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史
DAY4古希腊
1.概况:
◾️自然条件:多山,地貌分为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等类型。地中海气候,海岸曲折有众多港湾。
◾️历史概况:公元4c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本质希腊化。
◾️文化概况:西方文明摇篮。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办的学校就在园林中,成为阿卡狄美亚academia。多神论国家,产生荷马史诗,希腊戏剧。
◾️园林概况:实用园为主
2.园林类型及实例
◾️根据服务人群而言:宫廷庭园、住宅庭园、公共园林、文人学园
宫廷庭园
例:克里特宫廷-开敞的独栋府邸形式;迈锡尼宫廷-封闭的城寨式
住宅庭园:有列柱廊式中庭,又称柱廊园。以及被称为阿多尼斯花园的屋顶庭园两种形式。起源于祭祀阿多尼斯的风俗。每到春季,雅典妇女便聚会庆祝,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种莴苣、茴香、麦子等。一直延续到古罗马时代。
公共园林:由于民主思想发达,公共集会及各种活动频繁,出现了民众均可享用的公共园林。
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学园中设神殿,祭坛,纪念碑,雕像等,以供散步的林荫道和座椅。
例:利西乌姆园
◾️根据形式而言:柱廊园、屋顶花园、圣林、竞技场
柱廊园:采用四合院式的布局,一面为厅,两边为住房。厅前及另一侧常设柱廊,而当中则是中庭,以后逐渐发展为四面环绕着列柱廊的庭院。早期的中庭内全是铺装地面,以后又装饰着雕塑、饰瓶、大理石喷泉并种植花草,形成美丽的柱廊园。
列柱廊式中庭n:庭园四周有柱廊环绕的中庭,为住宅中心,盛行于古希腊城市,在罗马得到继承和发展,对欧洲中世纪寺庙园林有影响。
屋顶花园:也称阿多尼斯花园,起源于祭祀阿多尼斯的风俗。每到春季,雅典妇女便聚会庆祝,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种莴苣、茴香、麦子等。一直延续到古罗马时代。
圣林:包括草地、树林、生产用地以及供野餐和狩猎的小山丘。希腊的神殿建筑已石材雕凿而成,外观雄伟,但内部空间狭窄,不适合开展公共活动。因此在圣林中的祭祀活动比在神庙中更加舒适方便。
例:阿波罗神庙、宙斯神庙
竞技场:类似于体育公园的竞技场,一般与神庙结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于竞技场和圣林一样往往与祭祀活动相联系,竞技比赛也是祭奠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例:阿卡德米竞技场(academy)
3.古希腊园林特征
◾️文化思想:美学、数学、几何学影响希腊园林布局形式,均衡稳定规则式构图确定园林美感形成。园林布局采用规则式样以求与建筑协调
◾️园林类型:丰富的文化社交活动,使得园林的类型多种多样
◾️小气候:希腊人认为适宜小气候比园林形式重要
◾️植物:大量文献记载园艺发展,园林植物开始得到运用
DAY5 古罗马
1.概况:
◾️文化艺术:最初罗马人园林是以生产为目的的果园、菜园以及种植香料和调料植物的园地。园中的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后来逐渐加强。
来自东方和希腊的文化艺术,包括园林,是罗马人取之不尽的源泉。古罗马继承和发展希腊园林艺术的同时,也吸收了古埃及和西亚等国的造园手法。
◾️建筑雕塑艺术:哈德良时代万神庙、古罗马圆形大竞技场、君士坦丁凯旋门、庞贝城
维苏威火山考古发现,按照建造地点古罗马园林类型有两种:即建造在城市中的住宅庭园和建造在郊野的别墅花园。别墅花园是古罗马园林的真正园林。古罗马别墅按结构分为田园型别墅和城市型别墅
2.园林类型:庄园(宫苑、贵族庄园)、宅园、公共园林
(一)庄园
◾️宫苑
举例:
(1)塔奎尼乌斯宫中的花园是罗马建造最早的园子。
(2)替沃里景色优美,成为庄园别墅集中的避暑胜地。
(3)哈德良山庄:(重点)
*园林布局:
1)位置:狭长山谷之间的山坡上,地形起伏大,用地不规则。
2)总体布局:随山就势,无明显统领全局中轴线。布局灵活多变。临近建筑地区,利用高差设置观景平台,利用视线加强园林建筑联系,有利于借景园外。
3)园林类型丰富,呈现意大利文复时期园林特征,整体上以各种柱廊园形式为主。每个园子都有其主题及功能,往往以水池为核心,点缀着大量的雕像和柱式等装饰之物。
山庄中心是大柱廊环绕的花园,柱廊的墙面上有壁画。庭院中央是矩形大水池象征意义:中心岛代表地球,被水环绕,这是关于海洋的原始意象。因而认为这座呈同心圆的建筑群是关于宇宙,亦即整个世界的意象。
*补充
1、海上剧场是非常独特的建筑,由环形爱奥尼式柱廊和环绕圆形小岛的壕沟组成。
2、双面回廊-哈德良皇帝饭后散布场所。(考过)
3、塞拉皮雍神庙
4、维纳斯神庙-模仿古希腊尼多斯古城中阿佛洛狄忒神庙,与塞拉皮雍神庙相呼应。
◾️贵族庄园(n)
别墅花园是古罗马真正的园林,自公元前2世纪末就出现了。别墅花园呈开放式,别墅建筑融入花园成为景观元素之一,花园成为别墅建筑的一种装饰。
卢库鲁斯将军是贵族别墅庭园的创始人。
西塞罗是推动古罗马庄园建设的重要人物之一,宣扬人应该有两处居所。
举例:
小普林尼两处别墅:洛朗丹别墅--园林实用性依然重要,托斯卡纳庄园--环境优美,依山就势。
(二)宅园
举例:
维蒂住宅:院落三面开敞,一面辟门,光线充足。柱子采用复合柱式。装饰效果简洁雅致。
庞贝古城:潘萨住宅、弗洛尔住宅、阿里安住宅
庞贝古城内住宅庭园封闭性较强,以建筑围绕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园是住宅的一部分。庭园中起初是硬地或栽植蔬菜香草的园圃,后成为以休闲娱乐为主的花园,点缀喷泉。
◾️柱廊园(天井柱廊庭院后院)
