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的三个特点:入静、呼吸、放松

站桩的第一个特点是思想入静

人说万念皆空什么也不想是为静,在站桩角度上讲不是这样。相对论告诉我们,思想入静是相对而非绝对的,真要啥也不想,拳论上还要意念活动干什么?置身于淋浴假设、自我放大、鸟语花香、高山大海、白云草场等等意念活动的环境里,站桩爱好者都是为了入静。可见入静是有条件的,不是单一的、强制性的。但是种种假想的意念活动,其掌握尺度要适宜,轻则不起作用,重则容易引起大脑兴奋,达不到入静目的。

静,能够降低大脑耗氧量。当大脑考虑问题极度活跃甚至焦虑的时候,氧血营养大部分都会供给大脑细胞,相应人体其它器官得到的就少了,难免造成周身营养补充的失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周身各处均衡得到氧血供给,就应学会合理的入静。如果强制性入静,这种极想入静的信号难免令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就像入睡一样,越想睡越睡不着,越想静越静不下来。

站桩,应该自然入静,利用假想的种种意念活动如前面提到的置身于温泉淋浴、自我放大、鸟语花香、高山大海、白云草场等假设环境中。让大脑得到休息,不知不觉地静下来。这样才能把大脑的耗氧量降到最低,全身器官才能均衡得到氧血供应。为什么站桩能有效治疗失眠呢?人的中枢神经有三种状态,清醒状态、睡眠状态、练功者的轻度抑制状态,站桩入静属于最后一种。

这种大脑轻度抑制状态,是靠意想身处大自然令人内心愉悦的环境中,尽量减少人的思虑活动而产生的,绝非啥也不想的入静。通过这样的锻炼,一般在两三个月后,失眠患者都能得到明显缓解。所以,运动的第一要旨就是减少大脑的耗氧量。

好的运动在于让人锻炼中休息,休息中锻炼,不费脑细胞,不消耗体力,遵循人体本身的自然规律,让人的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不要把运动搞得神秘而复杂,大成拳站桩就是这样一种运动。

站桩的第二个特点是自然呼吸

呼吸,与生俱来;但是,婴儿的呼吸与成年人的呼吸是不一样的。观察婴儿的睡眠,其呼吸尤以腹部起伏为特点,而成人则以肺部起伏为主。也就是说,成年人由于剧烈运动或者长期的生活习惯,所形成的以肺部起伏为特点的呼吸方式,其吸气时肺脏下端的横膈肌是向上收缩的,随之必然产生肺活量的缩小,周身氧血量供应不足,不利于养生。

大成拳讲:“返婴寻天籁,功到自然成”。运动中怎样增大肺活量呢?要像婴儿学习,返先天寻天籁,重返腹式呼吸。因为这种呼吸方式以腹部起伏为主,吸气时横膈肌下降,呼气则横膈肌回升,能够明显加大肺活量,使呼吸更加深长。惟其腹式呼吸,才能功臻“胸空腹实,力由脊发”,此养生、技击之不二法门。

养生桩的呼吸调理,还体现在控制呼吸次数。如果不练功的时候,一分钟之内是12次呼吸,那么站桩练功时,其呼吸次数应该减到8个左右,这就能达到拳论所要求的呼吸深长。现代体育绝大多数项目,其新陈代谢是靠加快呼吸次数来维持的,否则体内氧气就不够,随之就是心跳加速,心肺负担增加。

站桩锻炼的优越性就在于,锻炼者既加快了体内新陈代谢,又没增加心肺负担。练功的人都有体会,站桩越久,身上出的汗越多,心跳呼吸仍然是平稳的,甚至呼吸运动比平时更加深长,具体表现站桩者在单位时间内的呼吸次数大大少于常人,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老祖先对于人类体育锻炼的重大贡献。

粗者为气,细者为息。站桩时不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能听到呼吸声,说明你的呼吸不够平稳,不够深长,心没有静下来,身上没有松下来。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呼吸、放松、入静都连着呢,不能孤立视之。

站桩的第三个特点是放松

解释“放松”,看似容易其实很难,难就难在其全部都是有条件的、合理的放松。有的人站桩经常昏昏欲睡,显然这是追求单一片面的放松所致,松过头了。那么怎么才算不过头?这个放松,要依托三个必要条件:

