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辨证,以辨制变—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29

原文: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冯老按语:

注解:伤寒脉浮,法当发汗。今自汗出,是津液虚于外;小便数,为津液亏于内;心烦者,已有阳明内结的情况;脚挛急,已是津液虚竭的明徵,这时虽有脉浮、心烦、微恶寒,表还未解,亦也不可与桂枝汤再攻其表,若与之则重亡津液,故得之便厥、咽中干,激动里饮更必烦躁而吐逆,宜给以甘草干姜汤,缓急逐饮以止烦逆。所谓以复其阳者,是指调理胃气以恢复津液。若厥愈足温,再给以芍药甘草汤,脚即当伸;若胃气不和而谵语者,可少与调胃承气汤,胃和即愈。若重发其汗,复加烧针迫使大汗出者,势必虚极而陷于阴寒重证,此时必见四肢厥逆等症,但非甘草干姜汤所能治,则须用四逆汤主治。

按:自汗出、小便数、脚挛急,一派津液欲竭虚候──此无阳也,虽表未解,亦宜桂枝新加人参汤类,兼益气生津之治,不可与桂枝汤专攻其表也。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炙)四两,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本方主用甘草缓急养液,佐以干姜温中逐饮,故治胃虚有寒饮,或呕逆吐涎沫,或遗尿、小便数而急迫者。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本方以芍药解挛急并治腹痛,合以缓急迫的甘草,故治上证而急迫者。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清酒洗)四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方解:方中大黄、芒硝攻实下热,甘草安中缓急,故治胃不和,发潮热,而大便不通者。

【四逆汤方】

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方解:本方于甘草干姜汤更加附子温中驱寒,振兴沉衰,故治四肢厥逆、呕吐、下利、极度沉衰的阴寒里证,非此莫救。

【解读】临床也常见一些表证,但已不是桂枝汤证,误服之,则可出现甘草干姜汤证、或芍药甘草汤证、或调胃承气汤证、或四逆汤证。

甘草干姜汤证,为误治后出现“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很易看作里热,实际是因表证发汗伤津液太过而传里,呈里寒挟饮,津不上布。胡老注解本方时,联系了《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及《金匮·水气病》篇讲解,明确指出“治胃虚有寒饮,或呕逆吐涎沫,或遗尿、小便数而急迫者。”即甘草干姜汤是治里虚寒太阴病之剂。

甘草干姜汤证见“小便数而急迫者”更是胡老心得,参看下一条注解可知。此对指导辨方证尤为重要,2007年10月治愈1例前列腺炎印象尤深:患者30岁,为赤峰来京打工者,病2月,服专科药1月多,症有增无减,且使生活拮据。症见:尿急,尿等待,小便频数,夜尿6~7次,手足逆冷,口中和,舌苔白,舌质暗,脉沉细。给予炙甘草12克,干姜10克煎服。二周后特来致谢,知其痊愈。

病在表,过多发汗,病入里,津血不足而出现腹挛痛,即呈芍药甘草汤证,该方是甘草汤加芍药而成,故治甘草汤证腹挛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

探讨芍药甘草汤证六经归属:胡希恕老师对该方证有以上论述,但未明确六经归属,我们联系老师对桂枝加芍药汤的分析,再从药物组成分析,即甘草,《本经》谓:“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别录》称:“温中下气”;《药性论》谓:“主腹中冷痛”。可知有补中益气作用,为治里虚寒之太阴证;芍药,味苦微寒,为凉性补血药,为治里热血虚之阳明证,故芍药甘草为补中养血,缓急止痛,其适应证为上热下寒,即阳明太阴合病里证。

病在表,不正确的发汗使津伤入里,也可出现阳明里实热证,调胃承气汤证即阳明病见胃不和、发潮热而大便干结者。

病在表,不正确的发汗,津液大伤入里,也可出现里虚寒甚者,四逆汤证即太阴病见四肢厥逆、呕吐、下利、脉微者。

由本条可知,病在表用汗法,治疗方药对证则病愈,治疗不对证,病传于里。值得注意的是,传里可出现阳证或阴证,里实热者则为阳明病;里虚寒者则为太阴病。以是可知,六经的变化,是缘于八纲的变化,六经来自八纲,是临床经验的总结。

(0)

相关推荐

  • 白发伤寒论|第三讲(27.28.29)

    第三讲 讲述:白发渔礁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27.大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这里多了一个 ...

  • 伤寒第29条说疑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29条言: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 ...

  • 经方:甘草干姜汤(肺中虚寒)

    甘草干姜汤 [原文]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经典回顾]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反与桂枝 ...

  • 重识葛根及相关方证—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31

    原文: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胡老讲解: 这个项背拘急,这个"几几"是一个状词,这就是脖子能往前伸左右运转不自由,他这项背拘急得厉害.这个字本来是形容小 ...

  • 错在哪了?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条文学习

    原文: 29(二).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胡老讲解: "得之 ...

  • 基于胡希恕经方医学浅谈三二四三辨证法则与应用

    引言: 我19岁就开始念伤寒,我今年差不多80多了,那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个改变,就读这个东西,你要不是这个整个看问题,那没个明白---胡希恕先生 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 ...

  • 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核心理论特点有三个,一起来了解!

    胡希恕(1898年~1984年),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有独特理论指的是胡希 ...

  • 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核心理论(有三个特点,一起来了解)

    胡希恕(1898年~1984年),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有独特理论指的是胡希 ...

  • 胡希恕经方医学:身痒高效方

    且亭读医笔记 发布于 02-03来自 Android 客户端 房某,男性,43岁,1965年5月24日初诊:原有慢性肝炎,近几天皮肤痒甚,尤以夜间瘙痒难忍,至抓破为止.时有寒热,苔薄白,脉浮缓. 辨六 ...

  • 凝练精彩的冯世纶经方语录原创--胡希恕经方医学

    经方大师冯世纶教授语录(部分) 1.<伤寒论>之六经来自八纲,与<黄帝内经·热论>之六经不是一回事.<伤寒论>之理论与<内经>之理论是两个不同体系,所以 ...

  • 胡希恕经方医学传承论坛

    胡希恕经方医学传承论坛

  • 《伤寒论》表证与外证胡希恕经方医学

    <伤寒论>表证与外证 胡希恕经方医学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办.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