罗马的宅园通常三进院落,即用于接待宾客的前庭,通常有简单的屋顶;供家庭成员活动的列柱廊式中庭以及真正的露坛式花园。
(三)公共园林
罗马的公共建筑前都布置有集会广场,也是城市设计的产物,可以看作是后世城市广场的前身。
3.园林特征
(1)相地选址:依山而建,多山坡建园,常开辟数层台地,布置景物,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发展奠定基础。
(2)园林布局:将花园视为府邸和住宅在自然中的延续,因此庄园的设计方法是以建筑师的眼光来观察自然环境,以建筑手法处理自然地形,一般在边缘地带保留原始自然风貌。植物体现有序人工美罗马园林采用规则形式也是秉承希腊园林传统的结果。
(3)影响要素:花园既是寄托感情和喜好的产物,也是神的生活场所。
(4)造园要素:植物水体雕塑
a 罗马别墅园植物水体建筑化,被意大利文复和巴洛克时期继承。
b 开始有了月季专类园布置形式
c 常采用低矮绿篱围合的几何形花坛种植花卉
d 水体运用手法多样,雕塑成为园林中的重要装饰。
DAY6意大利园林
一、概况
◾️历史背景:
1. 人文主义:是14-16世纪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进行的一场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形成的基础是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推崇与追求,以及对罗马天主教神学的批判。导致人文科学的产生,认为人本身是最高价值的体现。
2.文艺复兴运动:13C后半叶,以意大利佛罗伦萨为中心,出现新的美术动向,15C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佛罗伦萨是主要中心。意大利文艺复兴经历了初期的发展,中期的鼎盛和末期的衰落三阶段。
◾️园林概况:
1.初期发展、中期鼎盛、末期衰落三个阶段,折射出文艺复兴运动在园林艺术领域从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
2.文艺复兴初期最著名庄园都来自于美第奇家族。
3.别墅花园建造热潮影响下造园理论也逐渐兴起。
4.16C40年代意大利庄园建造以罗马为中心进入鼎盛时期。尤里乌斯二世望景楼,拉斐尔建造的玛达玛庄园,建筑师李毕建造的美第奇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兰特庄园,卡斯特罗庄园,以及佛罗伦萨的波波里花园。
5.风格主义:自如运用古典元素和视幻觉效果,构图为非理性或富有戏剧性,由于追求新奇而走向程序化,最终偏离文艺复兴美术的现实主义方向。
6.巴洛克时代:文艺复兴运动最为辉煌时期,随后便是文艺复兴的没落与消亡,受巴洛克风格影响,园林主要特征是反对墨守成规的僵化形式,追求自由奔放格调,直至出现一种追新求异、表现手法夸张的倾向。
◾️人物及理论:
1.阿尔贝蒂:著名建筑师和造园理论家,设想的理想庭园,著有《论建筑》以小普利尼的书信为主要蓝本,对庭园建造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被看作是园林理论的先驱者。
*阿尔贝蒂的理论(重点)
A园地以矩形为佳,以直线形园路进一步划分出整齐的矩形小园,各园以黄杨夹竹桃或月桂的整形绿篱,围合草地布置。
B树木应呈行列式种植,排列成一或三行
C园路末端正对着以月桂圆柏杜松编织的古典式凉亭
D以圆形石柱支撑平顶藤架,形成绿廊,并架设在园路上起遮阴作用
E在园路两侧点缀石制或陶制的瓶饰
F花坛中央用整形黄杨组成园主的姓氏
G绿篱每隔一段修剪出壁龛造型,内设雕像,其下安放大理石坐凳,,在园路交叉处以月桂修剪成植坛
H在庭园中设置迷园
I在溪水留下的半山腰,依势修建石灰岩洞,对景为鱼池、牧场、菜园、果园等
2.布拉曼特是罗马台地园的奠基人,并给意大利园林的发展带来生机。
3.但丁——菲耶索勒的邦迪别墅、彼得拉克——《书信集》、薄伽丘《十日谈》
2.园林实例
◾️意大利文复初期实例
1.卡雷吉奥庄园:
主人:柯西莫
设计:米开罗佐
美第奇家族建造的第一座庄园
2.菲耶索勒美第奇庄园:
主人:乔万尼
设计:米开罗佐
庄园由三级台地构成,受地势所限,各台地均呈狭长条状,上下两层稍宽,中间更狭窄。
文艺复兴初期园林特征:
庄园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选址注重周围环境,要求有远眺的前景。
园地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但各层相对独立,没有贯穿各个台层的中轴线。
建筑往往位于最高处以借景园外,建筑风格尚保留一些中世纪痕迹,如窗小,屋顶有雉堞。
喷泉、水池作为局部中心,并且与雕塑结合。水池形式则比较简单,理水技巧也不复杂。绿丛植坛是常见装饰,但图案简单,多设在下层台地。
◾️意大利文复中期实例
1.望景楼花园
罗马建造的第一个台地式花园
2.罗马美第奇庄园
2层,选址优美,借景巧妙,造园要素简单,尺度大,雕像精美,建筑宏伟,建筑美与树木美完美结合。
3.法尔奈斯庄园
作者:维尼奥拉
地位:他的第一个大型庄园作品
法尔奈斯庄园已经开始采用贯穿全园的中轴线,将各台层联系起来,庭园建筑设在较高的台层上,便于借景园外, 台层之间的联系精心处理,平面和空间上衔接自然巧妙,大量精美的雕刻石作既丰富了景致又活跃了气氛,同时也使 园的节奏更加明确,与休憩坐凳结合的矮墙,体现了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4.埃斯特庄园
作者:利戈里奥, 维尼奥拉弟子。
庄园四周景色优美,共有六个台层,别墅位于庄园的最高处,控制着庄园的中轴线,也是主教们权力的象征。在底部花园的横向空间处理上,从中心部分的树丛植坛至周围的阔叶丛林,再至园外的茂密山林, 由强烈的人工化处理逐渐向自然过渡,最终融于自然之中。
埃斯特庄园以其突出的中轴线加强了全园的统一感,并且沿着每一条园路前进或返回时,在视线的焦点处都有重点的处理。
