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古新发现!2800字曹魏皇族大墓出土石楬,超越三国隶书所有碑刻体量、风格!与曹操高陵互为应...

视频中的这些令人震撼的隶书,
是2016考古重大发现之一!2800字曹魏皇族大墓出土石楬,超越三国隶书所有碑刻体量、风格!与曹操高陵互为应证,解千年之谜!
在前几天的父亲节登上热搜:“千年前爸爸送女儿的礼物”
除了这款“骑羊儿”牌子,
曹魏皇族大墓还出土了另外324块石牌子,
书风“撞衫”《熹平石经》《三体石经》《乙瑛碑》《曹全碑》《史晨碑》《张迁碑》《韩仁铭》《华山庙碑》 《孙秋生造像记》等十数种我们耳熟能详的汉魏时期的经典隶书名品,点画特征明显、布局各异!
熹平石经VS洛阳石碣
三体石经VS洛阳石碣
乙瑛碑VS洛阳石碣
鲜于璜碑VS洛阳石碣
曹全碑VS洛阳石碣
史晨碑VS洛阳石碣
张迁碑VS洛阳石碣
华山庙碑VS洛阳石碣
孙秋生造像记VS洛阳石碣
是不是每一种风格都不尽相似呀?
这些出自同一墓葬的325块石牌,竟然能从这么多的经典碑刻中找到影子,
从《乙瑛碑》到《孙秋生造像记》,从东汉到北魏,
时间跨度400余年,
隶书、楷书,书风多样;
方笔、圆笔,形态各异;
真的是基本涵盖了汉魏六朝时期的大部分的经典隶书风格呢!
是不是颠覆了以往我们对三国时期隶书风格的简单判定呢?
是不是以实物充分证明了由隶至楷过渡时期的隶书风格的多样性?!
我们看到的这些,
还只是整批珍贵出土文物的九牛一毛,今天我们要展示给大家的是全部,无一遗漏——《流眄洛川——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

《流眄洛川——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 》

史家珍 曹锦炎 王咸秋 孔震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开本:12开

页数:396页

定价:698.00元

这些石牌上的隶书书法,
体量大,风格多,
曹操发布“禁碑令”之后的难得隶书文物样本
与我们印象中风格单一如《受禅表碑》和《上尊号碑》等曹魏碑刻不同,
颠覆了我们所认为的“曹魏时期隶书面貌单一”的惯有印象,这些从 汉隶“八分”书的延续和过渡的多风格隶书,为研究曹魏时期隶书的嬗变轨迹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首次出土
大体量(2800余字)
多风格三国曹魏隶书
颠覆书法史对曹魏时期隶书的单一判定
东汉到魏晋是中国文字变化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其中曹魏是一个关键节点,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曾下令禁碑。故曹魏时代,除个别皇家巨制之外,流传下来的文字样本并不很多。且曹魏碑刻数量少、风格单一,以《受禅表碑》和《上尊号碑》最为著名。
《上尊号碑》
《受禅表碑》

#01

325枚出土石楬

2800余字的汉隶“八分”书

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的圭形石牌书刻,书体均为隶书,是曹魏时期铭石书常用的书体,2009年安阳曹操墓出土的石楬亦是如此。
但是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数量远远多于安阳曹操墓,据统计,这批石楬上的文字数总计多达2800余字,是汉隶“八分”书的延续和过渡,为研究曹魏时期隶书的嬗变轨迹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02

点画丰富,用笔独特,

更具装饰意味

九种书法风格不同原石对比
此曹魏大墓石牌书刻,在汉隶的基础上,其“方切”与“折刀头”更为明显与夸张,更具装饰意味。这一时期的隶书均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类似的变化,应是时代审美趋向所致。横画之起笔,多见向左下角斜向“方切”之书刻特征,是洛阳曹魏大墓石牌中的常见书刻手法,虽略为夸张,但并无过多修饰的笔法。橫画整体上还比较平直,与汉隶相去不远,撇笔收笔处加强了“方切”的表现,撇笔细变化及收笔方切的特征,配合较为明显的“折刀头”特征,显得较为整齐和庄重。

