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记 | 野有茯苓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野 有 茯 苓
文|汪芳记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二十日,走出御史台的苏东坡翻过麻邑春风岭,冰天雪地中,山石间的几丛梅花让他心情大爽,吟出了“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的自慰诗,沿着春风岭继续前行,苏东坡来到离县驿只有七八里一个叫万松亭的驿路边,站在山岗上,一棵棵碗口粑大小的松树桩子吸住了他的目光,向人一打听,说是十多年前,前县令张毅曾沿此光黄古路植松万株,意欲荫蔽行人,然而,县令离开不到十年,松树已经砍得七零八落,存者十之不及三四。东坡听后,望着这些残存的松树桩和凋敝的松树,不禁惘然,遂作《万松亭诗》:
十年栽种百年归,好德无人助我仪。
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
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那怜冰雪姿。
为问几株能合抱,殷勤记取角弓诗。
诗前有一段引,总结一句话就是好好一排风景胡乱破坏掉很可惜。苏东坡诗里的意思,一面觉得大家不懂得当初县长植树的美意,一面又觉得如果每个当县长的能履职尽责,让邑民锅里有米,灶里有柴,仓满柜满,那一排松树就有可能真的“参天”。遗憾的是大宋朝官员没有“精准扶贫”理念,更谈不上去实践,要不说不定那一排松树还不至于被滥砍滥伐。因为,人们当时砍这排树并不是它有多碍眼挡事,或是仅为柴烧,而是为了发家致富种茯苓。将松树锯成一截截,埋于土中,过它个一年两年,静待腐烂的松枝长出茯苓。《淮南子》“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然千年之松,又有几哉?茯苓更多的是需要依靠人工来培育。人工培养,就要这些松枝。
回顾历史,张毅县长或许是麻邑最早的扶贫模范。
大别山盛产茯苓,至今罗田县引以最傲的地道药材就是茯苓,与所谓医方上的“云苓”没有多大细微区别,是茯苓中的精品。同样,麻邑的茯苓也地道。
你“在看”我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