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泾路10、29号原工部局宰牲场
沙泾路10、29号原工部局宰牲场(宰牛场)。 本建筑全部按照英国原版,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1933年建,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占地面积8677平方米,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屠宰场。同规模的屠宰场全世界进出现过三座:一座在英国,一个座在美国,第三座就在上海沙泾路10号。如今,前两座已经无迹可寻,这里便成了唯一,极具文物保护价值。 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依据功能要求设计,流线复杂。外方内圆,东、南、西、北4幢建筑围成四方形厂区,与中间一座24边形近似圆柱体的主楼(人称24角楼,在全国独一无二)通过通道相连,整个建筑物高低错落,廊道盘旋,设计精密,宛若曲折迷宫,却又秩序分明。室内主空间采用无梁楼版结构,空间开敞。外观形体简洁,立面装饰几何化,强调虚实对比。具有古罗马帝国时期巴西利卡式风格。 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整座建筑占地约1.5万平方米,全部按照英国的宰牲场设计建造。建筑内部分为宰牲场、废肉抛弃所、鲜肉市场和冷藏室四个部分,设有30座廊桥连接建筑的各个部分。动物通过这些廊桥进入屠宰区域。每座廊桥宽度不同,不同体量的牲畜会通过不同宽度的廊桥进入,以便分捡大小。“牛道”的是故意处理成粗糙表面的宽大坡道,动物行走在上面不会打滑,专门的通道还实现了人畜分离,再配合有分流作用的廊桥,使整个生产工艺井然有序。这样的处理是当时国际先进的生产流程。
【花格窗】镂空水泥花格窗在建筑的西立面和南北立面的西端。考虑宰牲气味浓重,窗户全部镂空设计,便于空气流通。正面朝西的窗户面向西方极乐世界,方便被宰动物轮回和超度。
【旋梯】中心园中二、三层间的旋梯一人宽,弧形旋转急促。中心园为屠宰车间,动物到此处一般会惊慌失措。为避免受惊动物伤人而设置工人逃生旋梯。
建筑采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无梁楼盖”、“伞形柱”、旋转坡道等技术,并充分考虑了采光、通风、卫生、用水等问题。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仔细观察,能从它似乎不经意中,感觉到当初设计师的独具匠心。“廊桥”“旋梯”“牛道”等流畅的生产工艺,精密的房屋结构,卓越的建筑设计,出现在近百年前的上海,可谓开一先河。
【中心圆】中心园1-3层是屠宰车间。三层之间靠X形的物流楼梯和旋转弧度很大的旋梯相通。
【牛道】当时宰牲流程实行人畜分离。动物行走的牛道地面粗糙不平,为防滑处理。
【伞形柱】整栋建筑来源于无梁楼盖的结构设计,超过三百根的粗大伞形柱均匀分布在建筑方形的外围体量中,共同支撑起巨大的建筑。八边形和四边形的伞形柱貌是本建筑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据资料统计,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内从事食品业的人员达51128人,占界内中外居民的4%,他们经营的食品门类有汽水、面粉、烟草、糖果、肉类、粮食、乳制品、干食品、蛋、水产、水果、家禽、蔬菜、茶叶、油盐酱醋等,但在严密监控之下,没有出现过严重的食品卫生问题。这与近代上海食品卫生观念的引入、强化及其有效管理不无关系。
1937年8月,侵华日军占领上海,也强占了沙泾路宰牲场。到埠的肉食牲畜大多在沙泾路宰牲场生产加工,这使得私营宰牲场业务清淡异常。
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上海市卫生局接管了沙泾路的宰牲场,并将其规划称为上海市第一宰牲场,不久这里就发展成为远东地区最大规模的宰牲场和上海2/3的鲜肉供应地。
新中国建立前夕,1949年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进驻上海市第一宰牲场,并于6月8日起,由军管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卫生处派员正式接管该场。
70年代开始,上海的屠宰场逐渐向郊区搬迁。后来,上海长生食品厂、上海肉类食品厂、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上海市食品综合机械厂、上海长城生化制药厂都陆续搬进又迁出,徒留一座建筑。
2006年,这栋老房子引起了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注意。为了更好地再现这一建筑的历史特征,发掘历史内涵,“19叁III老场坊”的投资者,邀请了20多位建筑学家、文化学者出谋划策,以求最大程度地让宰牲场在这个创意时代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实现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