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教授论治中风的经验
沈绍功教授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笔者跟师学习十载,体悟先生的治学之道,领略其临证技巧,组方投药之妙,实乃大家风范;现将学习期间沈师治疗中风的体会介绍给大家,以供同仁参考,脑中风立法新意注重豁痰开窍
“中风”,又称“脑卒中”,西医称为“脑血管病”。有外邪引发者,称为“外风”、“真中风”、“真中”;无外邪引发者,称为“内风”、“类中风”、“类中”。“脑卒中”指“类中风”范围。“脑卒中”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溢血(占28%)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5%)。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占50%),脑梗死(占7%)。脑卒中系老年人群中与心梗、恶性肿瘤共为三大致死原因。
1.中风成因乃风火痰
脑卒中的主要病机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菀者郁也,即血郁于脑部而发为脑卒中。由于平素气血亏虚,加之忧思恼怒,五志过极,饮酒饱食,聚湿生痰,或房室烦劳,耗阴伤肾,引发肝风内动,心肝火盛,痰热阻窍而“血菀于上”,引发卒中。沈师认为风、火、痰为主要病因,特别应重视“痰瘀互结”和“肝肾阴虚”。这种病因归纳直接指导中风的临床诊治,表明治疗中风病,熄风、泻火、祛痰是主要的有效大法。实者重视祛痰化瘀,虚者重视滋水涵木。
2.中风多见“痰浊蒙窍”治重“豁痰醒神”
中风病以致脑血管病的传统治疗均框于“平肝熄风”或“补气活血”。然不知无论急性期、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大多患者均见苔腻或黄腻,甚则喉鸣痰多,形体肥胖,而且常伴头重如蒙,胸脘痞满,或者纳呆脉滑。而单以平肝熄风或补气活血为治,疗效常不显著。加之痰浊不祛,肝风难熄,瘀血难化。因此苔腻的脑卒中沈师主张要治重“豁痰醒神”法。豁痰宜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惊悸》的温胆汤为主方化裁如下:
枳 壳10g 云 苓15g 陈 皮15g 石菖蒲10g
广郁金10g 炙远志10g 胆 星10g(或白僵蚕10g)
竹茹10g(或天竺黄10g) 生龙牡各30g
竹茹功专清热祛痰为君药。枳实消积泻痰为臣药,因其破气太甚而易为枳壳。云苓健脾渗湿,陈皮理气祛痰,以截“生痰之源”,均为必用的辅佐药。这四味应当连用,方体现温胆汤的祛痰之功。然而半夏性温有毒,生姜味辛而温,大枣味甘而滋,甘草味甘而腻,均不利于脑卒中痰热之证而去之。痰蒙清窍宜豁宜行,故应加入开窍化湿的石菖蒲,行气活血的广郁金。痰浊热化宜清宜化,故应加入清热祛痰的胆星、僵蚕或者以天竺黄易竹茹。蒙窍者必蒙神,宜醒宜宁,故应加入醒神宁心的炙远志、生龙牡。以上组成沈师治疗痰浊中风的新方。
长期卧床患者,注意预防皮肤褥疮,可以红花1~2g煮水,涂抹未破处,溃破处,先涂龙胆紫,均外敷六一散;口腔霉菌感染者,以佩兰50~100g煮水漱口,每日数次。
3.“化瘀”和“通腑”可提高中风病疗效水平
痰和瘀是两大致病因子和病理产物。痰和瘀又互为因果,常常互结。脑卒中有痰必致瘀,主要表现在舌质的紫暗或紫斑,舌下静脉的显露。故配用化瘀或辅以活血,是中风病提高疗效的措施。
常选化瘀序贯4法
第一步:活血养血
选用当归10g,丹参30g,生地10g~30g,三七粉3~6g冲。
第二步:活血化瘀
选用丹皮10g,赤芍10g,红花10g,苏木10g。
第三步:活血通络
选用鸡血藤10g,桑枝10g,路路通10g,伸筋草10g。
第三步:活血破瘀
选用地龙10g,水蛭5~10g,土元10g。
