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云:拳拳父母心
拳拳父母心
江苏 李竹云
在安徽一城郊的公交车站点,偶遇一位阿姨挑着扁担,一头是一桶有百十个鸡蛋,一头是两只老母鸡还有其它。好奇得知,是自家散养了土鸡,攒下的鸡蛋送给城里工作的儿女,顺便带两只鸡给孙辈们补补营养。
感慨!喂养的鸡,收集的蛋,自己不知舍得吃了吗?送给儿女慷慨大方,出手阔绰。不在乎肩上的负重和坐车的辛苦,儿女孙子能吃上就是快乐!
三门峡火车站候车排队,忽见地下一片湿,一对中年夫妇正在整理他们的手提袋,原来是一小桶羊汤洒了。我随口搭讪,问去哪里?语聊中获知他们孩子在上海,想吃家乡的羊肉泡馍,就买了一小桶原汁原味的羊汤,又带了饼子和香菜、葱花、辣椒辅料,一起带到上海。
感动!孩子的味觉,妈妈永远记在心里,不论再远,只要有念想,能满足就尽力而为。
回到老家,一日去乡里快递驿站邮寄东西,见一对老年夫妻带了一大袋豆角、丝瓜还有茄子,另加十多瓶水,正在和老板商量包装。我很纳闷,这也是要邮寄吗?往哪寄?脑海中首先就想到这要多少快递费呀!和老俩口家常聊起,果真让我吃惊。
“你们要邮寄菜吗?”
“是的。”
“往哪邮?”
“北京,给儿子寄。”
“你咋寄这些菜呢,快递费很贵的哦!”
“没关系,菜是我们老两口种的,绝对绿色环保,没有任何化肥,儿子在外吃不到!”老太太心疼地说道。
“怎么还寄水?”
“是我熬的丝瓜水,喝了美容,给儿媳妇的!”老太太一脸自豪。
十几瓶的自制水和一大包的绿色菜打包两箱,过称付款,老两口满心欢喜,快递费在所不惜。
感触!天下父母心,儿女再大,生活再好,永远是牵挂。
我年近八十的老父母,千里迢迢坐火车从山西来江苏看我,一路同行的列车员送出车厢,见到门口接站的我,第一句话就是:“你老父母给你带了好多东西呢!”再看父母手里提的大包小包,真够沉。我直埋怨,“多远的路呀,还要倒车,难得来一趟,带这么多东西,这么大年纪了,多累呀!”
“还好,你妹送我到车站,上车后列车员帮我们!”母亲边回答我边感谢列车员。
看着老父母累的,有点心疼,到家后,我的埋怨还在继续。父亲稍作休息就打开了几个包,母亲在一旁念叨,说没带什么。可是一袋袋掏出一件件说明,就让我眼花缭乱——绿豆、红豆、豇豆、花生、芝麻、核桃、苞米茬子、晒干的香椿,自家做的粉条就有一大编织袋,父母说不加任何添加剂,甚至还带了两个大红薯,非要说让我尝尝他们收获的新红薯。看着满是他们辛苦自产自种的特产,我高兴感慨之余,半开玩笑说:“爸妈来女儿家还带着干粮呢!”俩老人还是笑笑说没带什么。他们真像是搬运工,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都给我带点。忽然看到一塑料袋里的干柴棒,原来是母亲把她在清明节前一天挖的一种植物晒干,截断后给我带来了,说用沸水煮好后泡脚,可以驱寒防病,因为她知道我有腿酸的毛病,每年挖的都会为我留点,不管啥时回去都会让我泡泡脚。
感叹!儿女在外,物质再丰富,他们的惦记还是永远不会怠慢,尽其所有给儿女是最开心的。
父母的的情怀无时无刻不融入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小时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伴儿女成长。长大成家,是不在身边的牵肠挂肚,再大也走不出父母的视线。丝丝白发儿女债,拳拳之心父母情。(图片来自网络)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李竹云,居住江苏省,八十年代大学毕业从教,现已退休,写作是爱好,散文、随笔散见报纸、杂志、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