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给人最大的打击,是连他都不可能靠投稿写作养活自己

瓦尔特·本雅明

瓦尔特·本雅明,无论是其对摄影与绘画、摄影史的辩证式论述,还是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所面临的挑战等,都进行过缜密的思考,且其思考译作多种文字,泽被四方。作为在摄影理论上为数不多的卓有贡献者,他的“灵光”至今仍在指引后人。

但是,在1940年,当瓦尔特·本雅明在积郁中自杀在法国西班牙边境小镇时,应该万万没想到,他死后能获得如此大的盖世名声。而我们也没想到,如此有才华的大学者如本雅明,曾经要靠诉诸笔端,投稿赚钱维生时,竟是如此的艰难。

从20年代德国的现实环境来看,本雅明是不可能靠投稿写作养活自己的。

说这句话的,是《平庸之恶》的作者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

因其犹太人身份,汉娜在纳粹掌权期间,从德国流亡巴黎。在法国期间,汉娜与同样流亡法国的德国犹太人本雅明,有所结交。

之于二者,苏珊·桑塔格算是晚辈,桑塔格写的本雅明主要集中在本雅明的学术研究上,而汉娜笔下的本雅明,则在生活、性格与经历方面侧重不少,多了朋友之间的了解。

在汉娜看来,本雅明对财务不负责任的心态,令人吃惊。

在本雅明的一生中,唯一想过的赚钱事业,是找他的父亲出资,买下一家二手书店的股份。对于他的父亲——一位成功的犹太商人——来讲,这个想法就是一个笑话。

本雅明出生在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个艺术经纪人和古董商。以至于后来,无法靠写文章养活自己时,他才深有体会:

“说到穷人,对我那个年纪的富家小孩来说,只有乞丐才是。当我从工作报酬少得可怜的羞辱中,首次体会到贫穷时,那可是我见识上的一大进步”。(本雅明)

被西欧社会长期隔离和区别对待的犹太人,发财远不足以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他们更需要社会名望来支撑其犹太人的尴尬身份。一般来讲,对于成功的犹太商人家庭,他们并不那么看重自己的经济成就,而更指望他们的下一代,从事更为高尚的职业。

对本雅明来讲,父亲希望他成为全职大学教授。但是,本雅明一直未能达到父亲的期望,这种“背叛”,使得父子关系极其恶劣,父亲一直只给他每月微弱的津贴。

本雅明的博士学位,是在家人的要求下才去念的。他本来有机会在博士毕业之后,取得大学的教职,但他自己搞砸了。

这部分得益于他的“社会纯真”。

本雅明写的《论歌德的“亲和力”》一文,被汉娜认为“堪称德语论文经典之作的研究,在整个德国文学批评的领域,以及在歌德研究的学术领域,迄今仍是上上之作”。

正是这篇文章,搞砸了他自己的大学教职机会。

本雅明本着对真理的忠诚,

对着学术圈子那些地位能力都首屈一指的人一阵猛攻。后来,本雅明回忆,“我之后就很少与学术界打交道”。他还没能够被大学接受之前,其鲁莽行径就已经昭告天下了。(汉娜·阿伦特

他的确不善经营人际关系,天生的贵族气质,使得他交朋友也止于浅交。更何况,从他对学术团体的批判来看,在社会交往方面,他还是比较天真的。

只得到大学私人讲师职位的本雅明,无法靠这份没有薪水的非正式职业养活自己,而因没有达到父亲的期望,父亲已经表明不会资助他。

如此,本雅明只能靠笔耕维生。

但这并不能说本雅明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他一直向往成为他那个时代的自由学者,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成为公认的第一流的德国文学批评家。

然而,而作为一位投稿作家,他的写作内容又是“文学批评”,这几乎让他食不果腹,连养家也成了困难。在父亲不肯增加他的生活津贴的情况下,天才本雅明,财务缠身的本雅明,想出来的解决办法是:带着妻儿回父母家住。直到1930年与妻子离婚,也是同一年1930年,父母过世后,他一个人住在父母家。

