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要理直气壮地进行研究和实践

训练要理直气壮地进行研究和实践 

渐新堂

多少年来,语文教育的无序状态令人忧虑。1992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开始拟出了48项阅读、写作与听说的能力训练要求,使得语文教育工作者感到工作开始有了一些具体的目标。然而,当训练在语文这一古老的学科中还没有真正全面落实的时候,近年来又紧急刹车,积极倡导淡化语文训练的观念。语文教育和语文训练关系究竟应如何对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就今天的语文教育观来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语文素养不是悬浮空洞的概念,而应该是一个有具体所指的内容。如果没有语文基础和语文技能的支持,语文素养岂不是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我们都承认,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那么,作为工具性运用的体现,应该是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

诚然,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需要大量的浸润渐染积累感悟的,靠训练是训练不出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如果硬要进行训练,只会事与愿违而适得其反。但是,我们所进行的语文教育的内容决不仅仅限于文学或人文教育,大量的语文国民教育的任务责无旁贷地仍然在语文学科以内进行,这就是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阅读方法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写作方法写作习惯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文学作品及其他文化读物的研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试想一下,我们不要求学生经过艰苦的训练,不经过勤学苦练的磨砺,仅靠理解、感悟甚至顿悟,就能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阅读能够眼到意出,写作能够意到笔随,口语交际能够机敏得体有效地进行,这,恐怕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实践上也是不可能的吧!

古人学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语文上,历史上有多少著名诗人作家没有经过描红临摹的写字训练,没有经历过对对子、对课以及起承转合等的阅读写作训练?不练就能够写好字写漂亮文章,读书过目不忘一看就懂的天才也许有,但是,那是极个别的特例,不具备统计意义。国外的母语教育同样如此,不管是西方的英国德国法国美国还是东方的日本韩国,也不管是语言文学分科教学的俄国日本英国还是像中国这样合科教学的少数国家,都没有一个国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要求进行语文训练的(参见拙文《语文教育中的训练不能丢》,原载2001年2期《广东教育》)。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一些内容和一些环节上的确有训练过度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影响了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提高的倾向,把语文教育方式单一化甚至体力化,严重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正确轨道。但是,也应该看到,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通过努力而探索出的语文能力形成的训练方式甚至体系,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而有效的,培养出了一大批语文功底扎实、语文素养也较高的人才。近些年在各地乃至全国的高考中考阅卷场上,大家不是都感到学生错别字在减少,文面书写乃至于文章写作的水平,普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吗?语文教育在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不应该对语文教育的昨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进行全盘否定,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区分优劣得失,保留积极的成分,革除不恰当之处,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绝对不要采取一风吹和一锅端的方法,在批评语文教育的弊端的同时,把行之有效的方式也给抛弃了,重犯倒洗澡水连同孩子也给倒掉的严重错误。因为,全国一批批学生的语文学习耽误不起,我们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所重复交纳过的学费太昂贵了!

在语文教育中理直气壮地进行训练,这应该是一个不争的共识。当前的语文教育呼唤着我们大胆进行语文教育训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首先要尽快对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进行具体的分解与实证研究,模拟出各个学段语文素养元的结构图序,形成的基础、途径、时间与方式,不能以朦胧模糊的感觉来推行和认定“语文素养”,应该和能够定性的内容要进行定性,应该和能够定量的内容要进行定量,既不能不分层次不分内容地强行量化,也不能在能够有一个基本的量化指标的情况下也不提量化要求。其次要积极地继续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实践探索,不唯上不唯风,要把学生语文能力的实实在在的提高作为自己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实践中一定要区分哪些是文学乃至人文素养,对这些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需要浸润渐染积累感悟的,一定要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决不要错误地使用简单的方法去训练。同样的道理,对于语文素养中的语文技能以及部分语文知识,则一定要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地甚至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训练的科学水平,减少盲目的机械的单调的低效的语文训练内容及训练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训练中,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与能力,掌握语文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与方法,形成语文训练应有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有较高的语文素养的优质人才。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8期)

长按或扫描此码方便继续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