(1)、合理桩架条件下的放松;

(2)、肢体梢节微微撑紧条件下的放松;

(3)、自身与外界建立意识上呼应关系条件下的放松。

先说合理桩架条件下的放松。我们知道,武术起源于实战,后来服务于养生,所以武术强调的放松,必然是有实战意义的,这就涉及到追求合理的站桩法则,然后再做到如何达到有效放松。

站桩锻炼,要克服两个思想上的误区,一曰昏沉,二曰烦躁,大脑要特别清醒、冷静,时刻检查桩架是否符合要求,身上有没有多余的紧张。

关于放松,举个简单的例子,托一杯水在手中,如果能感到水杯的重量,说明已经放松了,水杯重量的感觉越敏锐,说明放松的就越彻底,站桩的放松也是这个道理。读者不妨以此类推,把体验水杯的重量改为站桩中体验自身的体重,也是一种放松手段。

当身体放松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会感到自身很沉,拳法上管这叫“身如灌铅”。从养生角度说,大成拳站桩的放松,遵循的是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理。锻炼正确,能够打开体内血管的微循环,在不影响心跳呼吸的前提下,实现新陈代谢加快,氧血滋养全身,消除疾病隐患的目的。

(0)

相关推荐

  • 话说站桩的静力训练

    由于传承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站桩的手发胀.身上发热是整体放松.意念引导的结果,仅靠这个是不够的. 首先,站桩是一门运动,离不开紧,但怎么紧?众说纷纭. 周身气血的催动,必然离不开静力运动,这是站桩的特 ...

  • 站桩,头顶着天,脚踏地,呼吸不用刻意,重要的是全身放松,听凌云讲

    站桩,头顶着天,脚踏地,呼吸不用刻意,重要的是全身放松,听凌云讲

  • 【加精推荐】站桩行拳调息的秘密:如何掌握站桩的三种呼吸要领

    很久以来,我就想把练习拳的道理写出来,供诸位同好作为研究内家拳的基础.但是,始终鼓不起勇气执笔.因为我们人类的身体结构极其复杂,就算练了几十年拳术,所能体会.领悟的也是极为有限的.以有限的认识去揭示极 ...

  • 弄清站桩的三个误区、两个难点、一个问题,明明白白练桩功

    站桩方面.对于初学者来说,站桩通常有三个误区.两个难点.一个问题. 首先,一个误区就是"越低越好,越久越好",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个人理解,对于太极拳来说,站桩的一个目的就是放松, ...

  • 站桩功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放松?

    大国崛起 民风尚武  炼拳纪与修行手札 习站桩多年,近日刚刚明白站桩放松的问题,今将所得所悟记录于此,以作存照.------应无所住 站桩放松的问题,今世有各种版本的说法,查芗老<意拳正轨> ...

  • 站桩的根本在于“内圈”的放松

    外圈的松就是懈,外圈属于实.属于阳,是不能懈的,内圈的松叫虚,虚是整劲的母体,有了虚才有实劲的产生,才有实劲的用.实劲属于明劲道,属于外圈.真正的功夫在于内圈,内圈表现出来的是含.是养.是整体.是根本 ...

  • 站桩的根本在于内圈的放松

    外圈的松就是懈,外圈属于实.属于阳,是不能懈的,内圈的松叫虚,虚是整劲的母体,有了虚才有实劲的产生,才有实劲的用. 实劲属于明劲道,属于外圈.真正的功夫在于内圈,内圈表现出来的是含.是养.是整体.是根 ...

  • 瑜伽不是凹体位拼命,而是学会呼吸放松......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每天都处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紧张是常见的身体状态.每天有无数个欲望纠结和烦恼启动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素飙升的原始fight or flight - 打或逃机制时候随时处于活跃 ...

  • 站桩功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放松

    站桩放松的问题,今世有各种版本的说法,查芗老<意拳正轨>"桩法换劲"一篇对站桩的要求,并抄录于此:"-- 夫桩法之学,最忌身心用力,用力则气滞,气滞则意停,意 ...

  • [转载]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论站桩的三种境界

    原文地址: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论站桩的三种境界作者:意拳廉花 清末学者王国维先生尝谓:凡成事者皆须经历三种境界,一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曰:众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