👇 方切


👇 折刀头
“钩挑”即部分撇笔收笔处向上刻意挑出,形成了类似鱼钩的形状,此笔法在其他汉魏铭石书刻中并未见到,虽然曹魏铭石书刻中笔画常见翻挑,但夸张为如此尖锐之钩形的未见。

#03

出自宫廷书手的佳作,

相同字的书写风格多样,无一相同

作为一座高等级的墓葬,石楬皆为皇家所立或皇家所用之物,书写者自然代表了官方的较高水准。与随葬物品内容丰富一样,石楬中相同字的书写或方正,或圆润,或扁平,或夸张,或典朴……每个字都有不同的姿态,不同的风格。
就如同《兰亭序》之所以能够成为永恒的经典,除了出自“书圣”王羲之之手,想必一定和《兰亭集序》中20个不同书写的“之”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丹”字
“画”字
从艺术特点上来说,这些石楬上的隶书上承两汉下启晋隶、魏碑。
字形饱满,整体向内收,或大或小、或拙或俏,显得错落有致。这些石牌长宽虽然只有几厘米,字更是比一般碑刻上的小很多,但依旧按照碑刻特点进行书写,笔法森严、端庄大气,难度非常之大。

#04

章法形式多样

布局合理

这些石楬,章法较曹操墓石牌更为丰富,分为一行式、二行式、三行式,每行根据字数均衡布置,随意而自然。
👇一行式
👇二行式
👇三行式
这些曹魏大墓石牌书刻的书学意义在于:
1.  丰富了曹魏书史。其独有之形制,为书法史增添了新的种类;
2. 展现了曹魏宫廷书家的艺术水准。石牌为皇家映了曹魏时期应用隶书较为真实的书写状态及书写者的书艺素;
3. 洛阳曹魏大墓石牌与安阳曹操墓石牌及《正始石经》一起,确立了源于汉隶且近于汉隶的曹魏官方隶书的另一种风格

《流眄洛川——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 》

史家珍 曹锦炎 王咸秋 孔震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开本:12开

页数:396页

定价:698.00元

“2016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325块石楬是专家再探曹魏皇族墓葬之谜最重要依据

同时为曹操墓的真伪提供全新佐证

西朱村曹魏大墓是继曹休墓发现后规格居其之上的又一大型墓葬。
作为参与发掘工作的领队王咸秋认为,西朱村曹魏大墓墓葬选址考究,规格超曹休墓,在前室砖壁上发现了残存的壁画,有祥云、人物及骑兽等图案;前室壁下侧,隐约可见宴饮图和舞乐图,壁画剥落严重。该墓葬形制很规整,做法很考究,墓道比曹休墓要长,曹休墓没有壁画,一般壁画墓规格要高很多。在墓砖上发现大量篆书戳印,印文有“徵泥”“沈泥”“徵泥二尺”等。其次,出土文物400余件,其中石质器物与曹操墓器物相似,为曹魏时期墓葬文化研究再添新证。
曹氏家族高等级墓葬对比表
西朱村曹魏大墓墓葬的规模非常大,可以确定是一座曹魏高等级的墓葬,虽然已经被多次盗扰,从宋代清代经历过三次盗墓大量的随葬品被盗取。
曹魏大墓发掘现场所拍摄仅容一人通过的盗洞
但还是留下了不少文物,尤其是出土了大量的平首斜肩六边形的刻铭石牌,因在盗墓贼所处的年代经济价值不高得以幸免。它们的学名应该叫做“楬”,平首斜肩六边形,其实是一种标签,系在物品之上,用来标志府库藏品或者随葬品名字的签牌。
就是这些当时看来司空见惯的标签,千年之后一经发现,就震撼了我们,成为“2016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且远赴日本参加了三国文物大展:
这325块石楬,除了非同一般的书法价值外,更具极其重要的考古史料价值
石楬记录了曹魏皇族墓葬陪葬品,包含饮食、衣服、起居、骑乘、佩剑、佩饰、礼乐、文房、游戏、海贝、树木、骨殖等方方面面,
而这些物品的称谓、数量所表达的意义,在考古意义上远超一件价值过亿的鸡缸杯,因为它们能够对三国时期名物制度、皇族墓葬规制、随葬习俗等方面提供足够大体量的研究基础,在史学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2016考古六大新发现,是不是实至名归?
因此,洛阳考古所就此墓葬专门邀请全国各方面专家对此石楬文字进行了大型研讨会,李零、曹锦炎、孔祥星等30余位史学、文字学、考古学、书法学专家参与讨论。
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文字专家座谈会现场