沈师善用水蛭,因其有止血或破血的双向调节功能,视用量而异。止血时用量3g以下,破血时用量5g左右。惟水蛭奇臭,水煎难以服用,可改成研末装入胶囊中服。一般止血时3g/天以下,破血时用5g/天。
脑卒中还多见便干或便秘,此乃腑实壅热证。反过来腑实便秘又是脑卒中病情恶化的重要诱因。因此“通腑法”也是提高中风病疗效水平的重要措施。
通腑法
①润肠通便
全瓜蒌30g,桃仁10g,火麻仁10g,何首乌10g,白菊10g和当归10g。
②泻热通腑
制大黄10g,知母10g,莱菔子10g,草决明30g,生栀子10g。
③泻火峻下
元明粉5~10g后下,番泻叶3g,生大黄5~10g后下
4.中风恢复期治重“滋水涵木”不应单一“补气活络”
治疗中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常法着眼于气虚瘀血阻络,每投大小活络丹、补阳还五汤之类。沈师认为痰瘀后,苔腻化薄,肝风内动之本必然显露,故中风的恢复期应治重“滋水涵木”,治本熄风而善后收功。方以杞菊地黄汤。中风恢复期配用活血透络,利于肝风之熄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沈师常选特殊6味药:
泽兰:取其活血舒郁,又能利水退肿。代替在杞菊地黄中的泽泻淡渗泄热、补肾而不滞的佐使作用。一般用量10g。
苏木:味辛走散,活血通经,且入心肝脾3经,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三七:散瘀和血,多以细末3~6g冲服。
鸡血藤:活血又补血,且能舒筋通络,对麻木及瘫痪均有特效。一般用量10~15g。
此外还可用虫类剔络的地龙和水蛭。
中风恢复期配健脾和胃法有两个作用:一是脾胃为生痰之源,从源头上防止痰浊再生。二是脾主肌肉四肢,健脾利于肢体恢复功能。其药有5味:
山楂:消食化积,又能活血散瘀,以生用为佳,一般用量15g。
莱菔子: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以生用为佳,一般用量15~30g。
神曲:消食和胃,以炒用为佳,一般用量15g。
薏仁:健脾渗湿,又能缓解肢体拘挛,以生用为佳,一般用量15g。
茯苓:健脾渗湿,又能安神镇静,一般用量10~15g。
稳定期丸药巩固:
生芪90g,莱菔子60g,水蛭30g,地龙30g,生内金30g,鸡血藤60g,公英30g,共研细末装入1号胶囊,每次5粒,每日2次。
缺血性脑中风以痉挛栓塞为主要病理。由于缺血可以并发脑中风、脑萎缩、脑痴呆等。为缓解痉挛排通栓塞,以祛痰化瘀立法,沈师组成新方“醒脑克栓丸”。由水蛭10g,川芎5g,赤芍10g,莱菔子10g,石菖蒲10g,郁金10g六味组成。活血醒神,豁痰透窍,主治脑病而见头重且疼,胸闷口黏,苔薄黄腻,质见紫斑,脉涩有力的痰瘀互结证。
5.中风病的膳食宜忌
中风病的膳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不可忽视。一则按证类的不同而各有宜忌,在此有5首食谱可以选用。
肝阳风火证:宜食绿豆、芹菜、菠菜、冬瓜、黄瓜、丝瓜、西瓜、柑橘、梨。忌口羊肉、鸡肉、狗肉、鲢鱼、韭菜、大蒜、葱。
痰瘀阻络证:宜食黑大豆、藕、香菇、菠菜、油菜、南瓜、桃、梨。忌口羊肉、牛肉、狗肉、鸡肉、乌梅。
痰热腑实证:宜食萝卜、绿豆、丝瓜、冬瓜、梨、香蕉、芹菜。忌口羊肉、牛肉、鸡肉、鱼虾、鲮鱼、韭菜、辣椒、大蒜。
气虚血瘀证:宜食山药、薏仁、莲肉、白菜、冬瓜、丝瓜、木耳、赤小豆。忌口萝卜、山楂、大蒜。
阴虚风动证:宜食百合、莲子、薏仁、淡菜、甲鱼、银耳、黄瓜、芹菜、鹿角菜。忌口鱼、鸡、香菜、香菇。
中风病的治疗需要把握时机,采用综合疗法,就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肢体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根据以上方法治疗,缩短了患者病程,减轻了患者病痛,提高了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