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楚雄:艺术要有生活感受才能感人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两次大型个展,相距十余年,在这接近“一轮回”的时间里,著名画家方楚雄对艺术的思考、实践都有了不一样的呈现,在他即将举办的“天地生灵——方楚雄的艺术世界”大展来临之际,方楚雄接受了收藏周刊的独家专访,深入畅谈了潮汕文化、艺术探索等方面的话题,他认为,艺术要有生活感受才能感人。
潮汕人的文化和性格
在我骨子里保留了很多
收藏周刊:回顾过去的几十年艺术探索,您认为潮汕文化对您影响如何?
方楚雄:我小时候学画在潮汕,读书工作在广州,既受潮汕文化影响,又有岭南(珠三角)文化的熏陶。可以这么说,潮汕人的文化和性格在我骨子里保留了很多。
收藏周刊:潮汕人会有一种怎样的性格?
方楚雄:首先潮汕人普遍具有勤劳、刻苦的特质,而且做事很执着,这是很明显的。
收藏周刊:潮汕文化影响下的艺术跟以珠三角文化为主的岭南艺术有些地方确实不同。
方楚雄:对,上世纪30年代,潮汕文化受上海影响更大。反而较少接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前人多喜欢通过水路直接去上海,而很少通过陆路到广州,所以两地文化有差异。
李可染先生的赞赏
收藏周刊:这次在北京办个展,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您在40年前,和陈永锵一起到北京、天津等地拜访老一辈先生,包括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等名家,那个经历对后来影响如何?
方楚雄:上世纪70年代,我们算是较早的“北漂”吧。在北京的那段时间,我们的画风自然而然、明显地有所变化。多了些厚重、拙朴之美。
收藏周刊:有没有拜访哪位先生印象特别深刻?
方楚雄:我印象很深的是去拜访李可染先生,他指着我的一张墨兰说好,好在没有太多的变化。墨色没有太多的变化,用笔也没有太多的变化,画面厚重强烈。他特别强调用笔“如锥画沙”强调每一条线,每一笔的力度要送到位。他的观点和我们以前的认识大有不同。以前更多的是追求变、活。
还有我们俩在北京,闲来谈天说地,谈艺术,谈收获,还时常合作画画。你画一点我补成,我画一点你补成,或相互出难题考对方,这样无形中锻炼了我们的构图应变能力。后来八九十年代,我们还经常和林丰俗、林墉合作大画,都能互相配合,有时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要教规律、教法度
而不是教自己的画法
收藏周刊:您至今已有60多年的画龄,40多年的教龄,个人创作上与教学上难免会有矛盾,您是如何平衡的?
方楚雄:教学对创作虽然有一定的影响,辅导学生会占去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教学相长,教学也促使你去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教学是严谨的,教规律、教规矩法度,而不是教自己的画法,更不能引导学生追时尚,追求表面的效果。要教给学生掌握全面扎实的基础,要有发展和提高的空间。
收藏周刊:作为绘画的老师,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
方楚雄:首先老师必须是个优秀的画家。如果老师画得不好,空谈理论,那很难让学生信服,如没有创作经验,怎样去教学生创作。
第二,画得好,还要有理论水平。要善于总结。有的画家虽然能画,但不懂得怎么归纳指导学生。
第三,师德很重要,要有责任心,有爱心。不要怕学生将来超过自己。以前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我想师傅的水平不高,才担心徒弟超过自己。学生超过老师,社会才会发展,教师要有这个心胸。我不怕被学生超越,而且我乐于见到学生能独当一面,而且自己也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进步。
第四,要因材施教,工笔、小写意、大写意,每个人选择的可能都不同,需要分别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方向。所以,在绘画方面要成为一位好的老师,首先知识面要广。
收藏周刊:那您对学生会有怎样的要求?
方楚雄:首先是传统功夫要扎实,要学会从传统里面吸收东西,另外,修养和审美要时刻注意提高,眼光要高,格调品味要高,不能俗。我不建议学生过早追求风格,首先要注意沉淀。不少学生存在急于求成的风气,避开传统,专门寻找一些形式感、材料,美其名曰“弯道超车”,那就浮躁了。
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收藏周刊:这么多年的艺术探索中,您认为自己在坚守的是什么?
方楚雄:我的每一个阶段的艺术风格是有所变化的,但是这个变化是自然而然的。现在我在题材上更加开拓、丰富、多样。艺术风格上更加写实、丰富、充实,更强调画面的视觉张力。精神境界上更加深沉、含蓄。作品必须源于生活,有感而发,只有自己感动了,才能感动观众。现在有些画技法不错,但始终难以感人。我坚守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
收藏周刊:您平常跟林淑然老师闲聊也会讨论艺术吗?她有没有提过意见?
方楚雄:她是我作品的第一个观众,也是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人。最近我创作了两幅大画。创作到中间阶段,效果还不错,但我还感觉不够过瘾,不够极致,不断加密加满。最后她却说:看了会得“密集恐惧症”。(笑)
她经常会对我的作品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不管意见对否,我觉得都是有益的。画到没人提意见,那也是很可悲的。
应该创作受众面更广
更能被大众接受的作品
收藏周刊:您跟孩子(青年艺术家方璐)之间有没有艺术上的交流?
方楚雄:她现在在国外,交流就少很多。但去年在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上,展出了方璐的两组影像作品,她丈夫艾瑞创作的诗歌,并请我用英文书写出来,又请妈妈(林淑然)用中文书法写出来,四个人的合作完成了她的艺术构思。由于疫情,她没能来到展览现场,但新颖的构思却吸引了不少观众。
收藏周刊:您怎么看当代艺术?
方楚雄:其实艺术是表达感情的媒介,表达感情,审美有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手法。这样才能有百花齐放的艺术春天。至于好坏,我想只要能被大众所喜爱,被社会所认可,能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保留下来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收藏周刊:您对画画有什么思考和期盼?
方楚雄:我很庆幸选择画画作为我的职业,画画是我的职业,也是我毕生的追求,是我生活中不可分隔的重要部分。我觉得一个人最幸福的是他的职业和兴趣的高度统一,而且能一直陪伴到老,到了暮年在身体状况许可之下还可以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取,不断有新的追求和突破。我觉得我是非常幸运的,现在我们正逢盛世,中华民族正迈向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我们作为美术工作者,倍感幸福,倍感责任重大。我想,我的期许就是不断创作出新的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广大人民和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