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才华横溢的脑瘫女,酿造出一坛催人泪下的酒

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看待这部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我看完之后是默默流泪了。当然,不完全是同情,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感慨,在这摇摇晃晃的人间,有一位如此正能量的女孩,然而,波折之中还有波折,可以称得上是励志中的励志,这是山沟沟里飞出一只高唱“女权”的凤凰,先天残疾没有削减她的锐气,反而给了她执着追求爱和性的胆气。她值得我们认识与称道,因为她敢于跟桎梏中国五千年的旧思想抗衡,因为她敢于坚持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呼唤。这也是她为很多人酿造出的一坛催人泪下的酒,没有刻意煽情,却更能催泪。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

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中,余秀华怕风怕水,怕六十岁还没跟尹世平离婚,怕被命运甩下来粉身碎骨;她又不怕脑瘫不怕蜚语,不怕被说成荡妇,不怕背负义无反顾凋残的孤独。她是渔网网住的小鱼,婚姻是网兜,困住她扯淡的人生;她是荷叶的一尾游鱼,诗歌是空气,让她不至于窒息。不得不说,导演选余秀华这个题材,就等于拿到一张致胜王牌了。什么表现手法,什么剪辑技巧,在余秀华耀眼的个人形象下都变成了小儿科。

余秀华太纯粹鲜活了,泼辣热情得像一盆开水,恨不得从大屏幕里泼出来。办完离婚后的交谈及搀扶走夜路的情节挺动人的,没了婚姻束缚的两个人反而亲近了好多。范俭是少有的在纪录片中有如此生动的电影语言的导演。余秀华在他的镜头前展现出了自己的不同面,一会儿是那么幽默、一会儿又是如此无助,一会儿渴望爱情、一会儿又是孤单、凄凉。有很多人看余秀华带着一种健全人对残疾人的俯视,其实不得不说余秀华比你我、比大部分人都活得更明白。

作为一部纪录片,拍出了诗性,也把现实的荒谬剥了个透。让人眼前一亮的摄影和光色,真实、丰富而立体的女诗人形象,一如诗人自己的界定,拒绝标签化的设定与表达。成名后的种种光环与自己的真实生活之间始终隔离,而诗歌正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钥匙。纵然无望,依旧用力生活,很像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结尾处的呐喊。

都说“诗人不幸文章幸”,“最好的诗歌是纯粹的眼泪”,诗歌帮她缓解了现实的痛苦,但我想倘若在人世的幸福和泣血的诗歌之间,她一定会选择后者。残疾将她囚禁在这具肉体中,她所祈求的切肤之爱才迟迟难以到来。如果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看到了她灵魂里的鲜活果敢,也看到了她挣扎在生活泥潭时的混沌。感觉导演的镜头还是有倾向性,以及为什么儿子这条线(余作为母亲的形象)被完全忽视了。

由于余秀华残疾人的身份,她又敢于成名后和丈夫离婚,正是这种矛盾让余秀华这个人物有血有肉,也是这部纪录片好看的地方。其实,余秀华身上混合的各种矛盾和奇异的天赋让她只要出现就会具有可看性。而作为纪录片,不论是选取的视角还是讲述的故事,其实都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或许只有一部纪录片的长度,才能展现一个人领奖台背后的生活,研讨会上的冷静,家庭的戏剧冲突,鸡毛蒜皮的窝囊气,以及一个人的孤独与豁达。

我以为,余秀华这样的诗人直接体现了诗歌(作为文明的诗歌)的教化作用,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典教育在当代的回响,是一种真正的中国文化特色(西方国家现在还会有写诗的农民、工人吗?)。在他们(包括那些“打工诗人”)身上,诗歌仍然在起着宗教般的支撑和提升作用。这一点大概是被那些从技巧层面指责余秀华诗歌不足的诗人所忽略的。

很多人都说,去掉“写性的农村脑瘫女诗人”的标签后,仍是一个活得比大多数人都明白、想象力和反应力都超越常人的人。一个乐观的理想主义者,独一无二的余秀华。余秀华的魅力不仅仅是遣词造句上的才气,更神奇的是她的价值观世界观远远超脱了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无关乎乐观和坚强,那是更触及事物本质的东西,是一种不自知的超然,是一颗残疾的身躯也无法禁锢的自由灵魂。

对这部电影来说,倾注的感情,早以超越了电影本身。诗句和各种角度的原风景放在一起,十分搭配。风趣与感动并存,更多是因为被风趣的精神感动。余秀华真是一个骨子里透着光的女人,还酿造出了一坛催人泪下的酒。那股生命力和精神力,纯粹而真实。希望我们都能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里坚强地生存,骄傲地绽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