埃斯特庄园还因丰富多彩的水景和音响效果著称,有宁静的水池,产生共鸣的水风琴,奔流的瀑布,高耸的喷泉。有动有静,且庄园中植物色彩为绿色,为各种水景和精美的 雕像创造了良好的背景。
5.兰特庄园
作者:维尼奥拉
地位:是保留最完整的16世纪中期庄园。
庄园建造在一处朝北的缓坡,用地十分规整,全园高差4米,设四个台层。整个台层无一株大树,空间开敞且明亮。
入口位于底层台层;别墅放在第二个台层上,两座相同的建筑分别列于中轴两侧,中间为棱形坡道;第三层中轴有水渠穿过,可借流水送餐盘,称为餐园,是延续古罗马哈德良山庄内餐园设计, 类似中国的曲水流觞;顶层台地中央为八角形泉池。
6.波波里花园
面积60hm²,由东西两园组成,是美第奇家族拥有的最大的保存最完善的庄园。
文艺复兴中期园林特征
16世纪后半叶庭园多建在郊外的山坡上,构成若干台层,形成台地园。
1.有中轴线贯穿全园。
2.景物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两侧。
3.各台层上常以多种理水形式,或理水与雕像相结合作为局部的中心。
4.建筑有时作为全园主景位于最高处。
5.理水技术成熟,如水景与背景在明暗与色彩的对比,光影与音响效果(水风琴,水剧场),跌水,喷水等,秘密喷泉,惊愕喷泉等
6.植物造景日趋复杂。
7.迷园,花坛,水渠,喷泉等日趋复杂。
◾️意大利巴洛克园林实例
1.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
共3层,由建筑师波尔塔开始建造,有多米尼基诺完成。水景工程由封塔纳和奥利维埃负责。
2.伊索拉贝拉庄园
是意大利庄园中唯一的湖上庄园,建造在马吉奥湖中波罗米安群岛的第二大岛屿上。
3.加尔佐尼庄园
建造师:奥塔维奥·狄奥达蒂
5.冈贝里亚庄园
位于佛罗伦萨,典型佛罗伦萨风格小庄园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特征
A相地选址:一般建于河流周边风景秀丽的丘陵山坡上。上坡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使台地园成为意大利庄园的主要布局形式。
B园林布局:一般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变化统一,比例协调,尺度适宜的构图方式,反映着古典主义美学原则。
庭园轴线有时只有一条主轴,有时分主次轴,甚至由几条轴线或直角相交、或平行、或呈放射状。
台地园的设计将立面与平面结合考虑,一般越接近城市,坡度越缓,台层少,高差小,距离城市越远,坡度越大,台层多,高差大。
庄园内的主体建筑——府邸
设在庄园最高处——控制全园,显示权贵
设在中间台层——出入方便,给人亲切感
设在庄园最底层——面积较大,地形平缓的庄园
C造园要素:植物多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将植物塑造的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附属或延伸
植物造型:将植物修剪成人工形状的植物造型艺术
丛林:通常是由一种常绿树木构成的林地
绿廊:植物修剪而成的凉亭,游廊等
迷园:以植物营造的迷宫
盆栽:种植在大型陶盆中的柑橘柠檬等果树。
水体:水景多采用整体式设计,由于建在山坡上,动水成为意大利园林水景的主要形态。流水、喷泉、瀑布跌水、水技巧(水剧场,水风琴等)
石作雕塑:附属于建筑
构筑物:如台地、台阶、铺地、园门、围墙、栏杆
小品:岩洞、雕塑、壁龛、石柱、柱廊、喷泉、水池
游乐性建筑:洞府、娱乐宫、宴会厅、塔楼、园亭、雕塑
DAY7 法国文艺复兴园林
一、概况
◾️自然环境:
平原为主,有少量盆地、丘陵、高原。辽阔的平原、肥沃的农田,纵横交错河流及大片森林,构成法国国土主要景观特色。对园林风格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
◾️园林概况:
接触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法国园林处于寺院及贵族庄园之中,有高墙及壕沟围绕,是以果园、菜圃为主的实用性庭园。
文艺复兴初期:由于法国接触意大利文化不久,理解的很肤浅,另一方面带回的造园师技艺不高,因此初期没有很大发展。
文艺复兴盛期:阿奈庄园是建筑师德劳姆为亨利二世建造,是法国第一个将府邸与花园结为一体的设计作品。
二、园林实例
1.谢农索庄园——水上庄园
2.枫丹白露宫苑
位于巴黎南边50km处塞纳马恩省,周围是广袤的大森林,面积大约17000hm²。勒诺特尔对狄安娜花园进行改造,不同时期兴建的水景,包括鲤鱼池以及一系列泉池是枫丹白露宫中最突出的景色。
3.维兰德里庄园
◾️顶层台地:主景是大型水面,处理成水镜面的形式,在功能上作蓄水池。水池两侧是草地花坛,整体风格朴素宁静。角隅是一处植物迷宫。
◾️中层台地:与城堡建筑基座平齐,呈L形。分为装饰园、游乐园、药草园。
药草园以整形绿篱分隔出数个小园圃,种植各种药草。
游乐园以三个方形花坛组成。
著名的爱情花园就在城堡面前,以黄杨和鲜花组成四个图案,分别是温柔的爱、疯狂的爱、不忠的爱、悲惨的爱,是第一个叙事性景观。
DAY8法国古典主义&风景式园林
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概况
◾️历史:
十六世纪下半叶起巴洛克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意大利园林的深入影响下,在法国造园家的努力下,法国园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法国相继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的创造者,起初最杰出的人物是克罗德莫莱、雅库布瓦索,他们的理论与实践,属于早期古典主义的范畴,在路易十四时代由勒诺特尔尝试并形成伟大风格。直到1709《造园理论与实践》(阿尔让韦尔,让.勒布隆尔协助,被看做是造园艺术的圣经,标志着古典主义园林艺术理论的建立。