本雅明这种在财务上不负责任的心态绝非孤立的个案,他的看法代表了那一带整个德国籍犹太知识分子,只是没有人处理得像他那么糟。(汉娜·阿伦特

1933年,本雅明被纳粹驱逐,从德国流亡至巴黎,成为同样从德国流亡至巴黎的“法兰克福研究院”的一员。这个享誉世界的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其灵魂人物的批判学派,是本雅明主要的经济来源。

1938年,二战爆发在即,“法兰克福研究院”迁往美国,本雅明唯一的物质与精神支援离他而去。

虽然本雅明不可能在那个年代靠投稿写作养活自己,但是他也没有打算动摇自己的研究意志。越是没有钱的时候,他越是增加自己的藏书。其他事情,他则漠不关心。还好,他那时已经离婚,处于一人饱全家饱的状态。

而1940年秋,本雅明在前往美国的途中,选择了死亡。

他去世的时候,知道他的人,寥寥无几。

过世15年之后,当他的作品在德国出版,他那无与伦比的身后名,开始日益扩大。

如果那时,本雅明还活着,就可以傲娇地做继续一个不管赚钱,不问其他的富有贵族气质的学者了。

非得社会大众有口皆碑时,才是活下去的保证。

不得怪世人不识货,也不得怪文学界的堕落。相反,身后得大名者,往往是在世时,已经得到同行的赏识了。(汉娜·阿伦特

本雅明在世时,的确有一些伟大的欣赏者,有萧姆勒、阿多诺、霍夫曼斯塔尔,但只是少数。特别是霍夫曼斯塔尔,在本雅明的稿子被多家退货后,将其刊登在自己的杂志《新德国文萃》上。

而1940年即将移民美国的本雅明,之所以自杀,原因颇多:

1、他在巴黎的家被盖世太保查封。在他几乎养不活自己时都还会咬牙增加的藏书和手稿,全被没收,这让他几乎没有了精神支柱,生无可恋。

2、他并不喜欢美国。

3、他的确一直没有好运。

当时法国与希特勒签订协议,从德国逃出的难民,除了政治异议分子外,都面临遣返回德国。

而美国为了救助这批难民,发放极少数的临时签证。

经过纽约社会研究院的奔走,本雅明被列入马赛首批获得签证的人,并很快获得西班牙的过境签。

当时,他的法国签证没有签下来,所以步行翻山去西班牙。

而本雅明本来心脏不好,到了西班牙已经心疲力竭。跟着一小群难民,好不容易到了西班牙边境小镇,但是,西班牙在当天关闭了边界。

就是在当天夜里,本雅明自杀了。

也正因为他自杀事件的影响,西班牙政府放开了边境。

本雅明其实有够衰的,如果他早到一天,西班牙的边境还没有关。而如果他晚出发一天,他在马赛就会知道西班牙当时已关闭了边境。

但他就是一直碰不上好事,尽管他躲着坏事发生,但坏事还是和他紧紧相随:

1939年到1940年间的冬天,为了躲开轰炸的危险,本雅明决定离开巴黎。

谁知道,一颗炸弹也没落在巴黎,反倒是他去的莫镇(Mwaux),一个军事中心,成为少数几个饱受威胁的地方。

我想,本雅明给人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如此一个博学的才华横溢的大学者,都没办法靠笔头养活自己,才华真的不能当饭吃吗?

