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医学遗书 正在临床应用中“复活”
敦煌藏经洞保存的医学著作和与此有关的药方、药物等医药学文献,被现代学者认为是一千年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成果遗存,内容涉及医经、五脏、诊法、伤寒、医方、本草、针灸等方面,更令人惊叹的是,原来千百年前,我国人民就认识到了食疗养生的重要性。
现存于国内外的敦煌医学文献多撰成于六朝及其以前,也有部分撰于隋唐时期。这些文献中包含许多失传的医药古籍,还有部分流传至今的古籍的最早版本。这些文献展现了早期医学文献的原貌,因而对研究中国医药发展史,澄清医药文献的部分疑难问题,以及对校勘、补缺、探求宋以后木刻本文献的源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千年敦煌医方仍可用于济世救民
经过临床应用,专家们发现,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上千件古医方仍可治病救人,不光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还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
长期从事敦煌中医药研究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敦煌中医药研究中心主任丛春雨教授说,尽管目前中国国内仅有甘肃省敦煌中医药研究中心等少数几家单位从事敦煌中医药的研究和开发,但从已经进行的临床应用来看,这些有千年历史的古医方显示出了不错的疗效,特别在妇科疾病、外感热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敦煌医方是敦煌医药学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5万余卷文书中,截至目前研究者已发现88卷有关中医药的文献,刨除重复,光手抄医方就有1024个。这些隋唐五代时期医学家们留下的经验医方,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内、外、妇、儿、耳、鼻、喉、眼、口腔、皮肤等各科疾病,此外还有美容方面的方剂,如面脂、乌发、洗发、香衣等。
丛春雨教授说,从这些医方本身可以看出,远在隋唐五代时期,药物剂型使用和用药种类就已非常多样化,在民间,中医药已经在临床各科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敦煌保存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时至今日仍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敦煌医学遗书在临床应用中“复活”
沉睡了千年的敦煌医学遗书,如今正从古旧的经卷中“复活”,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成为“济世救人”的良方。
敦煌本《张仲景五脏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及疗风虚瘦弱方等,是敦煌医学遗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有尼曼匹克氏病的刘璐来说,这些千年前的古方让她重新焕发生机。
受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的困扰,加上胃病、肾病等病的发作,身高168厘米的刘璐一度体重只有35公斤,嘴唇青紫,走不动路。6年前,四处求医无果的她前往甘肃中医药大学求医问药。
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应存教授是刘璐的接诊医生。他根据疗风虚瘦弱方、大补肾汤、下淤血汤等敦煌药方灵活化裁,辨证施治。刘璐的身体渐渐好转,如今她已好了很多。
李应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敦煌医学的研究,他说:“将文献与临床结合,把敦煌医学卷子'古为今用’,才能真正发挥这文化宝藏的作用。”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包括医学遗书在内的5万余卷敦煌遗书被发现。伴随着敦煌学的兴起,汇集了中医药学、藏医学、西域医学和印度医学的敦煌医学逐渐被人关注。
截至目前,从敦煌文献中,研究者共发现了约百卷有关中医药方面的文献,涉及本草、针灸、诊法、医理、医方等门类。另外,从敦煌壁画中,学者们还发现了大量的“形象医学”资料。如盛唐时期的第217窟中的“得医图”,就描绘了《药王菩萨本事品》中“如病得医”的生动场景。
敦煌医学从壁画中“走下来”,成为治疗今人的良药
李应存介绍,目前整理出古医方1240多个,其中临床常用的有100多个。临床应用表明,这些药方对脾胃病、肝胆病、肾病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敦煌医学的临床应用,并非恒古不变,而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差异,在用药的种类、剂量上不断调整。”李应存认为,光有传承还不够,在应用中创新,敦煌医学才有生命力。
目前,甘肃中医药大学已拥有“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敦煌医学学科”、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重点研究基地“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
李应存现在每月接诊500余名病人,几乎每人都会用到敦煌药方。在甘肃中医药大学就有超过30名教师对敦煌医学内容有研究,并致力于临床转化。
敦煌医学的研究“后继有人”,不断有年轻学子慕名来此读研。出于对敦煌医学的兴趣,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的葛政来到了西北求学。“现在常用的敦煌方子都记下来,希望自己以后也能临床应用敦煌医学”。
敦煌丰富的医学资源,正在从遗书中、壁画中“走下来”,成为治疗今人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