#01

墓主身份成谜

各领域专家以实物印证典籍

多种观点争论ing

由于出土文物中没有明确显示墓主人身份的印鉴、标记等物品,故而只能从墓葬位置、甬道宽度、残留笔画、墓室格局等等方面,所有专家一致认定此为曹魏皇族高等级墓葬,但是墓主人身份成谜
那么325块石楬所提供的文字信息,便成为了最直接实物对应典籍重要史料
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文字专家座谈会现场
观点1:
公主(赵超、王咸秋)

王咸秋更进一步指出极有可能是魏明帝曹叡极其宠爱平原懿公主曹淑和甄璜的合葬墓。

墓葬前室出土的“银鸠车一”和“七奠弊结”刻铭石牌,“鸠车”为儿童玩具,“弊结”是公主的发髻。
上周的父亲节登上热搜的“千年前爸爸送女儿的礼物”采用的就是这一观点!
据记载,曹叡在曹淑夭折后,每每想起爱女便悲痛得不能自已。为寄托哀思,曹叡下诏命自己的叔叔,才华横溢的曹植,为曹淑撰写诔文。曹植感同身受,同时也是为悼念自己的侄孙女,撰写了一篇千古流传的《平原懿公主诔》。其中有一段:“爰构玄宫,玉石交连;朱房皓璧,皓曜电鲜。长埏缮修,神闺启扉;二柩并降,双魂孰依。”详细描绘了曹淑墓室内的有红色的彩绘和涂白的现象,有长且宽的墓道,并且有两副棺木同时放置到墓室里面。
观点2:
身份应高于皇后、贵人、公主(国家博物馆研究员  霍宏伟
曹魏大墓出土的刻铭石牌不仅是推测墓主的重要文字性旁证,更是考究曹魏时期社会风俗与丧葬礼制的重要实物性证据。霍宏伟先生对曹魏大墓出土石牌镜鉴的记载进行梳理,并对金错镜、车琚镜和镜台分别进行了考证,从而确定墓主人身份高贵。
石牌载“七寸墨漆画金带梳具一合,金错镜、丹缣衣自副” 可知其随葬“金错镜”的梳妆用具直径为七寸,而金错镜的直径必然小于七寸,结合曹操高陵出土一面镜子为九寸金错铁镜,曹休墓仅出土了一面接近七寸的普通铁镜来看,墓主身份应是介于魏武王曹操与壮侯曹休之间。
观点3:
曹魏帝陵(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专家曹锦炎

石牌记载有“玄三纁二”,为赠币,是天子的葬仪;“绛九流(旒)一”,是象征天子身份的九旒旗帜。有三枚石牌记载用翡翠(彩石)、白珠和金珠挍成“蝉”形饰,是天子所戴通天冠上的“金博山”。石牌记有九彩衮服的腰带、配有黄金制带钩、玉琢带扣,只有帝王才配服用;所记的“袿袍”“玳瑁钗”,以及戴“翡翠、金镂、白珠挍”之“胜”,皆是汉代帝后用的上等服饰。

