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散文天地 · 张玉国作品‖总第1045期
绿染右玉
文/张玉国(山西)
从右玉学习参观回到大同已半月有余,但右玉人在树中、树与人同行的壮丽景观,绿海林涛、紫雾腾腾的绚丽色彩,青山滴翠、碧波涟漪的湖光山色,依然如一幕幕电影画面在我眼前时常浮现。
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北与西北以右长城为界,与内蒙古的凉城、和林格尔县毗邻,东连大同市左云县,南与山阴县、平鲁区接壤。境内四周环山,南高北低,苍头河纵贯南北,自古为我国北方要塞,其因杀虎口、造林绿化而声名远播。
回望历史,右玉自春秋以前一直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占领。三国时,由于连年混战,匈奴侵边,人口流失,这一带成了荒无人烟之地。直到解放前,这里仍然是“十山九秃头,洪水向北流。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秋。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麦菽无收头撞地,饥寒相融口呼天”。民生凋敝由此可见一斑。
上世纪的1949年,在共和国诞生的炮火峰烟中,一个叫张荣怀的年轻人便开始了对右玉前途的思索。“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河”,这难道就是右玉人的生活之地?难道右玉人要祖祖辈辈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从那一天起,张荣怀的足迹踏遍了右玉的大小山头,思索的目光留在了右玉的每一寸土地,当他做出要在右玉这片不毛之地植树造林的决定时,历史就开始了新的书写。从栽第一棵树起,张荣怀咬定荒山,失败了重来,成功了就接着干。因为他知道,只要有了树,地下就有水;只要山绿了,右玉人就有了生存的希望。于是,种树,种树,还是种树,一个迫不及待的任务在这个年轻人手里开始了漫漫60年的马拉松。等到张荣怀做了右玉县的县委书记,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镐和锹,种树成了右玉铺展在山头的蓝图。时间一年一年流逝,张荣怀老了,王矩坤、姚焕半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直干到年轻的县委书记陈小红又扛过前任植树的重担。冬去春来,右玉成了塞上江南,右玉人看到了土地里长出的绿色希望。望见那满山的苍翠,你不要以为大自然如此青睐右玉,给她播撒了绿色的生机。不是的!右玉的树是右玉儿女一棵棵栽出来的,栽了60年,栽了20任县委书记的时光,也栽出了一种属于右玉人的精神和风骨。
初夏,和风习习,右玉南山的沙棘似红玛瑙。悄然间,时间已经在右玉走过了说短也长的60载风雨。往事依稀,但我在右玉绿化造林纪念馆里看到了当年种树人使用过的铁锹、水壶,也感受到了右玉人一代代把树种下去的铮铮铁骨。从当初的种树,到今天的“种”精神,右玉人没有停止对希望的追寻。对普通老百姓来讲,种树就是种希望,对党员干部来讲,铁锹是为官一任的绿色接力棒——要去右玉为官,就得迈好种树这道坎;要想在右玉做好官,就得写好种树这张卷。否则,老百姓不答应,对祖辈也有愧疚。
现在,右玉山绿了,水碧天蓝,但右玉的树一棵没少。有人会问,种那么多树,守着成林的林子,也不砍也不伐,换不来经济效益,图个啥?右玉人告诉你——树在,希望就在;有了希望,右玉的出路天宽地阔。当GDP被人为地抬到了衡量发展的第一指标时,右玉人却把种树牢牢抓在手心,种树成了今后第十九任、第二十任县委书记依然要践行的使命。其实,右玉人不是没有经济头脑:脚下34亿吨的煤储量,满山是沙棘和肥壮的牛羊,可右玉人偏偏不吃子孙的饭,把煤留给后人去采,先将树种好,靠风力发出“绿电”;树木盘根错节,保持水土,右玉的“降水GDP”却翻了一番,“生态化”在右玉有了真正的落实。
在右玉南山公园,一副对联引起我的注意——“清风拨向千山树,细雨弹绿万壑尘”。这“清风”,何尝不是右玉人的风骨?这“细雨”,又何尝不是右玉人洒下的汗水呢?栽了60年的树,右玉人捧回20多个国家级绿化殊荣,换回50%的国土绿化率,拥有了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的实力……60年,右玉人向天喊出了壮志豪情。
在右玉南山览胜,俯视县城满眼凝碧,思绪被带回到右玉人60年前栽树的出发点,也被带进了“右玉精神”锤炼之处的峥嵘岁月。今年,当我心意沉沉地感悟“右玉精神”时,历史也为右玉书写了一部沉甸甸的县志。我清楚地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字眼,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也不是关于“急功近利”;而是爬满了铁锹的锈蚀,长着吃苦耐劳的品性,带血的老茧正酿成一首首关于种树的史诗。如果有滚烫的泪留给右玉,那么,这热泪里一定闪耀着对右玉和右玉人的崇敬。
青山在,人未老,绿色的“右玉精神”惊天动地。
雨夜遐想
时光流逝,一天又一天,走过初夏。雨,悒郁而又固执地倾泻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间不喜欢雨天,我记得自己原来是很喜欢雨天的,常常一个人撑着雨伞漫步在雨中,任凭雨滴洗净铅华、洗刷心灵,之后是一种沐浴后的清爽和舒畅。可最近,可能由于惊天的雷响和连绵的暴雨灾难,总觉得这个雨天有一种忧郁、伤感的味道,把原本晴朗的心情也变为灰色,挥之不去!
