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三句话不离本行”引起的思考

昨天,更了自己上这学期最后一节课。有朋友留言:三句话不离本行。
看到这句话,有些不解其意。回过去,又把自己的文章读了一遍,一下子明白了:满口的发展能力,也没能掩饰眼中满满的“期末考试”——只要表达清楚就行。
也就是,我最后上的这节口语交际课,明面上是希望学生经历、思考、表达;实际上,我只需要他会知道表达的模式就够了。
这引起了我对模板设定这种教学导引的思考,这是我课堂一直未得到解决的。
就比如《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这个口语交际来说,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观点和认真倾听的能力肯定是重要的目标。那么,通过对这样问题的探讨,能够对学生生活有什么帮助呢?这个问题在课堂中是没有得到体现的。
教材不是学生的全世界,但是世界是学生的教材。
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内容,一定要落实到生活中去,才是有意义的。这个话题只是一个影子,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生活中,体验自己与集体的关系,确定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
结合《道德与法治》一单元的内容(这个口语交际安排在二单元),三年级下期的学生要学会认识自己,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学会接纳他人的不同。
从自我的小世界慢慢走向班级这个世界。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还要想一想别人说的是不是有道理。“想一想别人说的是不是有道理”,这就是一个练习接纳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这节课,我只上了一半,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事务讨论,敢于发表观点,善于接纳他人,才是这次口语交际更深层的目标。
这次可和时间不够关系不大。是我自己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为教而教,就是说的这种吧!
感谢朋友的明眼明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