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越穷的人,越喜欢用“高配思维”来搪塞自己
主题统觉测验是有少许经验支持、测量成就动机的投射测验之一。但它的重测信度不高,这就意味着人们的反应很容易受当前生活事件的影响。一些人可能会讲一些不计成败的故事,但这不是因为他们决定这样做,而是因为他们正在幻想自己在《美国偶像》( American Idol )上大放光彩。
然而这种方法使得许多研究深入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些人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有“坚持做下去”的动力,而另一些人则倾向于随波逐流。
目标的重要性
今天,成就动机的主要研究取向是强调目标而不是内驱力:你的成就取决于你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和你为之努力的理由。
然而,并不是任何目标都会促进个人实现成就。一个目标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更可能促进人们的动机,提高人们的成绩。。影响成就动机水平高低的是既定目标。
● 目标明确。把目标模糊地定义为“竭尽全力”与没有目标一样无效。你需要明确你打算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做,比如“我今天要写4页论文”。
● 目标具有挑战性但可以实现。你可能会为那些有一定困难但可以实现的目标付出最多的努力。最高最难的目标往往也能激发最高的动机水平和表现,除非你选择的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不现实的。
● 确立目标的依据是你想要什么而不是避免不想要的东西。接近目标是指直接追求的目标,它伴随着积极的体验,比如“学习戴水肺潜水(使用水中配套的呼吸器潜水)”或者“努力获得一个较高的分数”;回避目标是指努力避免不愉快的体验,例如,“试图不让自己在聚会上像个傻瓜”或者“力图避免依靠他人”。
成就的许多动机
当你一直都是第二好的时候,你要么接受它,要么努力成为最好的。我决定努力做到最好。”
本文中将要讨论的所有动机都受接近目标和回避目标的影响。能为自己制定明确、可实现的目标的人(例如,“我要通过一周3次慢跑来减肥”)与拥有同样目标但采取回避方式的人(例如,“我要通过远离丰富的食物来减肥”)相比,前者常使人自我感觉良好,感觉更能胜任、更乐观和较少的抑郁情绪。
同样地,那些为接近目标而发生性行为的人(例如,享受他们自己的生理愉悦,增加伴侣的快乐感受,寻求亲密感)与那些为回避目标而发生性行为的人(例如,避免伴侣失去兴趣,避免与伴侣吵架)相比,前者倾向于拥有更愉快、更少冲突的伴侣关系。
你能猜出其中的原因吗?
为什么接近目标总能比回避目标产生更好的结果?以积极的方式来确立目标能使一个人集中注意力,且能具体、主动地去做事,并成功地达到目的;回避目标则会使你关注必须放弃的事情。
在工作中,确定你的目标只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你不小心掉进一个深坑里该怎么办?当目标变得困难或人们面临挫折时,有些人会选择放弃,而另一些人则更坚信自己会取得成功。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为什么他们要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是想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好,还是想要掌握这项任务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受表现目标(performance goal)激励的人主要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可以获得满意评价和是否可以避免受到批评。相比之下,受掌握(学习)目标激励的人更注重能力和技巧的提高,以及体验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
当受表现目标激励的人表现不好时,他们往往认为那是自己的错误并放弃努力。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暂时的失败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而事实上所有人在学习新东西时都会存在这种体验。相反,受掌握目标激励的人会把失败和批评视为进步的有效资源,因为他们明白学习新东西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参与进来|构造或重新构造你的目标
正如文中指出的,人们有时构建的目标是模糊的、不现实的,或者消极的。思考两个你想达成的目标,可能是提高学习效率,改进与家庭成员的沟通,解决夫妻感情问题,或者让自己的身材更棒。现在将你的两个目标分成不同的阶段,使它变得:第一,具体;第二, 具有挑战性但可以实现;第三,接近性的而不是回避性的。以这种方式构建目标如何它们的动机呢?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选择表现目标,而有的孩子选择掌握目标呢?一项研究调查了128名五年级孩子独立解决谜题的情况。
实验者记录下孩子的解题结果,并告诉他们做得非常好,同时给予他们下面两种评价之一:一个是称赞他们的能力(“能应对这些问题,你一定很聪明!”),另一个是称赞他们的努力(“能应对这些问题,你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然后实验者交给这些孩子更难的题目,并且告诉他们这次他们做得比之前差多了。最后让这些孩子来形容他们更愿意为了什么目标而努力:表现目标(“做不太难的题目,这样我就不会出现很多错误”)或者掌握目标(“我要做能够从中学到很多知识的问题,即使我看起来不很聪明”)。
因天资聪颖而不是因努力工作而受到表扬的孩子容易失去学习的乐趣,并且将关注点转向自己是否表现良好。这些孩子在第二轮答题失败之后,倾向于放弃随后的游戏,他们很少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而且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因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做得好。在因智力受表扬的五年级学生中,将近70%的学生以后会选择表现目标而不是学习目标;因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只有不到10%的学生以后会倾向于选择表现目标。当孩子意识到努力可以使他进步,他就可以再三尝试。这就是掌握知识的关键。正如一个以掌握为导向的孩子所说的那样,“错误是我们的朋友”。
掌握目标是强烈而有效的内部动机,它可以存在于任何教育水平,可以贯穿一生。与那些只想获得学位和“饭票”的学生相比,欲在新领域里掌握知识的在校生会选择更具有挑战性的学科,更能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更善于采用更深奥、更精细的学习策略,并能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然而,我们仍要注意避免将理论过度简化。对于那些有志于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伟大的科学家或音乐家的人来说,表现目标和掌握目标往往会共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