或许,他真的没有碰上好时代。

的确,他财务自理能力极差,其学术研究在当时也非一般人所理解地跑在时代前面。他必然是一个孤僻的学者,与父亲不和,婚姻失败,朋友不多。

但,货真价实的,世界必然还给他公道。

虽然他名副其实,但没能在活着时成为“公认的第一流的德国文学批评家”,也真的怪他运气够差了。

瓦尔特·本雅明大多以这幅帅照打动读者

————————————————

傅尔得

自由撰稿人,写碎稿也写专栏,对一切未知的未发生的事情抱持强烈的好奇心。相信美好的一天,可以从做一份元气早餐开始。

作为一个大龄女青年,在一个不三不四的年纪,生活像一艘即将撞上冰山又掉不了头的大船,仍要拒绝二手生活,拒绝被姿态俘虏,在等死前的绝地反击,就是来一场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冯唐解决心理问题,许知远定义时代,我解救我自己。

傅尔得公众微信号:joopinon

(0)

相关推荐

  • 不看书人的书评(六)

    终身成长 人类存在的意义 大国宪制 重塑中华 掌控大趋势 希特勒的哲学家 金与铁(M译丛) 哲学起步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3 原则 复杂之美 芳华 心流 从卢梭到尼采 枢纽 接上:不看书人的书评(五) ...

  • 致汉娜-阿伦特,或者另一个你

    致汉娜-阿伦特,或者另一个你 文/蒋学强 活在自己的生命里,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在微醺时起身,也许是就此别过,也许是下一轮豪饮前的暂息.身边的人还在身边,只是仿佛远了些.更远的地方,你还在看着我, ...

  • 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人

    张耀平 译 一 虽然这一称谓我们可能还熟悉,但活生生的.其声可闻其容可睹的讲故事的人无论如何是踪影难觅了.他早已成为某种离我们遥远--而且是越来越远的东西了.说列斯科夫是讲故事的人并不意味着把他拉近, ...

  • 回忆总是将曾经爱过的人缩小了看丨本雅明《单行道》

    编者按 看外版书,选译本,挺重要.本雅明的<单行道>包涵格言.笔记和杂感等各种形式,是一部经过升华的哲理作品.据说属于最难翻译的德国文学作品之一.译者李士勋曾表示,他确信这本小书将会像中国 ...

  • 本雅明 | 论原初语言与人的语言

    论原初语言与人的语言(1) 瓦尔特·本雅明/文 李茂增/译 人类精神生活的任何一种表达都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这里所谓"理解",作为一种真正的方法,随时随地都在提出新问题.我们可以 ...

  • 本雅明 | 讲故事的人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文论家.他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到犹太神秘主义的影响.他罕见地将才华和渊博结合起来,不是 ...

  • 《讲故事的人》本雅明 | 书

    导在读书会上对我们追问"什么是形式?还有什么形式?"那时对形式的理解,不过是内容之上的叙事结构,反观之这可能只是形式的第一层,本雅明对形式的划分是基于对文字的感知,应当再上一层. ...

  • 本雅明:不能选择立场的人最好保持沉默

    批评家守则十三条 1.批评家是文学战场上的战略家. 2.没有明确立场的人须保持沉默. 3.批评家完全不同于旧时代的传译员. 4.批评必须使用艺术家的语言.因为同仁圈的术语是口号.并且只有口号才是听得见 ...

  • 袁毅明:人在职场,知识,技能和心态到底哪个更重要?

    有个人问我,袁毅明老师,职场中,知识,技能和态度,到底哪个更重要啊? 这是个选择题. 知识重要? 技能重要? 心态重要? 伤脑筋. 我想,要是可以抽签就好了. 以前啊,我认为知识重要,遇到什么问题,都 ...

  • UC头条:阿拉伯国家的独特族群, 不信伊斯兰教的雅兹迪人是什么族群?

    许多朋友应该都知道,前些年极端组织曾经在伊拉克战后的乱局中趁乱崛起,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控制了大片领土.而在其统治这些领土期间,曾经多次制造过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名为雅兹迪人的族群曾经多 ...

  • 回顾|第五届中国书坛兰亭书法双年展 · 兰亭雅集42人作品展入展作品欣赏

    [兰亭雅集42人之·王自力 ] 兰亭雅集 42人      王自力     1967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陆维钊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杭州市书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