听别人的主张,结果合作很难谈成,就是谈成了,失败的概率也很大。
事实证明,大声说话,并没有好处,很多事情,会适得其反。低声说话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现在,我要告诉你:“低声说话”,是一种高贵的人品。把说话的音量调小一些,你会很谦卑,也能汇聚别人的智慧,还能够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慧律法师说:“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多说有价值的话,笑着说,小声说,你的话,才会“如雷贯耳、掷地有声”。
02
低声说话,是对别人的尊重。
前天下午,我们单位召开了一次职工会。会上,上司说:“上个月,我们单位的整体效益并不算很好。主要原因是部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弄丢了好几单生意......”
忽然,同事小凌大声说:“我上个月和一个客户没有对接好,这样的事情,也不要拿到大会上来说吧。”
很明显,小凌把上司的话,理解为“故意批评我”。他并没有考虑到说话的场合,也没有站在单位的立场思考。他急着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打岔,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真正人品好的人,懂得尊重别人,不管别人说了什么话,自己都会认真听完。当别人的话,真的说错了,或者扭曲了事情的真相,要指出来,也要控制好说话的音量,并且不要当着很多的面指出来。
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是给自己留面子,大家都有退路。大声说话,往往会产生“咄咄逼人”的效果,容易引起矛盾和误会。
03
低声说话,往往是“旁观者清”。
如果你习惯了低声说话,那么你就会有这样的感受:往往自己的话,不会被人注意,甚至随时可以“咽回去”。
也就是说,低声说话,是进退自如的。当一个人还没有弄清情况的时候,往往喜欢与人争执,哪怕明显输了,也不会认输。当一个人习惯了倾听,往往更容易弄清情况,并且还不想与人争执了。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大声说话,反而会把清白的东西“搅混了”。
低声说话的人,往往是看清了事实之后,善意地提醒别人,很有礼貌地与人商议着解决某些问题。这样的交流方式,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
04
低声说话,是一个人的“控制力”。
大声说话的人,往往是带着“怨气”的,甚至给别人是一种“怒气冲冲”的样子。
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很容易失去理智,并且容易产生口角,毁掉自己的健康。
比方说,在吵架的场合,常常会有一些年纪偏大的人,捂住胸口,因为他和人吵架的时候,感觉到了“胸闷”,要是有心脏病的人,还会出现生命危险。
低声说话的人,是一个自控力很强的人。不管别人如何激怒他,他都不会为之所动,依旧保持着微笑的表情,以不变应对万变。
杜月笙说:“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一个人的脾气越大,层次越低。因此说,善于控制脾气的人,层次越高。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脾气都管不住,那么就更管不着自己的人生了。也许,因为生气,把过去的成绩全部否认了,或者把自己当前的事情搞砸了,一切都要重头再来。经过几次大脾气之后,人生就越来越没有出息,真的是“作茧自缚”。
人品不好的人,总是气冲冲说话,害人害己,对别人的“不友善”,对自己“很残忍”。
05
学会低声说话,人与人交往更加顺畅。
人与人交往,也许是“一言不合,拳脚相加”。比方说,在公交车上,你不小心挤了别人一下,结果对方恶狠狠地骂你,你不服气,两个人当场就对骂,或者打起来了。
人与人交往,也许是“彬彬有礼,各退一步”。比方说,你在聚会的时候,说错话了,你就主动“自罚一杯酒”,表示“道歉”,对方也陪你喝一杯酒,表示“接受道歉”。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如果你不善于交际,是没有朋友的。
好好说话,是交际的关键所在。委婉的话,更容易让别人接受;小声说话,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大声说话,隔着很远就能感觉到怒气,似乎是在把别人推开。
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好,往往体现在生活的细节里,体现在人与人交往的关键时候。
最好的朋友是“知己”,你不说话,对方也懂得你;对方不开口,你也知道他要说什么。
与人交谈的时候,降低分贝,多思考,别信口开河。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脸色好看,声音好听,留下好印象,感情更深刻。
人与人的交往,靠声音传递感情、心情,声音小了,心与心的距离反而更近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