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史观读史穿越岁月迷雾看清上下五千年的真相
历史,其实只有一阴一阳两条发展主线。
阴线为外求于物的系统之发展过程;阳线为内求于气的系统之发展过程。
只要理顺了这两条主线的发展脉络以及相互纠缠搏杀消长的关系,那么整部人类史也就彻底弄通了。
从三皇五帝一直到今天,阴线整体在发展壮大,而阳线则整体在发展萎缩。
这个世界越来越显阴性,人越来越显阴性,而阳性则越来越式微,越来越弱。
当上一纪消失这一纪开始的时候,人无外物,只有生命,所以只有阳,没有阴。
这一阳让生命以天然的状态活着,直至发现了河图,人的智慧被开启。人的智慧初开的时候,身无外物,以自身与天地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神灵感悟天地大道。那时候,阳极盛而阴未生。
当人开始用一块石头砸开坚果,用树枝去钩高处的果子的时候,一阴始生。
发展到炎帝时代,人对自然的探索基本完成,后世也只能在炎帝时期成果的基础上做增补修正。农业生产技术成熟,人对外物的追求让人区别于动物生存。
到了黄帝时代,阴阳相对比较平衡。那时候的社会系统比较简单,人对外物的追求有限,还不至于对人的心性造成太大的影响。农业生产不仅为人提供了基本的生存必须,让人得到了比较恒定的固定的生活条件,从而人有了可能进行修炼修养。
那时候,“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的人才有可能被选拔当大家的首领。他们是天选之子,被称为“天子”。“天子”成而登天的概率相对于普通人,要高出很多很多。每一任天子登天,则禅让予具备“天子”资质和条件的人。
那时候,天子主要的任务就是跟着天师学习,学习的内容现在看《黄帝内经》其实可以知道。天子学习怎么给人治病,学习怎么治理社会,学习怎么向内求证道修行得道。徐文兵说他得到一部《黄帝外经》,讲的是治理之术。《黄帝外经》讲治理之术是合理的。天子治理天下、颁布历法、治疗人民之病,保护人民安宁……与此同时,天子得到最好的修炼资源——灵兰密室里的修炼秘籍。
黄帝时代是个阴阳平衡的时代,所以后世基本以这个时代为理想社会,以这个时代为榜样。
而这个时代的平衡终究还是被打破了,历史开始进入了漫长的阳消阴长的过程。
先说说阳消的过程。
《庄子》里面记载了很多修炼者避世隐居逍遥自在的故事。这些修炼者能够修出成果,应该都是天选之子,可惜这些天选之子看不上当首领的所得的那点资源,宁愿放弃责任而求自由。所以,当天选之子都不愿出世的时候,禅让制就搞不下去了。尧让位于许由,就被许由给拒绝了。
禅让制搞不下去只好搞世袭制。世袭制的最大问题是不能保证该血统能够一直保持高质量代代相传。也不能保证每个太子都能得天道气运。
其实,世袭制之后,天子已经渐渐地不再具备修炼的身体条件。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这十六个字是对天选之子的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不能满足这十六字要求,就算当上头领,也修不成登天之果。
向内求的修炼逐渐从官方退出,而民间的高人则往往又不喜欢出世。
作为帝王的素质越来越差,当他们上不能沟通神灵,下不能治理社会,自己也不会修炼,社会的问题就越来越多。
老子作为最后一个天师,对他的弟子王子朝失望之极,认为已经不可救药,所以老子才出走了事。
诸子百家,多是在寻求还阳的术法。诸子百家按照这个思路去读,会很容易就明白了。
秦始皇追求长生,以现在的眼光看,好像很荒唐,但是真的荒唐吗?难道他不是在努力恢复三皇五帝时代的平衡?以一己之阳平衡天下之阴的努力尽管失败,但是他真的不像现代人所理解那么荒唐。秦始皇最遗憾的是到他的时代已经没有天师了。幕僚、军师、谋士代替了天师。他只能遇见找到这种骗子方士来忽悠他的修炼,而且修炼也不是向内求而是向外求,对丹药的迷信让他的努力沦为后世的笑话。
这里插一嘴,如果脚盆人真是徐福后人的话,那么对脚盆人的特性也就好理解了。他们就是骗子+方士+阴人的结合体。
汉高祖得张良,乃是得天师也。张子房名为谋士,实为天师。《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其实很清楚,黄石公授业张良,就是让他当天师的。汉高祖是被张良相中的天选之子,不管多少,帝王家的道统应该从张良那里得到一些的。而且成为家传,往后传了很多代。汉代也就成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时代的第一个成功的朝代,那时候所形成的民族特征,也一直延续至今。
可惜汉代没能阻止阳衰的进程。京房、焦延寿们把先贤们留下的典籍读歪了。本该成为帝王之师的一群人玩起了抛铜钱。训练大能圣贤的职责居然落到了儒家的头上。儒家先天不足,只能教育出“梗脖子”式的人。所谓浩然之气固然够阳,却难以统阴。而且对象也不是帝王而是中间阶层。
到了魏晋南北朝,阴盛阳衰的弊端已成显性。速成的壮阳术在这个时期冒出来很多,炼丹也是这个时期最流行。社会精英吃毒药以麻醉自己,让自己好像处于阳胜的状态,也是这个时期的特色。佛教就是这个时候成功入侵的。宗教是一种伪装成阳的阴,很容易被当作阳而接受,但其本身的属性是极阴的。
李唐奉老子为其祖先,又得袁天罡李淳风等道家高人指点和相助,坐享三百年天下,没毛病。从唐一朝可以看到一个规律:帝王家能够克制一点物欲冲动,稍微做到一点点回阳,就能安享较长时间的太平盛世。
宋是个具有转折性质的朝代。在宋以前,尽管也有王霸争论,但是知识精英对于阴阳的判断其实是一致的。那就是帝王和社会都应该轻物欲重修行,各种思想的区别则只在方法和路径的不同。但是到了宋代,这个基本公理被知识阶层怀疑了,开始辩论了。
一方面程朱理学极端地主张灭人欲存天理、立志要为往圣继绝学,要极端地还阳,有矫枉过正之嫌;一方面又玩物丧志、沉迷纸醉金迷、风花雪月,以利取天下的思想真的开始和往圣绝学一争高下了。宋时期的王霸义利之争的挑战方在现代有了比较普遍的共鸣支持者,认为陈亮同学追求思想自由、实事求是,敢于和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禁锢做斗争。
宋被现代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这个论断的视角是阴面视角。说的是物质文明在宋发展到了顶峰,也就是阴发展到了第五爻。再往后,阴将作妖。
大明是第六爻。阳做最后的挣扎。老朱可算是对阴下了狠手,扒皮抽筋大开杀戒株连九族。可惜老朱只对阴下手,却没有下真功夫对自己的阳进行修炼。皇室阳气不足,不得不借助外力,包括宦官、锦衣卫等对付阴,也有炼丹修道寻求阳长,但是终究还是外求,外求终非正道。所以大明最终没有能够实现阴阳常衡,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资本主义搞垮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