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阳货篇(二)

  一、原 文  
阳货第十七

17.0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二、释 解  

老师说:“自然赋予给人的那种趋利避害、向善远恶的天然之本性是生生不息而近道的,是彼此和谐而相近的。由后天环境、喜乐、教化、修行而得的那种趋利逐乐的习性:有远善背道放任欲望的损仁利己的习性,甚而有习恶远仁而为不肖的习性;有向善近道克己复礼的成仁不损己的习性,甚而有习善近仁而为圣贤的习性。习性是随染而渐渐变化的,从而让彼此逐渐的远离。从不肖到圣贤的习染之性是相距甚远的。”

  三、释 字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息正切。

《约注》:性:徐灏曰:“生、性,古字通。《周礼·大司徒》:'辨五地之物生。’谓物性也;昭公八年《左传》:'莫保其性。’言莫保其生也。”舜徽按:周代金文中,但有生字,不见性字,知性字所起甚晚,乃生字之增偏旁体。今人恒称生命为性命,以二字本同耳。生字古读,即与性同音。

《玉篇》:性:思净切。命也,质也。《说文》曰:“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汉字“性”,从心从生,生亦声。生,像草木从地面长出之形。从心,会禀自天赋,而固结于心的诸种气质之意,本义指人的本性,引申指生命、生机、性格、性情、脾气、体质、身体、性别等义。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这种欲望是一种可生生不息的,恒久向上的力量。

  四、素 说  

前一章通过“阳货欲见孔子”和孔子的“吾将仕矣”的应答,让人们体悟把握君子之仁、君子之知的面向,并分辨君子之仁和“巧言令色”者之仁的面向之别。本章通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教导,期望“将欲仕”的君子能够从“性相近”中体悟把握“仁之为人”的仁之善的近,从“习相远”中体悟把握“仁之为人”的知之善的远,从“相近”、“相远”中体察分辨先进之性的“近”和后进之习的“远”,从而把握先王圣贤所倡导的礼乐文明的近仁顺道的要义,摈弃乱臣贼子所鼓吹的巧智弃礼的远仁背道的放任。

老师说:“自然赋予给人的那种趋利避害、向善远恶的天然之本性是生生不息而近道的,是彼此和谐而相近的。由后天环境、喜乐、教化、修行而得的那种趋利逐乐的习性:有远善背道放任欲望的损仁利己的习性,甚而有习恶远仁而为不肖的习性;有向善近道克己复礼的成仁不损己的习性,甚而有习善近仁而为圣贤的习性。习性是随染而渐渐变化的,从而让彼此逐渐的远离。从不肖到圣贤的习染之性是相距甚远的。”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没有“人之初,性本善”之意。本章承接“阳货欲见孔子”之后,是告诫人们“礼崩乐坏”是时人“习为不善”的必然之果,期望人们慎习以复性,习先王圣贤的礼乐仁德之教,回归“野人”本初的先进礼乐之性。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解析道:“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论语》惟本章言及性字,而仅言其相近。性善之说始发于孟子。盖孔子就人与人言之,孟子就人与禽兽言之。孔子没而道家兴,专倡自然,以儒家所言人道为违天而丧真,故孟子发性善之论以抗之。然亦未必尽当于孔子之意,故荀子又发性恶之论以抗孟子。本章孔子责习不责性,以勉人为学。”姜厚粤在《论语浅悟》中说:“所谓'性’,无疑是指天性,即与生俱来的本性,或叫自然本性。……孔子说此话的目的,正如《集解》孔曰:'君子慎所习。’要我们慎重选择自己的习惯。天性究竟善还是恶,孔子从未论及。'性善论’为孟子首创,稍后的荀子又创出个'恶性论’,于是乎后儒毎遇与'性’有关的话题,或附会以善,或附会以恶,争执到最终,'性善论’占了上风,那部家喻户晓的《三字经》硬是给'相性近,习相远’插了个'本性善’的标签。……孔子既然不言性的善与恶,说明研究性善还是性恶毫无意义。学习本章,只需记住孔安国说的'君子慎所习’就行了。一定要慎重选择自己的爱好,培养良好的习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