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74患难见真情

NO.174

可以这么说,此时的吐蕃和党项就是随时都可能爆发的山洪,随时都可能给位于长安的唐朝朝廷带来灭顶之灾!

这一点,很多朝臣都意识到了。

郭子仪就曾多次进言:吐蕃、党项千万不可忽视,应加强西北边防,早做防备。

这个道理,李豫当然不会不明白。

他知道,如今长安西面的防务就如深秋枝头上摇摇欲坠的黄叶般脆弱——根本经不起风雨,万一吐蕃人在此时趁虚而入,直捣长安,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这让他感到寝食难安。

何以解忧?

唯有迅速消灭史朝义,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平叛战事!

只要能尽快平定叛乱,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他都在所不惜!

因为他实在是拖不起了。

再拖下去,财政会越来越难以负担,百姓会越来越难以承受,类似袁晁这样的起义会越来越频繁;

再拖下去,西面的吐蕃和党项会越来越猖狂,长安面临的形势也会越来越危险……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为了迅速瓦解叛军的抵抗意志,以便早日取得最后的胜利,李豫决定不仅不追究叛军投诚人员的任何责任,还让他们依旧官居原职。

就这样,那些原先叛军的大将摇身一变,一下子又成了大唐的封疆大吏!

部队还是原来那支部队,地盘还是原来那块地盘,端夜壶的勤务兵也还是原来那个端夜壶的勤务兵,除了城头上的旗帜从“燕”变成了“唐”,其他什么都没有变!

应该说,这一政策也确实达到了李豫预想中的效果。

而在那些本来就对史朝义缺乏忠诚度的叛军将领看来,既然自己的既得利益完全能得到保障,做史家的臣子和做李家的臣子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此时正陪伴在史朝义身边的叛军大将田承嗣也动心了。

与大多数叛军将领不同,田承嗣是汉人,其祖父、父亲皆以豪侠闻名乡里,他也继承了祖上的好斗基因,在安禄山麾下素以骁勇善战而著称。

安禄山起兵时,他曾出任先锋攻克洛阳,后来史思明再陷洛阳,他依旧还是先锋,由此可见他在叛军中的地位!

这段时间,史朝义一路从卫州(今河南卫辉)败退到莫州(今河北任丘),惶惶如丧家之犬,只有田承嗣还一直跟随在他的左右。

在莫州,杀红了眼的史朝义本打算再次与唐军追兵决一死战。

田承嗣劝谏说:陛下不如先返回范阳(今北京),征调李怀仙那里的五万人,再回来与唐军决战。臣愿意留在莫州冒死抵挡,以确保陛下的安全。

史朝义感激涕零,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率五千人北走范阳,把家小都留在了莫州。

临行前,他紧紧地握住田承嗣的手说:我阖家百口,都托付给你了。

田承嗣流着眼泪向他保证:臣就算肝脑涂地,也一定不辱使命!

史朝义也很感动: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

确实是患难见真情——史朝义半夜刚离开,第二天一早田承嗣就献出莫州,投降了唐军。

史朝义的母亲、妻儿,统统都成了他献给朝廷的见面礼。

之后仆固玚等人又顺着田承嗣的指引,率唐军轻骑继续追击史朝义。

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付出了部下折损大半的惨重代价后,史朝义最后总算是摆脱了唐军的围追堵截,于傍晚时分来到了范阳城外。

留守范阳的,是史朝义亲自提拔的叛军新锐将领李怀仙。

史朝义本来以为,自己对李怀仙恩重如山,李怀仙的忠心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可这次他又错了。

你对他好,并不代表他就一定会对你好——这就好比我们花了很多钱在脸上护肤,可往往身上任何一处皮肤都要比脸上的皮肤好一样。

(0)

相关推荐

  • 赫赫有名的大唐名将,深得唐玄宗赏识,最后却兵败降敌不得善终

    中学时代学习杜甫的<石壕吏>,因此知道诗人还有<新安吏>和<潼关吏>,便又顺便读之. 很多年后,除了<石壕吏>,<新安吏>只记得其中一联&q ...

  •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第一良将李晟,百战百胜无一败绩,第二个郭子仪

    中唐第一良将非李晟莫属.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进入一个多事之秋,最屈辱的国都六失.天子九逃中的前三次都发生在这段时间,而且这三次都被唐德宗赶上了,第三次甚至是因为唐德宗自己错误决策造成的. 前两次收复长安 ...