观点4:
曹操次子曹彰(中央民族大学文博系教授 刘连香
根据墓葬规模和随葬石牌等来推定墓主的身份等级。
利用西朱村M1出土刻铭石牌所载“赠物”“器具”“乐器”“官服”等比较了东汉晚期帝陵与西高穴M2(可能为曹操高陵),认为墓主应为身份地位很高但稍低于曹操的王。梳理了曹魏三少帝和曹操诸子中地位较高诸王,利用排除法,她认为唯有曹彰与墓葬相符。
根据石牌铭文所载乌灶、头带扣来看,应与曹彰事迹有关,史载其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击代郡乌丸,身自搏战,大破之。时鲜卑大人轲比能见彰力战,乃请服,北方悉平。
研讨会已经过去了2年多,专家们还在进行着研究和讨论,所以洛阳考古所与中国美术学院联手,将此批重要的实物史料,以完整披露的方式全面出版,等待着更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让墓主人身份不再成谜!

#02

“曹操墓”真伪之争已久

325块石楬+曹操墓60多块石楬

最有力的互相印证

曹魏历时46年,目前国内被完整发掘的曹魏时期大型墓葬还很鲜见。
早在2009年底,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 经专家认定疑似魏武王曹操高陵,顿时掀起了一股热议。虽然考古界将西高穴大墓认定为曹操墓与文献所载高陵位置相符,且有“魏武王常所用”铭牌、鲁潜墓志、“隔”字铜印等重要证据,但仍有难以解开的如陪葬墓、曹冲迁葬墓、卞后合葬,以及墓葬规格和画像石等问题。
曹操高陵出土刻铭石牌
2010年5月17日,曹操族子曹休墓在河南洛阳孟津县宋庄乡三十里铺村现。出土的一枚镌刻“曹休”二字的篆书白文铜印为墓主人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曹休”印
10年来一直存在曹操墓真伪的争论,在随之而后发现的曹魏墓葬群,尤其是而洛阳曹魏大墓,为曹操墓的争论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其中最为重要的佐证便是这325块石楬!
考古界对此墓的考古价值给予极高肯定,不仅从侧面印证了曹操墓的真实性,更使丧葬制度变迁史上的研究空白、承接极度浮华的汉制与相对节俭的晋制的曹魏葬制又多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实证,墓葬本身体现出的学术价值不亚于南昌海昏侯墓,它虽然没有西汉时期华丽丰富的随葬品,却展示了历史进程中另一种独特的埋葬方式。
而除此之外,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李零老师还就曹魏皇室的等级制度等方面做了精准的研究。譬如:三合银香炉一,盘,丹缣囊自副。
“香炉”,有“金镂香炉,纯银香炉,博山香炉”等名。石楬记一件容量为三合的银质香炉,自附承盘和红色缣包装袋。汉·曹操《上杂物疏》有记:“御物三十种,有纯金香炉一枚,下盘自副;贵人公主有纯银香炉四枚,皇太子有纯银香炉四枚,西园贵人铜香炉三十枚。”
实物印证典籍
1.曹魏皇族陪葬制度—皇家用品信息:文献与实物相印证
墨漆画围棊具一具,棊,丹缣衣、箱、柙自副。
棊,今作”棋”。”围棊”,亦作”围碁”,棊类的一种,古代名”弈”,《方言》第五:“围棊谓之弈。”早先棊盘上有纵横各十一、十五、十七道线几种,隋唐以后为纵横各十九道,交错成三百六十一个位。双方用黑白棊子对着,互相围攻,吃掉对方棊子,占据其位,占位多者为胜,故名”围棊”,所谓”围棊斗白黑,生死随机权”(唐·韩愈《送灵师》诗)。两汉三国时围棊广泛流行,以致三国·吴·韦昭专门撰《博奕论》,对当时人”好玩博奕,废事弃业”的风气大肆抨撃。
“围棊具”,围棊局,即棊盘。”棊”,围棊子。石楬记一具黑漆画围棊盘,棊子,自附红色缣制的包装袋以及盛放棊盘、棊子的箱和柙。
2.曹魏等级制度
七寸墨漆画金带疏(梳)具一合,金错镜,丹缣衣自副。
“金错镜”,背面有错金纹饰的铜镜。汉·曹操《上杂物疏》记有:“御物有尺二寸金错鐡镜一枚,皇后杂物用纯银错七寸鐡镜四枚,贵人至公主九寸鐡镜四十枚。”可以参看。
三合银香炉一,盘,丹缣囊自副。
“香炉”,《北堂书钞·服饰部四》有“金镂香炉,纯银香炉,博山香炉”等名。《后汉书·钟离意传》附“药崧”下李贤注引蔡质《汉官仪》:“女侍史絜被服,执香炉烧熏,从入台中,给使䕶衣服。”石楬记一件容量为三合的银质香炉,自附承盘和红色缣包装袋。汉·曹操《上杂物疏》有记:“御物三十种,有纯金香炉一枚,下盘自副;贵人公主有纯银香炉四枚,皇太子有纯银香炉四枚,西园贵人铜香炉三十枚。”可以参看。
3.来自一带一路的珍品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再加之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贸易畅通,商旅往来不绝,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源源不断输出海外,一带一路的奇珍异宝和物种也陆陆续续传入中土。石牌所记的随葬品中,有不少来自一带一路的奇珍和物品,是中外双方友好交往的极佳证据。
海大斑螺四枚,丹缣[衣、箱自副]。
斑,同”辬”,指杂色花纹或斑点。《玉篇·文部》:“辬,《说文》曰:「驳文也。」亦作斑。”《文选·曹植〈七启〉》:“批熊碎掌,拉虎摧斑。”李善注:“斑,虎文也。”唐·宋之问《晚泊湘江》诗:“唯余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海螺是海里所产的螺蛳,壳可以作酒杯、号角或装饰品。晋·葛洪《抱朴子·酒诫》:“夫琉璃、海螺之器,并用满酌,罚余之令遂急,醉而不止。”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男未娶者,以金鸡羽插髻;女未嫁者,以海螺为数珠挂颈上。”
“海大斑螺”,有斑纹的大型海螺,疑指鹦鹉螺。
于窴白玉四具,有扶鸡辟挍短铗一,衣、柙自副。
中国对玉器的制作和偏爱,源于新石器时代。西域的玉料,一直以来被奉为上品。石牌所记的“于窴”,亦作“于阗”,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史记·大宛列传》:“(大宛)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罙、于窴。”《汉书·西域传上·于阗国》:“于阗国,王治西城,去长安九千六百七十里。……多玉石。”颜师古注:“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和田所产白玉及玉器作为珍品,至今仍享盛名。
至此,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洛阳发现曹休墓,加上此次曹魏皇家墓葬的发现,使得曹魏时期诸侯王、列侯王和帝王的墓葬都有了标本。三国曹魏皇家墓葬制度得到了充分的互相印证和相对清晰的脉络展示,而这中间石楬们功不可没!
洛阳曹魏大墓石楬出土现场