◾️人物:
1.克罗德·莫莱:出生于教育世家,父亲雅克·莫莱是公爵的园艺师,后来成为皇家造园师。
克洛德·莫莱是真正的刺绣花坛的开创者,以绿篱和花草为材料像刺绣一样,在大地上描绘各种图案。
1608出版《皇家花园》细致描绘了植物的主要特征,是重要的植物学画册,并对后世的花架和植物学家产生重要影响。《植物与园艺的舞台》是在他去世后,儿子安德烈·莫莱出版,是针对园林师的技术手册,也提到花园的构图与布局,和一些花坛实例。
2.安德烈·莫莱:是克罗德·莫莱的儿子,花境的创始者。他将一年生和多年生花卉成片混植,四季开花不断,此起彼落。花境常与绿篱或墙面做背景,对比强烈突出了花卉的效果。他喜爱用编织、修剪的方法,以植物形成门窗、拱柱、篱垣的造型。1651出版了《愉快的花园》,完善了其父亲在花园总体布局的设想,更接近于路易十四的伟大风格。
*安德烈的造园思想
a 宫殿建造在突出的位置上
b 递减原则
c 透视手法(与盛行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不同,他并不刻意的追求更加深远的透视幻觉,而是寻求视觉上的景观之间比例的和谐,这也是古典主义与巴洛克风格的差异之一)
3.雅克·布瓦索:修建了凡尔赛最早的花园。曾在王后的卢森堡花园,丢勒里、圣日耳曼昂莱花园工作。1638出版《依据自然和艺术的原则造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刺绣花坛样式,而且明确论述了17世纪园林艺术的实践与理论基础。
雅克·布瓦索是法国园林艺术最辉煌时代的真正开创者,作品体现了新的美学观点。
*雅克·布瓦索的造园思想
a 花园的构图成为均衡统一、比例和谐的整体、各部分都从属于整体。
b 他认为起伏变化的地形有利于从高处俯视花坛,景色尽收眼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好是将平坦的地形与起伏的地形相结合。
c 强调从高处欣赏花园和府邸的全景,表明在构图上已经将花园和府邸看作是统一整体。
d 作为古典主义艺术家,他非常强调各种景物比例关系的重要性,并试图以数量关系加以确定。如绿墙的高度,取园路宽度的2/3为宜。园路长度达到600-800米时,宽度14-16米为宜。
4.安德烈·勒诺特尔:最杰出的法国园林设计师之一,它的设计突出了 “强迫自然接受均匀对称法则”的规则式设计理念,肯定了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而人工美的基本原则是变化的统一,他用多种方式进行植物造景,其中常绿树在设计中占据首位,勒诺特尔造园风格统治欧洲近百年,对后世影响极大,被誉为 “王之造园师与造园师之王”,其代表作有:枫丹白露宫、凡尔赛宫、丢勒里花 园、索园等。
◾️思想:
理性主义哲学:十七世纪在欧洲大陆的哲学领域中盛行理性主义哲学,理性主义哲学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强调绝对的理性方法应用于一切知识领域,而这种理性主义思想现在艺术中原则“它们的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和明确,合乎逻辑”。
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实例
1.沃勒维贡特庄园
园主:尼古拉·福凯; 设计:安德烈·勒诺特尔
1.1 统一的轴线:
a 城市—花园—郊区(自然)体系
建筑前伸出笔直的林荫道, 中轴线通过林荫道指向城市之后规划花园,轴线通过花园、林园一直指向郊区,形成城市—— 花园——郊区(自然)的体系, 花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成为大尺度的区域范畴的整体性规划。
b 轴线突出,各造园要素沿轴线依次展开
南北主轴:由府邸延伸出的 长约1KM的透视线,构成全园的艺术中心。
东西次轴:长约120m的小水渠与园路形成花园中第一条横轴;长约1000m的大运河形成花园中第二条横轴。
1.2 设计与环境——竖向设计精致,与原有地形关系和谐。
a 主轴线高处安排宫殿,地势低洼处为运河,两者之间布置花坛、喷泉、坡道等造园要素,解决高差变化,形成丰富的立面。
b 园林的地势变化反映在轴线上,形成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空间构成;轴线一直下降到低处水面,而后轴线又顺地形上升,结束于天地交界处,无限扩大空间感,形成纵深 的透视效果。
1.3 段落与节点:
南北中三个部分统一中有变化,越靠近府邸的部分装饰性越强,每个段落均以水景结束,三个部分形成人工到自然的过渡。
第一段围绕府邸,以刺绣花坛为主,强调景物的人工性与装饰性;
第二段以草坪花坛结合水景,重点是喷泉和水镜面等水景;
第三段以树林草地为主,点缀喷泉与雕像,呈现自然野趣。
横向处理上由低渐高,逐步过渡,花园中没有一棵大树,以低矮整形植物和花草构成的图案,空间开朗明亮。围绕花园的林园也以几何图形园路划分空间,将花园与林园一体考虑,封闭的林园空间与开放的花园空间形成强烈对比,高大的林木形成花园背景。
1.4 总结
沃勒维贡特庄园的独到之处在于处处显得宽敞辽阔又并非巨大无垠,空间划分和各个花园的变化统一精确得当,使庄园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造园要素的布置井然有序,地形处理精心,形成不易察觉的变化。水景起着联系与贯穿 全园的作用,并在中轴上依次展开。
序列、尺度、规划,这些伟大的时代形成的特征,达到不可逾越的高度。
2.凡尔赛宫苑
真正使勒诺特尔名垂青史,规模宏大,风格突出,内容丰富,手法多变,最完整的体现出古典主义艺术的造园原则。
2.1 造园思想:以园林艺术的形式,表现了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宫殿前的林荫道,以及宫殿后延伸数千米的轴线, 轴线上的阿波罗、拉通娜雕像,表现出路易十四的皇权浩荡, 周而复始永恒不变的君主统治。
