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临《兴福寺半截碑》

我们总说起书法味道,说再多,都得看实例。今天给大家带来八大山人行楷临《兴福寺半截碑》欣赏,通体完整,八大此作水平已将进入老境,笔法浑厚,字体外形气盛,而内含丰满,全然出味,百看不厌。

眼前的《兴幅寺半截碑》是唐朝和尚大雅集王羲之帖中之字,为一位将军立的碑。唐朝的王羲之帖,真伪难辨,集字双钩上石,难免失真。但究竟可以追寻唐朝人认为王羲之的书体。

八大山人在辛酉1681《山水轴》上有“禊堂”印,在癸酉1693《画鸟轴》上有“晋字堂”印,他临《临河叙》有十数次之多(现存原迹有十一件),可见他对王羲之的书法,热诚研习。思友们继续欣赏:

此碑晚明万历年间在陕西发现,八大山人得其拓本必极兴奋。是当时可据以为研习王羲之书法最新材科。

书写此册之时,已卯1699他自己的书体已经形成,所书在字形表面上看,仍是八大山人晚年书法的面目,而晋人书法之气贯,却蕴藏於内,难以点画求之。而点画之间的恬然滋味,自然溢出。

素材来自:书友荟

(0)

相关推荐

  • 新书丨“名家临名帖系列”,名家手迹,临本对照,活学活用

    名家临名帖系列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现代人如此,古人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名家临名作的墨迹或碑刻."名家临名帖系列"精选原碑和原迹,与临帖进行对照,透过刀锋看笔锋, ...

  • 八大山人朱耷临《兴福寺半截碑》

    朱耷(约1626-1705),本名朱由桵,明朝皇族江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明亡后,心情悲愤,23岁落发为僧,法名传綮. 50多岁时,朱耷抑郁多年的情绪终于爆发,他忽而仰天大笑,忽而嚎啕大哭,疯 ...

  • 八大山人临兰亭序[玫瑰]

    八大山人临兰亭序[玫瑰]

  • 八大山人临《兰亭序》

    圖1 八大山人臨<臨河序> (原王方宇先生藏,現藏佛利爾美術館) 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八大山人(1626-1705)在其晚年曾多次臨寫王羲之的<臨河序>(又稱<蘭亭序> ...

  • 《兰亭序》好在哪?

    <兰亭序>的精髓,就微观而言当然主要在用笔.虽然书圣挥写的<兰亭序>,是无意而就的神作,但是对<兰亭序>的笔法解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 行书的用笔方法很多,以其 ...

  • 行书基础笔法详解,以兰亭序为例,建议收藏学习

    学好行书 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欢迎您查看行书名帖 在行书的书写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其字形,另一方面更要注意笔画的写法,因为笔画是字的基本构成元素.因此,把握好每个笔画的写法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 ...

  • 王羲之,第一绝招!兰亭序,第一秘诀!先看...

    王羲之,第一绝招!兰亭序,第一秘诀! 先看图! 发现了什么? 王羲之,从来不写钩! 王羲之的书法中,没有钩这个东西! 王羲之,都是分两笔写的! 只有苏东坡,学到了这个绝招! 您说呢? 是不是这样的?[ ...

  • 八大山人千万级拍品 全在这儿了!

    清 八大山人 竹石鸳鸯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1.187亿元 在水墨写意画中,又有专擅山水和专擅花鸟之别,八大则两者兼而善之.他的山水画,近师董其昌,远法董源.巨然.郭熙.米芾.黄公望.倪瓒诸家.其运 ...

  • 文徵明四临《兰亭序》,越写越老辣!

    文徵明四临<兰亭序>,越写越老辣! 2020-11-18 08:36 来源:新锐书画家 文徵明行书独具一格,与他踏踏实实下的苦功密不可分,比如兰亭序,他就不知临了多少遍.今天推荐文徵明临兰 ...

  • 唐伯虎临《兰亭序卷》书法欣赏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 ...

  • 一件唐朝的“国宝级行书”,写得比兰亭序还美,永被禁止出境展览!

    熟悉书法史的朋友都基本会发现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也在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当中有过详细分析,那就是晋人和唐代的书法家,不是亲属关系就是同事关系. 但凡有名望的书法家,皆是张彦远的笔法谱序当中的 ...

  • 智永草书的《兰亭序》,你见过吗?

    这件草书写就的<兰亭序>刻石拓本,署"兰亭诗叙沙门智永书",但究竟是不是智永所写呢?现在已经不好考证了.单从字看,确实颇有智永的风采,用笔秀润圆劲,结体平稳妥当,草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