因此,上海书画联合中国美术学院、洛阳考古所将这批超级重要的考古史料全部公之于众,而且在历时两年的出版过程中,无论摄影、拓制、编辑、考释更方面都尽了最大努力,力求全方位、高精度展现它们的神奇魅力!

比实物在手还清晰

高清实物摄影全品呈现

精到拓片细节层次1:1

还原曹魏顶级写、刻手书法细节

2800余字字典式编排

工具书实锤了!

《流眄洛川——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 》
史家珍 曹锦炎 王咸秋 孔震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开本:12开
页数:396页
定价:698.00元
全书分爲五个板块:
石楬实物及拓本图版
石楬铭文实物局部放大
石楬铭文分类注释
石楬铭文字形表
字形表索引
图版分爲完整石楬与残碎石楬两部分(此处以内容是否完整分割、而非以石牌外形分整与残),每件石楬均采用拓片原大和实物照片放大对应的方式编排,按照石楬字数从少到多排序,每块石楬下方标注释文、侧旁标注考古出土编号。

#01

实物平常难得一见

325枚石楬全收录

325枚石楬出土后深藏研究院,平常难得一见,我们前面提到的,2019年日本“三国志”展也仅仅出展三枚,本书将所有石牌全部收录。
高清专业拍摄原石照片
整体放大展示

