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尽善尽美
实际上,真正的古董唐三彩挺好辨认,因为真正的古董唐三彩质地很疏松,毕竟那时候工艺不够成熟。另外唐三彩是明器,大多是从墓里挖出来的,有腐蚀的痕迹,往往还有钙一类的锈斑。现代的复制品就没这些特征。

唐三彩一词,不见于古代文献,最早的记载是民国时期。而世人对唐三彩的重视大约在本世纪初。1905~1909年,陇海铁路修筑期间,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而毁损了一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颇多的唐三彩作品。这批唐三彩被运到了北京市场上,受到了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视和古玩商的垂青,从此,世人皆知唐三彩之名,而且早就引起海外投资者的关注。
史籍中关于唐三彩的记载甚少,所以被人们遗忘了一千多年。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发现了为数众多的唐三彩随葬品。大量出土的唐三彩被古董商们运至北京,引起了著 名学者王国维、罗振玉等的高度重视和赞赏。之后,洛阳地区不断有唐三彩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美,令人惊叹。

说到我们的文化瑰宝,说到陶瓷,那就必不可不说唐三彩了,唐三彩在陶瓷界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我们对于唐三彩的了解有多深呢?唐三彩究竟是怎么样一种陶瓷呢?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多的赞美,如此多的吹捧。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唐三彩的历史吧,让我们近距离的了解唐三彩。
在唐三彩的女性陶俑中,她们的体态大多肥胖,梳着高高的发髻,妆容秀丽,这些陶俑的的服饰大多数都是上身襦裙,下身长裙,脚踏尖头鞋,这同样符合当时唐朝女子的妆容,体现了一定的人文艺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唐朝的思想文化十分开放,对于女性的穿着没有太多的束缚,因此这些女性陶俑中,她们的上衣大多圆领露胸,这同样体现了唐朝文化开放的特点。

说到唐三彩的釉,说是三彩其实不止三彩。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是通过在色釉里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焙烧形成的,使颜色中有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一般是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在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黄 色、褐色、绿色三种釉色是唐代的首创,但是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会三色俱全,收藏唐三彩的藏友们在鉴别的时候可别忘了。
唐三彩的彩釉虽说以三色为主,但多数在四色以上。颜色配比越丰富,价值越高。但也有以素色为贵的,依其存世数量的多少而定,此类工作苏富比,佳士得等海外大行做得非常好,国内就不太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