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潮州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环城东路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的交通要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潮州湘桥开元寺东北520米。
潮州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中国桥梁史上的孤例,古人有“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之说。 潮州广济桥桥全长约520米,现存古桥墩21座。广济桥每跨均架四条巨大石梁,最大的长约15米,宽1米,厚1.2米,重约50吨。桥上形式各异的楼台亭阁是该桥的一大奇观,因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潮州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初为浮桥,后自东、西两岸向江心逐墩修筑,至绍定元年(1228),东段建成13墩,西段建成10墩,历57年之久。江心一段89米因水流湍急,建墩不成,仍以24只船连结为浮桥。明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修桥工程,在桥上修筑楼阁12座,桥屋126间,并统一名称为“广济桥”。正德八年(1513),知府谭伦增筑一墩,嘉靖九年,减船六只,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洪水,东墩鉎牛坠入江中。故有民谣云:“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