傍晚,持续高温几天的大同突然又降下一场大雨。雷声激情荡漾,将窗棂震得乱响,豆大的雨点溅在窗台上,一股带着腥味的湿气扑面而来。室内陡然黯淡了,昏暗的光线使我的发丝不再有光泽。关上电视,打开台灯,我漫不经心地读着一本书,打发着时光。突然一篇《今天,要与往日不同》的文章打动了我。大致意思是:人是自己思想的主宰,要拒绝成为所处环境的牺牲品,不要让红灯、堵塞、拥挤等负面的事情决定自己的心情。今天只有一个,要用孩子般的快乐和巨人般的勇气把握今天,要像对待人生中最后一日对待眼前的今天,趁今天还在我面前,用爱和给予装填他,决不让过去的错误纠缠自己,也决不让过去的失败来压抑自己,让所有的消极念头远远离开,让乐观做我的伴侣,让成功做我的标签。
合上书,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自己最近迷上了独自漫步在无人的街道上,任由思绪飞翔,回忆往事,回忆童年,回忆那一时、那一刻,回忆爱、回忆痛,回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想着想着就不由自主地陷入虚幻的遐想中,迷雾会越来越深,等到迷雾散去却发现思想已处于悬崖的尽头,总也走不出来。有人说,爱回忆说明老了,没有了激情。按说自己也已过了那种无病呻吟、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可是看到灾难,还是会流泪的,看到落叶还是会失落的,看到夕阳还是会伤感的。
我常常把自己的生命状态比作雨季,因为充满了潮湿与迷茫。看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发现自己开始抵触这种比喻,觉得自己是一种心灵的挤压,于是决定要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告诉雨季不再回来。看看5.12汶川大地震后顽强活着的人们,看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遇难者亲属,看到他们因为失去亲人而难过、心碎、憔悴,自己心痛却无能为力。看看他们,明白了人只要活着,就连痛苦都是一种享受。我们有时会觉得生活很不尽如人意,常常感到沮丧、失望,可却从来没有想到,一个“生”字我们就已经承载着命运万分的宠幸了。这些看似艰难、坎坷和负面的事物都是那么珍贵和可爱。
我们清楚,任何事物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云淡风轻,无论碰到多么难熬、痛苦的事情,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无论遇到多么得意、快乐的事情,今天的太阳还是要降落。
珍爱活着,下雨也是美丽的。
【作者简介】张玉国现为大同农村商业银行职工,文学爱好者。
组织架构
首席顾问:谭五昌
顾 问:祁人 大 卫 唐成茂
夏敏 毕福堂 灵岩放歌
霍莹 张火炎 曾春根
主 办:作家 · 新视野杂志社
协 办:山西创奇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社 长:吴光德
副社长:吴 莉 孟宪梅
新媒体网络运营部:孟新龙
新加坡发行组稿站站长:舒然(新加坡)
市场部部长:
傑森(美国) 盧俊(香港)
广告发行部部长:翟換靈(香港)
宣传部部长:
(国际)鐘佩敏(美国)
(国内)马玉涛
编辑出版:作家新视野编辑部
总 编 辑:吴光德
主 编:张利杰
执行主编:陈勇
编 辑:孟宪梅 吴莉 孟新龙 杨俊
海外编辑部:
主编:韩舸友(美国洛杉矶)
连续性出版期刊号:ISSN 2709-8087
准印许可证号:京新印外准(2021)第0199号
作家·新视野官方网址:http://www.zjxsyzz.com
投稿邮箱:zjxsysg@163.com
品牌战略联盟单位
中国唯美诗歌原创联盟
中国唯美诗歌网
百度360
华人头条
都市头条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1045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