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ACC/AHA 2017指南的1期高血压 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40%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CVD)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新的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140/90 mmHg降低为130/80 mmHg。中国成年人如果按照这一新的诊断标准接受治疗,有益还是有害,尚不可知。2020年3月,发表在《Eur J Prev Cardiol》杂志上的一项汇总的前瞻性队列分析,在中国人群中考察了,按照新的诊断标准的1期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是否增加。
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不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CVD死亡和生命损失的主要原因。其中缺血性心脏病(IHD)和脑血管疾病(CBVD)则是CVD死亡的主要原因。
2017年,ACC/AHA发布了新的高血压指南,将血压分为四组,即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血压升高(收缩压120~129mmHg,舒张压<80mmHg)、1期高血压(SBP 130~139 mmHg或DBP 80~89 mmHg)、2期高血压(SBP/DBP≥140/90 mmHg),高血压阈值低于第八届联合全国委员会(JNC-8)5或中国指南6(SBP/DBP 140/90 mmHg)所规定的阈值。
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美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基于JNC-8指南为49.7%,基于2017年ACC/AHA指南则直接上升到63.0%,在中国45~75岁的成年人中,患病率则从38.0%上升到55.0%。因人群庞大,降低中国人群的高血压定义标准,将给基层医疗体系高血压的管理和治疗带来更大的负担。
此外,标准改变对预防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否有益,我们知之甚少。一项纳入55163名受试者的Meta分析指出,新定义的1期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期间疗效和安全性达到了最佳平衡,证实了新指南建议的合理性。针对新加坡华人的一项研究表明,除没有心血管疾病的65岁以下人群,新定义的1期高血压与CVD死亡率增加无关。
然而,很少有研究专门探讨新的高血压分类对中国人群全因和CVD死亡的影响。
发表在《Eur J Prev Cardiol》上的该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在来自三个前瞻性队列的154407名中国成人中,考察了新定义的1期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
纳入的受试者,基线及随访时测量了血压,并通过链接到医疗保险系统或生命统计登记跟踪了死亡事件。采用Cox回归模型估计危险比(HRs)和95%置信区间(CIs)。
在共计1718089人-年的随访期间,记录了14692例死亡,包括5086例心血管死亡(1277例缺血性心脏病死亡,2509例脑血管疾病死亡)。
与正常血压(SBP/DBP<120/80 mmHg)相比,新定义的1期高血压(SBP/DBP 130~139/80~89 mmHg)与心血管死亡率升高相关(HR 1.40,95% CI 1.16~1.69;缺血性心脏病死亡:HR 1.36,95% CI 1.12~1.65;脑血管疾病死亡:HR 1.53,95% CI 1.18~2.00),但不包括全因死亡(HR 1.04,95% CI 0.89~1.21)。
2期高血压(SBP/DBP≥140/90 mmHg)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显著增加相关,而血压升高(SBP 120~129 mmHg及DBP<80 mmHg)与全因死亡率无相关性。与对照相比,这种关联在年龄65岁以下的成年人和没有CVD的成年人中更强烈(P异质性<0.05)。
因此,在这项研究中,在中国人群中,新定义的1期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特别是在年轻和没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中。
随着2017年ACC/AHA指南的实施,毫无疑问,高血压的患病率将大幅增加。
上海女性健康研究(SWHS)研究显示,新定义的1期高血压130~139 mmHg,全因或冠心病死亡风险没有增加,但卒中死亡风险增加。
在这一超过150000名中国成年人的三个前瞻性队列中,研究者发现2017年ACC/AHA指南新定义的1期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增加相关。
因此,对于65岁以下的个体和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个体,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家庭血压监测、生活方式改变等)使血压低于130/80 mmHg,可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佳方法。
(选题审校:苏珊 编辑:余霞霞)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
Eur J Prev Cardiol. 2020 Mar;27(4):345-354.
Associations of blood pressure categories defined by 2017 ACC/AHA guidelines with mortality in China: Pooled results from three prospective cohorts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28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