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羌活汤,治疗外感风寒湿证,内有蕴热证
组成:羌活9克,防风9克,苍术9克,细辛3克,川芎6克,白芷6克,生地6克,黄芩6克,炙甘草6克。
功能:解表散寒,祛风除湿,宣痹止痛,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证,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
用法:水煎,温服。禁生冷、黏滑、酒肉。
出处:出自元代王好古的《此事难知》。
制方要义:
外感风寒湿,邪客肌表,腠理闭塞;经络关节阻滞,气血不畅,则见寒热无汗,头身疼痛,或肢节酸楚;如若素体阳旺之人,邪郁不解则易化热入里,而见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等里热之象。寒湿在表,治宜辛温发散、通络止痛。但湿性黏着,发汗不宜峻猛,以免正伤而湿不能尽去;对于素体阳旺的患者,治宜温散又不能太过,以免助热伤津。
方中羌活辛温,主入太阳,发散风寒湿邪畅肌表,通利关节而止痹痛;防风、细辛、苍术以加强羌活祛风、散寒、除湿之力。白芷主入阳明,祛风散寒止疼痛;川芎主入少阳,祛风活血畅经络。黄芩清热燥湿、生地凉血生津,两味合清里热,兼制诸药辛温燥烈之伤津;炙甘草和中调药。全方诸药相伍,具有祛风散寒除湿、宣痹通络止通、散邪清热和表里等功效。
效用特点:
本方为“外感风寒湿证”的要方,以苦辛温燥升散药与苦寒、甘寒清热药味的配伍为特点。其解表清里,但以解表为主,辛温发散而不助热伤津;发汗之力较缓,长于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宣痹止痛;用药多经兼顾,如方中羌活主太阳,白芷主阳明,川芎主少阳、苍术主太阴、细辛主少阴、防风兼入厥阴,所谓“药备六经”,有分经合治之妙。
临床应用:
本方“药备六经,通治四时,用者当随证加减,不可执一。”(《医方集解》)虽然本方具有上述诸多特点,且临证适宜的加减可以增强本方的适应症,不过从其方药配伍的特点来看,四时感冒属于风热或风寒不夹湿者本方并不适宜,而临床外感风寒湿证未必兼有内热,此时方中的寒凉配伍则未必恰当。
用方原理:
风寒湿邪侵犯人体,最易客于肌腠经络关节而致气血郁滞,常以痛痒为主症。本方则以良好的通散止痛、抗敏止痒为效用特点,现代临床最多用于肌腠经络关节病变以痛、痒为主症的相关病证,如感冒、急性荨麻疹、急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鼻炎、偏头痛等病。
临证运用经验:
1、方内药味用量调整:
①根据风寒湿热之侧重,调整方中药物用量:
如风邪为甚见疼痛游走则重用防风。
寒邪为甚见疼痛明显则重用细辛。
湿邪为甚见重痛酸楚则重用苍术。
无里热去黄芩或生地。
②根据邪犯经络之偏颇,后头痛牵连颈项重用羌活,前额痛甚重用白芷,头顶或两侧头痛重用川芎。
2、随病证加减:
①感冒身痛鼻塞加生姜、葱白(偏寒)或一枝黄花、菊花(郁热);
②风湿郁表的急性荨麻疹见皮肤瘙痒加地肤子、紫背浮萍或蝉蜕、牛蒡子或白鲜皮、徐长卿;湿疹加苡仁、土茯苓。
③风湿性的关节肌肉痛可根据风寒湿邪的偏重,分别选加海风藤、络石藤、秦艽(风盛)或威灵仙、千年健、制川乌(寒重)或防己、海桐皮、油松节(湿甚);
营血虚滞加当归、白芍;
气虚卫弱加黄芪、白术;
络脉瘀阻加路路通、地龙、炙乌梢蛇;
根据痛位上下,上肢痛加桑枝、桂枝,
颈项痛加葛根、片姜黄,
腰脊痛加狗脊、制苍耳子,
下肢痛加牛膝、独活。
④偏头疼偏于风邪加蔓荆子、天麻或白附子,偏于寒邪加藁本、吴茱萸,偏于湿邪加土茯苓、天南星;颊肿牙痛属于风湿郁热者可加石膏、升麻。
⑤风湿阻窍之鼻炎头痛加制苍耳子、薄荷、鱼腥草、菖蒲等。
本方使用以风寒湿邪外客肌表及经络关节证者为宜,常以寒热无汗,头身疼痛、肢节酸楚,舌白、脉浮或紧为主要依据。需要注意的是,本方究属辛温解表剂,药性偏于辛散温燥,阴虚内热伴有舌红苔少者不宜使用。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09 年第 305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