2.2 总体布局:选址并不具优势,规模巨大。轴线是凡尔赛宫苑的灵魂,反应了古典主义艺术追求构图的统一性,是绝对君权政治理想与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物化。
府邸总是全园中心,建造在地势的最高处,起统帅作用,府邸的前庭与城市的林荫道相接,花园在府邸后展开,在花园中处处可看到壮观的府邸建筑。从府邸中望去,整个花园构图尽收眼底,从府邸到花园及林园,设计手法的人工性及装饰性逐渐减弱。
贯穿全园的中轴线是全园的艺术中心,最美的刺绣花坛、雕像、泉池都集中在中轴线上。各个节点上的装饰物进一步突出了几何构图的节点,形成空间的节奏感。中轴线外加次横、纵轴,共同组成了秩序严谨、主次分明的格网,并将秩序通过轴线延伸入林园,同时组成路径,将观赏者引向目的地; 横轴以及放射性图案的引入,用以表明系统的一种延伸,形成的城市空间体系,体现了无限生长的模式。并且凡尔赛宫的轴线规划也引导了凡尔赛城的规划,一开始就把景观规划纳入城市空间形态考虑范围之内。
主轴:宫殿建筑—水花坛—“拉通娜”泉池—国王林荫道—阿波罗泉池—大 运河—皇家广场。
次横轴(南北):瑞士人湖—橘园—南花坛—北花坛—水光林荫道—龙泉 池—尼普顿泉池。
次横轴:大运河。
2.3 风格特点: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着重表现的是君主统治下的严谨的社会秩序,体现在园林的规模与空间的尺度上, 广袤是古典主义园林最大的特点。
2.4 造园要素:艺术地再现了法国国土典型的领土景观。
a 水景:将法国平原常见的湖泊、河流、运河等形式引入园林,形成以水景面为主的园林水景。园中虽然没有意大利园林利用巨大的高差形成的壮观的水台阶、跌水、瀑布等动态景观,但是以辽阔、平静、深远的气势取胜。
b 植物:大量采用本土丰富的落叶乔木,形成茂密的丛林,是法国平原上大片森林的缩影,所展现的是树林的整体形象,每棵树失去原有的个性,使园林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区别于意大利园林),同时也将树木作为建筑的要素来处理,形成绿墙、长廊、立柱、使全园在整体上宛如一座绿色的宫殿。
c 地形:法国园林的地位比较平缓,因此布置于府邸前的刺绣花坛,成为全园构图的核心。
d 园路景观:以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品等装饰在路边或园路交叉口,犹如一串项链的粒粒珍珠,有着引人入胜的效果。
3.丢勒里宫苑
巴黎建造的最早的大型花园,路易十三时期对巴黎市民开放,是历史上第一个“公共花园”。
4.索园
勒诺特尔代表作之一,位于巴黎塞纳省,规模宏大,鼎盛时期面积400公顷,现缩小到150公顷。
用地紧凑,不利于开辟法国园林中特有的空间纵深感,于是采用数条轴线纵横交织,依次出现的布局手法。在索园中,最突出的是各种尺度的水景处理,尤其是利用低洼地开辟的大运河以及巨大的水镜面。
三、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特征
1.体现皇权至上思想:宏伟的放射性轴线强烈表现出唯我独尊,皇权浩荡的主体思想。
2.规模宏大——沃勒维贡特:70公顷;索园:400公顷;凡尔赛:6000公顷
3.中轴秩序空间:
a 在总体上,府邸是全园的中心,通常在地势最高处起统率作用。
b 中轴线是全园的艺术中心,最美的刺绣花坛、雕像、泉池都集中布置在中轴线上。横轴和次要轴线对称布置在中轴两侧。
4.典雅的造园风格:
a 地形起伏不是很大,在整体上有平缓舒展的视觉效果。
b 追求广袤无限,但又不乏细部,同时不密集又毫不堆砌,具有庄重典雅、简洁明快的效果。
5.造园要素再现法国国土风貌:
a 将法国常见的胡泊、河流、运河等形式引入园林,形成以水镜面般效果为主的园林水景。
b 多用静水,以辽阔、平静、深远的气势取胜。
c 尤其是大运河的运用,成为勒诺特尔式园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对其他各国影响
1.荷兰勒诺特尔式园林:赫特洛宫苑
2.德国勒诺特尔式园林:海伦豪森宫殿、宁芬堡宫苑
3.奥地利勒诺特尔式园林:宣布隆宫花园、维也纳观景台花园
4.瑞典勒诺特尔式园林:格洛廷霍姆皇家园林
5.俄罗斯勒诺特尔式园林:彼得宫花园
五、法国风景式园林概况
1.路易十五推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带有东方情调的浪漫主义洛可可风格,标榜借鉴自然的创作手法。浪漫主义风景园也称绘画式风景园。
2.英国风景式造园理论和作品传入法国,如钱伯斯的《东方造园论》和莫莱尔的《园林理论》,吉拉丹的克拉伦爱丽舍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风景造园的真正到来。
3.风景式造园在法国流行的根源:
a 用风景式对抗过去的统治思想
b 人们对大自然的强烈向往
六、法国风景式园林实例
1.埃尔姆农维尔园:
浪漫主义风格的风景园,为了纪念卢梭,中有“现代哲学之庙”。
2.麦莱维尔园:
其中最有名,有许多匠心独运的建筑——库克衣冠、海战纪念柱、孝心殿、乳品厂。
3.小特里阿农皇后花园
七、法国风景式园林特征
1.美学思想上:浪漫主义美学。
2.自然表现手法上:自然荒野和田园情趣成为景观主体。
3.整体布局:非常简洁,建筑物成为园中视觉焦点(受肯特影响)。
4.受钱伯斯影响,园中有许多中国式小品。
DAY9 英国风景式园林背景&分期
一、英国概况
英国东南部为平原,土地肥沃,适于耕种;北部和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全境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全年气候温和,多雨多雾。
二、英国规则式园林
1.概况
◾️18C前的英国园林:规则式园林、勒诺特尔式。
