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江口行舟(二首)
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在福建龙溪城外毓秀峰下的一个小馆舍中出生,当时窗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屋内灯火昏暗,婴儿呱呱坠地。谁也无法猜到,就是这样一个十分弱小的生灵,竟然影响了后世几百年。
朱熹13岁丧父,靠父亲的朋友接济才逐渐长大。不过他非常懂事,也自小勤奋,19岁就中了进士。后来他师从李侗学习理学,从此自己的学业就如鸢飞鱼跃,开始了全新的征程。
不过没有谁可以一帆风顺,才子有一次也碰到了麻烦,但是他却愈挫愈勇,终于成就一番伟业。下面介绍朱熹的两首绝句,秀美如画,更彰显出豪迈襟怀。
水口行舟二首(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南宋庆元元年,韩侂胄担任太师,他极力禁绝朱熹理学,并贬谪以宗室赵汝愚为代表的大臣。朱熹为了避难,只好从闽北南下古田的闽关,宋代曾在此设置水口寨,乃水陆交通要道,这首诗就创作于水口。
时值初春,诗人清晨醒来,感觉寒气逼人,令他忽然想起昨夜赶路的情景。“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一叶扁舟冒雨夜行,他穿着蓑衣独立船头,可是夜色笼罩,眼前一片漆黑,诗人觉得索然无趣,只好回到舱中闷头酣睡。
此时他非常好奇,昨晚当他沉沉入睡之后,到底满江的风浪如何?晚上错过了沿途的很多风景,诗人一大早就起床,希望可以弥补一下。“夜如何”三字,留下了悬念,也很好地为后文蓄势。
后两句就展现了诗人愉悦之情,“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他赶快卷起篷窗,又急切地往外看,不想再错过更多的丽景,等到窗户打开,涌入眼帘的两岸景色还和昨天相似,依然是满目青山绿树。
“依旧”二字,看似平淡,却彰显出作者迷恋于青山绿水,也喜爱清新明朗的大自然,终于可以从抑郁的心境中走出,更表达了一种深意:任凭狂风暴雨如何肆虐,只要处变不惊,浩气长存,大自然也绝对不会辜负人们的一番深情和期待。
水口行舟二首(其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经过一夜的休息,加上雨后初霁、天朗气清,作者精神振奋,笔端也显得轻松灵动。诗人一边欣赏岸边的风景,一边脱口而出,“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苍翠的青山包夹着两岸,郁郁葱葱、丛峦起伏;绿水静流、悄然无声,仿佛也怕打搅诗人的构思。“去无声”三字,以静写动,不仅可以想象出流水潺潺的景象,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思绪万千的状态。
最后两句更是意境深邃,“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诗人正陶醉于青山碧水之间,也暂时忘记了烦忧和愁闷,忽然一叶轻舟闯入视线,冲破清晨的薄雾,也打破了眼前的岑寂。而此时远处的山谷中又传来杜鹃的欢叫声,令人更加流连忘返。
作者以景语结束全篇,不提一字欢愉,但喜悦之情早已溢于言表。同时“烟波一棹”也设计很精巧,既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理,也令人体会到诗人一定在羡慕这里的居民,可以远离尘嚣、很少烦恼;“相对鸣”三字,更委婉地道出了诗人感慨自己羁旅漂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朱熹的这两首绝句清词丽句,秀美如画。描写江上景致,前一首诗用“夜如何”三字发问,用“试卷、依旧”作答,表现雨后情景,微妙入神。同时作者又寓情于景、寓理于趣,令人读后启迪深刻。
后一首诗描写山水无声、杜鹃酬答,一静一动、相映成趣。烟波一棹,更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显出极其优美的境界,更彰显出诗人不惧艰难的豪迈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