本书原石照片全部由李零先生御用文物摄影师任超拍摄,从专业的角度将石楬的质地和铭文的笔画清晰的表现出来。
所有石楬拓片均由著名传拓专家孔震先生亲手拓制,历时数月得以完成。所拓字口清晰,线条劲挺,拓墨层次分明,对石楬的残损用淡墨拓出更具有立体感。

石楬铭文的书丹全部由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书法系副教授丁万里老师完成。

编排过程中为了让读者能够清晰看清铭文字口,对图版略作放大,且精拓铭文与原石照片同页对应编排
书后选用九种书法风格不同的原石照片进行超大细节放大图版
图书内页(实物更震撼!!)

著名古文字专家曹锦炎教授撰写了5万字的分类注释,旁征博引,科学严谨。

#02

编排铭文单字字形表

附有索引,方便查阅

为方便读者查阅石楬文字和直观地对比石楬文字字体风格,我们在书后编排了单字字形表,石楬铭文字形表按照笔画进行编排。其中读为某字或用作某字的,不予录入;特别残破者不予录入,若该字只出现一次,均予以保留,供读者参考。字形表索引分笔画索引与拼音索引两种,方便读者查阅。

#03

高质量扫描印刷技术

人性化编排,呈现高清细节

为还原石楬原貌,书中图片全部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原作复制扫描技术,所有作品图片都为600dpi高清图片,最大限度展现原图细节。

在编辑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选纸、调色、上机测试、排版推敲和清晰度校准等实验,以寻找最合适这些图片的呈现方式。

最终选定以150g进口特种纸作为印刷材料,就是《殷墟青铜器全形拓精粹》的用纸哦!在印制的过程中,编辑们依旧全程跟进印刷,延续高精细、超常规的350dpi的超高规格四色印刷确保金石类书籍的高质量出版水准。

全书分成上下两册,书脊设计半开半闭,让每本图书可以全部180度平摊,自由翻阅,阅读无死角,也解决了沉重带来的烦恼。

封面依版本不同选用特种纸宋锦两种材料。

#04

考古文博专家领衔主编

摄影、拓制、书丹精益求精

本书的出版集各方力量,由知名考古文博专家领衔主编,同时力邀传拓专家、文物摄影师、书法专业教授共同完成。

史家珍,现任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一直工作在文物保护、田野考古一线,2015年主持西朱村曹魏大墓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保护工作。

曹锦炎,古文字专家,长期致力于古文字、青铜器研究,出版专著(包含合著、主编)十余种,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王咸秋,洛阳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致力于汉晋时期墓葬研究。先后主持曹休墓和西朱村曹魏墓的考古发掘工作。

孔震,传拓专家、收藏家、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参与殷墟青铜器全形拓拓制,为国内数家知名博物馆馆藏文物制作拓片。

【摄影】任超,著名摄影师,李零老师御用摄影师,故宫专题项目摄影师,长期从事博物馆馆藏文物和历史古迹的摄影工作。

【释文书丹】丁万里,青年书法家,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书法创作和教育工作。

超值优惠

特别感谢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并给予读者最大的优惠

这套图录,上下两册,
正常定价通常都要上千元!
因为有了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所以这套书的定价就只是同等图录定价的一半!!
首发期间还有特别优惠!

《流眄洛川——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 》

史家珍 曹锦炎 王咸秋 孔震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开本:12开

页数:396页

定价:698.00元

限量【特别版】

200本

封面:宋锦

附:特别版特制收藏证

附赠:正反面放大特写石牌六张(12面)

售价:698元

限量【普通版】

500本

封面:特种纸

售价:558元

📚  更 多 书 影  📚

《流眄洛川——洛阳曹魏大墓出土石楬 》
史家珍 曹锦炎 王咸秋 孔震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开本:12开
页数:396页
定价:698.00元

限量【特别版】

200本

封面:宋锦
附:特别版特制收藏证
附赠:正反面放大特写石牌六张(12面)
售价:698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