◾️十五世纪后期,国家政策的改变导致了新的土地所有者产生,庄园腹地大量出现。都铎王朝初期的庭院还处在高墙的包围中,面积不大,只能布置花圃,药草园,菜园等小型实用园。君主们在宫殿四周新建大量鲜艳的花卉装点的庭院。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基本延续着中世纪以来的造园手法,此前绿色雕刻技术已在英国盛行。
◾️16C英国造园家逐渐摆脱城墙和壕沟的束缚,追求更为宽阔的园林空间。这时期园林主要是模仿欧洲大陆的造园样式。英国人的革新,只是对花卉装饰的兴趣更浓厚。
彼尔德安德烈《住宅建筑指导书》。
托马斯希尔《迷园》《园林的实效》,都是关于庭园设计要素的介绍。
◾️十七世纪詹姆斯一世时期,英国出现了最早的植物园牛津植物园,这一时期,英国最重要的设计师是乔治伦敦和亨利怀斯。
1688 年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热衷于造园,将荷兰的造园风格带到英国,园中装饰要素更加复杂,法式风格的人工性进一步加强,喷泉也进一步增加,灌木修剪更加精细,绿色雕刻艺术发展到怪诞的程度,园中充斥着用灌木修剪成的各 种动物和器具的造型。
◾️十八世纪初,让韦尔在巴黎出版的著作《造园理论与实践》传到英国。
2.实例
汉普顿宫苑
二、英国风景式园林
1.背景
主导条件: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a 哲学思想:欧洲的启蒙运动,出现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反对园林中一切不自然的元素,认为自然元素才是人们真实感情的流露。
b 政治体制的转变:君主立宪制建立,作为绝对君权文化象征的法国宫廷文化在英国失去了强大的政治基础。新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把园林作为自身崛起的象征,在田园牧歌般的乡村环境中建造庄园,满足追求理想风景的愿望。
c 民族主义艺术观:排斥法国的统治地位转而寻求体现英国自身的园林特点。
d 社会经济影响:圈地运动,航海争夺海上霸权,修缮战争毁坏的房屋,英国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以致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资本主义深入农业形成新贵族的牧场。
f 回归自然的思想:人们希望在乡村中在线与大地的精神相和谐的风景,营造出纯洁的能够缓解焦虑情绪的环境。
g 追求更大的自由: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
h 视野观念的扩大:想要充分接纳自然,将自然引入园 林之中。
*哈哈:又称隐垣或界沟,是花园边缘挖掘的不易被发现 的用以防御动物侵扰的一种干壕沟,在英国风景园中普 遍使用。奇曼率先使用。
i 文学绘画影响:诗歌与绘画的相互结合与补充,给英国的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创作灵感。
j 自然因素:自然地貌以丘陵为主,多雨阴湿的气候条件,希望以最少的经济投入获得最佳的园林效果。
2.分期
2.2.1不规则造园时期
◾️人物
a 范布勒:霍华德庄园和布伦海姆宫苑
b 布里齐曼:斯陀园,首创界沟(哈-哈)
◾️特点
希望摆脱几何对称式的造园手法,从风景画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园林造景,利用园中原有植物,设计弯曲的园路。这一时期开创的不规则造园手法和要素为真正的风景式园林开辟了道路。
2.2.2自然式风景园时期
◾️人物
a 肯特:以风景画为蓝本,设计了白金汉郡的斯陀园,赞赏布里奇曼的隐垣,肯特后来对斯托园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并进一步将笔直的隐垣改成曲线,两旁的行列式种植改成群落状,使花园与周边风景更加和谐。
肯初期作品虽然未能摆脱布里奇曼的影响,但他很快就彻底摒弃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将尚未完善的风景式园林体系完善化,因此成为自然风景园真正的创始人。名言“自然厌恶直线”核心思想是完全模仿并再现自然。十分重视富 有野趣的自然风景的营造,擅长以十分细腻的手法来处理地形,经他设计的山坡和谷地起伏舒缓,错落有致,令人难以觉察人工雕琢的痕迹。运用各种小建筑,赋予园林浓郁的哲理文化气息。
肯特欣赏树冠潇洒的孤植和树丛,他认为风景园的和谐与优美是规则式园林无法比拟的,他的造园核心思想就是要完全模仿自然并再现自然,模仿的越像越好。代表作有斯陀园,卢谢姆宫苑、邱宫等。
在肯特活跃的造园时期,英国的庄园美化运动形成一股热潮,许多庄园主因此成为水平很高的造园爱好者或理论家, 其中代表人物申思通,英国庄园美化运动代表人物,庄园里骚斯庄园,对十八世纪上半叶英国园林艺术拥有深刻总结, 对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特点
摒弃了绿篱、笔直的园路、行列树和喷泉等规则式造园要素,重视富有野趣的自然风景的营造,核心思想是完全模仿并再现自然,建筑要素大量运用。
2.2.3牧场式造园时期
◾️人物
a 布朗:他的作品标志着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成熟,被誉为“自然风景式造园之王”在造园史上的地位不亚于规则式造园之王勒诺特尔。
肯特去世后,布朗全面负责斯陀园的整治工作,成为斯陀园的最终完成者,其他代表作有:布伦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庄园、克鲁姆府邸宫苑。
b 在布朗的追随者中,最杰出的人物是胡佛·雷普顿,他开创了一些风景照元的新时代。
c 反对者:威廉吉尔平,普莱斯认为不能毫不尊重历史遗产,也不顾及人们的感情,几乎改造了一切历史上留下来的规则式园林.
