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刚‖我家的“抗疫”游击战
年根儿,中央吹响了抗疫集结号,全国各地组织了抗疫战。教书的女儿、上学的儿子和打工的我两口约而不同从西安回家,近期接触过许多人,病毒沾没沾身无法预测。为了自家人的健康,不给亲友添麻烦,不影响民众的安全。原计划的拜年串门全部取消,只有宅家里。
年三十初一,除了好吃好喝,自然是亨受春晚盛宴,紧紧关注疫情动态。积极做好全家包括七十多岁母亲的抗疫动员战。接下来,看《中华诗词大会》,倾听康震、蒙曼老师们激情详尽的解说。《中国地名大会》把全家带进冰雪覆盖的漠河,女排集训地北仑,屋脊珠峰,海拔负154的吐鲁番。领略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博大壮丽河山。
初六的夜晚,母亲着凉咳嗽几声,我们很警觉地给她量了体温,没烧。第二天喝了药,用蜂蜜加核桃煎水喝,咳嗽轻轻就过去了,全家人心情很快恢复平静。
几天板凳坐下来,屁股坐痛了,脖子挺的有点僵了,瓜子、花生、水果吃得肚皮撑了。我们这才意识到应该加强锻炼,增强免疫能力。我家住得离街镇较远,人家较少的农村,燃料除过电和煤气多数是柴禾。我组织了老婆孩子,每天上房后坡上去拾柴。退耕还林十多年,坡上多的是枯枝干柴,劳动煅炼,两者兼得。帮我拾柴的俩孩子,竟然来了兴致,要上山顶,上就上吧,反正是锻炼,我知道那里的羊肠小道能直达那里。傍晚回家,一家四口出了力,流了汗,身心畅快了许多。儿子高兴了:“爸,原来顺梁到天谷崖顶,有一条较宽的路,路没有尽头”。
儿子一句话提醒了我,“那条路是一古道,这山梁之所以叫马梁,古时有许多骡马经过,下梁去到庙底,那有个地方叫骡马店,是竹林关古时南北水旱码头,从湖北郧西来,途径白鲁础、石槽沟。要在骡马店住店。北上马粱、长岗岭、龙驹寨。小时候我爷爷讲给我的。”
儿子自豪了“想不到抗疫锻炼,看到竹林关的文化了。”
在拾柴的坡上,见到了丹参、柴胡等中药材。因为严峻的疫情,我连夜手机上百度,看哪些中草药能润肺抗病毒。第二天,以锻炼为主要目的,我带上孩子,上山找黄岺、连翘、麦冬,这故乡的山上的百草我很熟悉,青少年时的我热衷挖药卖钱。如今又上粱峁山弯,望眼松涛阵阵,低头寻觅初春刚露土的药草,虽然季节还没到,见不到如意的品种,却挖到了鱼腥草、黄精、黄芪。收获不多,却免去了群聚,增强了免疫能力 ,俩孩子也想认认药名,我们乐此不彼。
年过初八九,少菜无豆腐。老婆说:“走出门就是地,地边边土塄塄小河边,到处都是芥菜、荠菜、蒲公英,有空去寻,还怕没菜吃?”就这样发动了全家去挖野菜,拿回来芥菜渥成了酸菜,蒲公英热炒,荠菜凉拌包饺子。初春的荠菜最好寻,一下午我们寻了好多,焯过水吃不完。两口子商量着:
“把多出来的菜送给大哥一家吧!”
“那就戴上口罩,送到门前,不要到他家里去就行。”
话刚说完,大哥也打来电话:“你没有种地,没有葱和蒜苗来我门前自己挖。”
是呀,不是自家人,不进一家门,吃啥喝啥,想得到彼此,那就是人间血浓于水的兄弟情。我急忙踏着幸福的脚步,提着荠菜和我哥交换真情。
十几天过去了, 田间渐渐出现可数的务农的乡亲,老婆也眼热了,要去点洋芋埋魔芋,我说:“十多年没种地了,疫情解除了打工的上学的都走了,谁除草?谁收获?”老婆急了:“反正在家没事,闷的慌,管它长不长,收不收,只管种下希望,又锻炼了身体。十几年的庄稼地总让人向往。
她的话调动了全家的兴趣,第二天就开始整地点洋芋,春天泥土的气息就是这么亲昵和熟悉。乡土再次温润我的根。
就这样我们在快二十多天的春节里,健康快乐地生活着。儿子说:”这些天东坡跑西山转,地头河边,又不能和别家聚集,像是打游击。“
我此刻却想到,这么多年的春节,穿梭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奔忙、喧闹,热闹过后是焦虑。今年在如此的无奈中,行迹于故乡的山水田园里,也许是一次停顿,一次静默。
游弋在春风里,强身健体,抵御病毒于家庭之外,期待凤凰涅槃,春光重现。
作者简介:刘培刚,小名三民,陕西丹凤竹林关人。好爱读书,写文,都市放牛,诗意生活。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淮安文学坊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力荐悦读 松风阁语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