  • 低调的大唐名将李晟,武比秦叔宝,智如郭子仪,曾为大唐独撑危局

    低调的大唐名将李晟,武比秦叔宝,智如郭子仪,曾为大唐独撑危局 原创2021-09-01 22:54·文刀木公 气势恢宏的大唐时代,曾涌现出无数彪炳史册的武将,他们活跃在大唐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运筹帷幄, ...

  • 哥舒翰:威震青藏的大唐名将,为何晚节不保,投降了安史叛军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天宝十五年(756年),唐将哥舒翰率二十多万大军出潼关迎击不到一万的安史叛军,双方在灵宝-潼关大战.结果唐军惨败,丢失潼关,哥舒翰 ...

  • 216篇:一人一马定天下,大唐再出一奇迹

    本文合计32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我国的古代历史,一点一滴地书写下来. <隋唐300年>第216篇 一人一马定天下,大唐再 ...

  • 安史之乱后河北三镇横空出世

    这场安史之乱打了八年,这仗打的就跟闹着玩似的,唐朝名义上胜利了,却是最大的失败者. 安史之乱说简单点就是:唐朝这边,失了地(西部的土地包括收费站全让吐蕃给顺走了,北部的回纥没事还在大唐头上蹬两脚,就连 ...

  • 唐朝中后期,从大唐名将曲环看“忠武军”的崛起

    曲环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陕州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人.曲环起家在陇右地区,开始了一生戎马生涯,曲环父亲曲彬,在陇右地区(治所在青海乐都县)军中为官,长期戍边在陇右地区.历史上还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2刚正不阿

    NO.192 太尉是最高级别的荣誉官衔,中书令是最高等级的行政职务,郡王是臣子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还有什么头衔比太尉.中书令.郡王还要尊贵呢? 李豫用堪比爱迪生试验电灯灯丝材料的钻研精神刻苦钻研了好长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1哀莫大于心不死

    NO.191 当然,仆固怀恩也知道,要与强大的唐朝为敌,靠他自己那点人手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一回到灵武,他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与回纥以及吐蕃联系,提出的条件也非常优厚:只要你们肯发兵助我攻打唐朝,所有的城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0死也不回头

    NO.190 仆固怀恩离开后,原本驻于沁州(今山西沁源)的朔方军将领张维岳第一时间就领兵赶赴汾州,接管了仆固怀恩留下的部队,控制住了汾州的局势. 随后他又除掉焦晖.白玉等兵变将领,将诛杀仆固玚的功劳据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3 无中生有

    NO.183 公元763年十月九日,吐蕃大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安. 如王献忠所料,他们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伪政权. 由于当时唐朝宗室大多已逃之夭夭,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与皇帝关系不是很近的人选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3 卷土重来

    NO.193 白孝德本打算派数十名将士与段秀实同去,段秀实摆摆手拒绝了:用不着. 最终他只带了一个瘸腿的老兵跟他一起去. 两人刚到郭晞的军营门口,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就杀气腾腾地冲了出来. 面对山呼海啸般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5 偏向虎山行

    NO.195 此人姓刘,名叫--非常遗憾,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当时在朝中担任给事中. 他厉声质问鱼朝恩说:敕使(当时对宦官的统称)是要造反吗?现在京城周围大军云集,您不想着抵御敌寇,却要裹胁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9 一条道走到黑

    NO.189 仆固玚的死,对仆固怀恩触动很大. 他终于无奈地意识到,朔方军的将士,尤其是其中的大多数汉人与自己并不是一条心,想要凭借这些人来与朝廷对抗,简直比想要凭借"网络刷单一单一结足不出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88 冲动的惩罚

    NO.188 仆固怀恩先是收买了辛云京的部将李竭诚,企图让他暗算辛云京. 不料警惕性极高的辛云京提前察觉到了李竭诚的阴谋,将李竭诚处死. 暗的不行,那就只能来明的了. 仆固怀恩干脆不再遮遮掩掩,明目张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97 单骑退回纥

    NO.197 于是郭子仪把话锋一转,接着又说道:吐蕃人凶残无道,趁我国内乱之际,不顾舅甥之亲(唐中宗李显曾将养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和亲,唐玄宗李隆基与金城公主算是堂兄妹,也便成了吐蕃赞普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