◾️特点
彻底摒弃了规则是造园手法,完全消除了花园与林园的区别,对自然要素直接产生的情感效果兴趣浓厚,在平淡中处处显得高雅的园林意境,追求辽阔深远的风景构图,甚至不惜牺牲功能。建筑要素运用谨慎。
2.2.4绘画式风景园时期
◾️人物
a 威廉钱伯斯,开辟了绘画式风景造园时期。著作有《中国的建筑艺匠》《中国的建筑、家具、服饰、机械、和器皿的设计》、《邱园园林与建筑的平面、立面、局部和透视图集》。
b 胡弗莱雷普顿:是继布朗之后,18世纪后期英国最著名的风景造园家,他以自己的成就赢得了“新风景园林之王”的称号。
他认为,在自然式园林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直线型园路,但也反对毫无目的任意弯曲的线型,主张在建筑附近保留平台,栏杆台阶等形式花坛,在建筑与周围自然式园林之间形成和谐的过渡。在植物种植方面,雷普顿惯于采用散点式布局,并强调应用不同树龄的树木组成树丛,模仿自然的生长状态。
雷普顿创造了一种“幻灯片”表现方法,每一个项目都采用两幅图来展示,一张图片展示改造之前的景观,另一张展示改造后的景观。后者在透明纸张上绘制并做成折页,可以直接叠合以对比前后的不同,并配以文字说明,以此来表达对原有景观的改造。
卢顿将雷普顿所做的设计、文字说明等收集在一本红色封面的书里,称为《红书》,成为集风景理论与实践之大成的设计图集。
其他作品:《风景式造园的速写和要点》《风景式造园的理论与实践考察》
园林代表作:文特沃斯园,西怀科姆比园。
◾️特点: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将使用与美观相结合,重视园林的实用功能,带有明显的折中主义观点。
*自然派与绘画派之争(简答)
自然派:追随布朗的造园思想,被称为布朗派。代表人物有胡弗莱雷普顿和马歇尔威廉等人。
绘画派:大体继承了钱伯斯的绘画式造园思想,代表人物有美术评论家普赖斯、柰特以及吉尔平等人。
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造园和绘画的关系,造园家是否要模仿画家的问题,雷普顿主张造园家不应模仿画家的作品,因为自然式造园难以比拟的。而绘画派主张应向绘画学习,创造富有画意的园林作品。
二是使用功能重要还是造园画意重要。雷普顿倾向于使用功能,认为使用、方便、舒适的园林空间才是最重要的,而普莱斯和奈特等人主张造园要追求画意为主,富有感情色彩和浪漫情调。
2.2.5 园艺式风景园时期
雷普顿之后,十九世纪的英国造园艺术又转变了风格,不再将造园与政治和思想联系在一起,将兴趣转向于树木花草的配置上,大量的美洲和亚洲树木花草被引种到英国史的英国植物种类大大丰富,并且温室技术的成熟为各种奇花异草的展示以及花木反季节盛开提供了条件,造园的主要内容也从原来的创造风景转变成陈列奇花异草和珍贵树木,园林布局上也强调植物景观所起的作用。
DAY10 英国风景式园林实例1
1.霍华德庄园
园林风景由造园理论家斯威泽尔设计,他在府邸的东面设置了带状小树林,称为放射丛林,流线型园路和小径组成的路网伸向林间空地,其中布置喷泉和瀑布等。
后人将斯威泽尔设计的小丛林看作是英国风景造园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转变。
2.斯陀园
布里奇曼建造,未完全摆脱法式园林的影响,但又抛弃了对称原则的束缚。他率先运用非整型对称的种植方式及线条柔和的园路,不再使用植物雕刻艺术。打破常规,冲出边界,取消园界围墙,取而代之的是在园子四周布置界沟,打破了园林与自然界线,使人的视线能够延伸到院外的风景之中,这一举措使布里奇曼成为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开创者之一。
威廉肯特改造了原有的规则式园路和甬道,并在主轴的一侧兴建了如画式园林——园中的爱丽舍田园,同时兴建大量园林园林建筑,如帕拉弟奥式石桥、古代道德之庙,并在园中布置了许多希腊的名人雕像。
布朗倾向于追求田园风光,自然野趣相连的风景园,略显平淡地把园林改造为与周边风貌一致的风景,将一切规则是元素都去掉,改造了帕拉弟奥式石桥、古代道德之庙和友谊殿,草坪直接延伸至建筑,形成牧场式风景园的典型特征。
3.斯图海德园
亨利二世开始创建自然风景园,建筑师弗利特卡洛夫特建造了庄园中的府邸,采用了帕拉第奥式建筑样式,园林部分由小亨利霍尔建造,不仅从意大利古典文化中吸取了大量创作灵感,还将造园艺术移植于庄园中。借鉴了圆明园布局手法,采用环形园路和建筑点题等,将河截流,在园内形成一连串三角形湖泊沿湖开辟一些列风景画面,产生步移景异的动态景观效果。阿波罗神殿是全园最重要的景点之一,视野辽阔而深远。
DAY11 英国风景式园林实例
一、实例
1.查兹沃斯园
丰富的园景和长达四个世纪的造园变迁史。
布朗改造阶段最关心的是将河流融入风景构图之中。
2.布伦海姆宫苑
最初由亨利怀斯设计的花园延续了勒诺特尔的造园风格,呈巨大的几何花坛。
范布勒设计了一座帕拉第奥式桥梁。
最后由布朗改造了花坛台地的地形,台地与国土风貌的统一,在园中广泛种植草坪,将草地一直延伸到巴洛克式宫殿的前面,形成自然式的一个大园林。重点改造范布勒建造的桥梁的河段,营造出更为优美的河流景色。借鉴了肯特处理树丛的手法,形成舒缓优美的疏林草地。
3.邱园
兴建之时,欧洲人追求东方趣味的热潮方兴未艾,是反映这一时期造园风格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钱伯斯顺应潮流在园中建造了一些中国、希腊和罗马样式的建筑物,如:中国塔、孔子之家,清真寺、岩洞、废墟。
邱园中新建的中国式建筑物,不过是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装饰物而已,并未真正理解到中国园林文化的精髓。
3.尼斯曼花园
将古典式园林构图与园林植物栽培相结合。
构图上的折中主义,园林植物品种丰富,群落层次丰富。
二、自然式风景园特点
1.相地选址
与国土风貌统一。英国的国土景观十分优美,似乎整个自然就是一个大园林,稍加整治就是一片开阔宜人的园林景观,山风景有助于扩大园林视野,而园林又有助于形成人性化的自然景观,两者珠联璧合,往往使人难以分清内外。
2.园林布局
多采用弯曲流畅的曲线园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与园外的自然相融合。建筑不再起主导作用,而是与自然风景相融合。园中无明显的轴线或规则对称的构图。园内利用自然起伏的地形阻隔视线或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
3.造园要素
a 哈哈墙:哈哈的应用使园林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使园林和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取消了园林和自然之间的界限。
b 植物要素:疏林草地成为最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树木采取不规则的孤植、丛植、片植等形式,并根据树木习性,结合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树木栽培。
c 水体:英国自然风景园,少有动水,多以自然态的静水出现。主要原因是英国园林面积较大,地形平缓。府邸周围也会利用一些几何形水池。
3.建筑要素
造园家在将风景画作为蓝本的同时,将画家们杜撰的点缀性建筑引入园中,无实际功能用于形成视线焦点。
三、中国园林对英国园林的影响
1.水景
a 水域普遍扩大,在园林中占据重要位置。
b 河流和湖泊都不再用整齐的石块砌成整齐的形状,而是弯曲进退自然的形态。
c 水体同人和建筑物的关系比之前更亲切。
2.植物
品种多样且开始注重互相搭配。
3.道路
曲折有根据,是同地形巧妙结合起来的,道路像受到假山和湖泊逼迫而弯曲,避免直线但不一概完全不用直线。
DAY12西班牙园林
一、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1.阿尔罕布拉宫
曲折有致的庭园空间,狭长的游廊连接一个个或宽敞华丽或幽静质朴的庭园。
a 香桃木宫庭园:阿尔罕布拉宫中的特色庭园,两端都有柱廊,布置极其简洁,南北向水池纵贯庭园中央。两侧各有一条宽三米的香桃木整形绿篱,水面几乎与路面平齐,显得开阔而亲切。
b 狮子庭园:阿尔罕布拉宫种最著名的庭园,十字形的水渠将庭园四等分,中心是狮子喷泉,圆形大理石水盘四周由12只大理石狮子蹲伏着,为阿尔罕布拉宫中最典型的阿拉伯花园。
2.格内拉里弗园
台地园,内有水渠中庭
水渠中庭:格内拉里弗园的主庭院,三面建筑和一侧拱廊围合出狭长型的空间,一条水渠贯穿整个庭园,水渠两端各有一座莲花型水盘,两侧有柏木及花灌木,形成封闭的绿廊。
3.阿尔卡萨尔宫:连续的封闭性院落和巧妙分隔的庭园空间。
二、西班牙勒诺特尔式园林
*超高的水景处理技巧
1.阿兰胡埃斯宫苑:树木与花坛相结合
2.拉·格兰贾庄园:忽视因地制宜的造园风格,在坡地上建造法式园林,平面效果相似但立面大相径庭。
DAY13 欧洲其他几国园林
一、荷兰园林
◾️勒诺特尔式园林
1.赫特·洛宫苑:
a 园林规模不大,易于形成紧凑的空间布局,与人的尺度和谐。
b 水区构成荷兰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典型特征。
c 刺绣花坛图案简洁,以种植花卉的方格为主。
d 常见要素有:丛林、林荫道、河渠、雕像、漏景墙、凉亭。
2.海牙皇宫花园
3.豪斯登堡
4.里斯维克花园
*漏景墙为荷兰独创,布置于林荫道的尽头,由嵌着装饰性格子的两根或多根砖柱构成,透过铁格子可借景园外田园,起到扩大园景的作用。
二、德国园林
◾️勒诺特尔式园林
1.海伦赫森宫苑:受法国和荷兰的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影响。
2.宁芬堡宫苑:由前庭引申出的道路、联系各个庭园的纵横交织的水渠和高大的椴树组成的林荫大道,形成壮观而深远的透视线。
3.夏洛滕堡宫苑
4.维肖凯姆花园
5.施维钦根宫苑:利用完整的圆形构图,一反以宫殿为核心的传统布局,形成脱离与建筑之外的花园中心(孤例)。
◾️风景式园林
1.无忧宫
2.沃尔利兹园
3.威廉山园
4.施韦钦根风景园
5.宁芬堡风景园
6.慕斯考风景园
三、奥地利园林
◾️勒诺特尔式园林
1.宣布隆宫花园
2.观景台花园
*特点:通过开辟平缓开阔的台地,然后在园内制高点兴建作为景观台的宫殿,方便借景园外扩大园林的空间感。
四、俄罗斯园林
◾️勒诺特尔式园林
1.彼得堡夏宫花园
2.彼得宫花园:被誉为北方凡尔赛。
3.沙皇村花园
*特点:注重原址地形变化和充沛的水源,既有法国园林深远壮观的透视线和空间感,又有意大利园林丰富的立体层次和活跃的水景变化。
◾️风景式园林
1.索菲耶夫卡风景园:浓重匠气,矫揉造作
2.巴普洛夫风景园:中国亭是园中重点。
DAY14 19世纪城市公园
一、城市公园的兴起
1.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园林的简称,指城市中为公众服务的园林,向公众开放,最早出现在英国,后在法国美国发展成熟。
2.奥姆斯特德——纽约中央公园
是美国城市公园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中央公园的建成标志着美国园林走向大规模风景式发展方向。
奥姆斯特德总结出一整套的系统性设计原则,后来被人们誉为奥姆斯特德原则,作为美国城市公园建设的标准。提出将自然引入城市,以公园环绕城市的观点。
3.霍华德——田园城市
二、英国城市公园
1.英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利物浦伯肯海德公园,也是世界造园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
2.产生原因
a 社会文化背景:资产阶级统治,思想解放,科学技术进步;工业革命促进工商业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扩大,城市问题日益严重,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环境破坏严重;现实主义的时代精神,促使艺术家们将创作视角伸向了对当代生活的评价和对大众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大自然的亲切描绘,园林艺术也从过去仅为特权阶层服务的贵族艺术走向主要为大众服务的公共艺术。
b 在英国出现的原因: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社会经济繁荣并改变了地理面貌。城市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城市问题,威胁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身安全。为了改善社会环境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公共空间建设,要求建设公共园林,城市必须留出足够的开放空间,作为居民的休闲娱乐之需。同时允许用税收来建设基础设施如下水道、园林绿地等,此后英国的一些城市中开始出现了公园、图书馆、画廊等设施。
三、法国城市公园
布劳涅林苑、巴加特尔公园、月季园、肖蒙山丘公园
四、美国城市公园
1.美国殖民时期,以山庄形式为美国殖民园林样式。
2.代表人物:唐宁,著有《造园论》;沃克斯;奥姆斯特德
3.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展望公园
五、特征及影响
◾️特征
1.城市公园是为大众服务的公共游乐空间,在设计上必须体现公众的普遍需求,需要完善的公园配套设施。
2.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城市平衡发展。公园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3.有着承上启下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延续了18世纪自然主义造园思想,另一方面开创了公共园林这一新的模式,为20世纪现代园林产生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4.由雷普顿开创的风景式造园的园艺派在19世纪受到推崇,植物栽培和配置水平大大提高。
5.未能产生影响深远的样式,缺少风格明确的作品,深陷折中主义的困扰。
◾️影响
1.体现出园林艺术在缓解城市环境、提高大众健康水平、营造亲近的自然空间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同时现代城市公园作为为大众服务的公共空间在造园风格上需要趋向朴实通俗,运用亲切宜人的尺度和体量,贴近自然的植物配置,使园林艺术与城市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2.摆脱旧文化束缚确立新体系,造园要素和设计手法创新,自然观园林观和造园思想全面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