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溪堂主·|·简谈对扶阳医学的理解与应用

洄溪堂主·养生之道


本人自七十年代始临床至今,从一个赤脚医生到省城工作然后开办中医馆,几十年来坚持读书,边学习边临床。开始以《伤寒》、《金匮》和家学为主,后幸得列入郑卢门墙系统学习扶阳医学,之后诊治过很多大病、疑难病、危急病等。粗略估计,几十年来至少有三十多万人次的诊疗记录,学习扶阳法后仅2014年一年,诊治人数约2万人次以上;365天平均日门诊量约70人左右;诊治的病人包括内外妇儿,肿瘤,皮肤等各科;一年约用附子5吨以上,生姜7吨以上。我认为,中医治疗各类病症是不能有严格分科的,因为中医治疗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

我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十八岁开始行医,自幼受家学熏陶,承继家学并诵读《内经》、《伤寒杂病论》、《易经》等传统经典书籍。由于对医学的酷爱,执着探索,几十年来临床愈病无数,但是也遇到很多难以逾越的沟坎性病症,例如肿瘤,癌症等。

十二年前幸得《钦安三书》,爱不释手,诵读数遍,对扶阳医学有所了解,之后拜读《扶阳讲记》、《卢氏临证实验录》、《大医火神师徒传道录》、《卢氏药物综合阐述》、《金寿老人药解》、《槐轩全书》等著作后,茅塞顿开,对未来医道充满光明。光阴似箭,经过近些年的临床感悟,我体会颇深,认为郑卢扶阳医学真是济世活人,正纯精高之医术也!


一、为何要扶阳?

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又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张景岳曰:“天有一丸红日,人有一息真阳。”火神之祖刘止唐老先生在《槐轩全书》中曰:“医道虽多,不外气血;气,血之主,而神又气之主也;故补血必补气,气舒则血舒,无补血法也。”钦安师祖说:“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为肾,一点真阳,舍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以上诸圣贤,对阳气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今社会,更是十人九阳虚,为什么呢?自古至今,从来没有像现在社会稳定,生活安逸富足,代步工具比较豪华,最不济也是电动车,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四肢运动比古时甚少,最终导致痰湿内生,阳气不能充分舒彰,阳气升发和敛藏受挫;历史上没有现代人精神压力大,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或失眠而耗损阳气;更没有像现代人生冷食品这么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贪食生冷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阳气的严重损伤。比如空调的使用使人类冬天不冷阳气难以收藏,夏天不热而阳气不能充分生长壮旺,并且不能充分排出蓄积于体内的大量毒邪、伏邪;夏三月本是适当出汗排毒的季节,由于空调的使用,机体不能通过出汗排除郁积在体内的伏邪湿毒;这些体内的阴邪,伏邪不能及时排出而长期贮存在体内,是导致大病,危重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疾病的发展于近几十年来出现不良趋势,其中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已快速向年轻化、知识化等人群发展。历史上没有像现代人这么乱用,滥用抗生素和清热解毒类药品。在我们传统中医的《伤寒论》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处方用药是以辛温健脾,化湿解表,温阳利水的法、药而出方,没有用到那么多的清热药,但临床疗效显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冒是最常见的病,其实感冒犹如家中进贼一样,最佳处理的方法是将门打开(如发汗),让贼跑掉(祛邪),邪祛而正安;可现在通用的治疗办法是:大量输抗生素,使用清热解毒类药品,致使人体阳气之门户不开,邪无出路。寒凉药物损伤了抗病的正气,症状虽一时好转,但“临床所谓痊愈”后的病人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苍白,便秘或便溏等后遗证,邪存而正伤。此类治法病邪未祛反而伤及身体之正气,为以后得大病,疑难病证等埋下了祸根和潜伏的炸弹;古时候没有像现在环境严重污染和食品安全堪忧的问题,当今阳气不足或阳气虚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正如钦安老夫子说:“气不足便是寒,究不足之源,因房劳过度者,损耗肾阳;因饮食不节者,则损脾阳;因用心过度者,则损心阳。阳者,气也;阳气损于何处,阴寒便生于何处;积阴日久,无阳便为阴所灭也。”

因此,自古至今,重阳扶阳是治疗很多疾病的第一大法!现在老少青壮各年龄段的患者,在我临床的治疗中,十人有九人上是阳气不足,需要以扶助阳气的方法进行治疗。

二、我所理解的扶阳医学

有很多人认为,扶阳即是扶助人体的阳气,就是用姜、桂、附之温热药;我认为郑卢扶阳医学不是这么简单。首先,扶阳要用姜、桂、附,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的,但对于很多病人,若急于应用姜、桂、附是会产生较多热药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的。我在临床中遇到一些病人,由于外邪较重,经络不通,三焦不畅,若提前或急于应用附子,必会导致病人胸闷欲死,身体难受甚而出现一些不可名状的现象,甚至有些病人被送进医院抢救,这类患者多脉象紧劲。其中原委实由于他气机不能通畅,外邪郁闭,中焦枢机不利,三焦不通;此时应用附子会导致阳气不能下潜入肾,若阳气不能下降入于坎水之中,就会上冲心肺,轻者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重者烦躁欲死;虽然这些不适症状有的可能不用治疗,休息几小时或几天会自行缓解,但诸如此类不良反应,对病人或家属会造成难以接受的心理阴影。

比如在临床中对严重的胸腹水患者或全身水肿的病人,则不可过早大剂应用附子。这些人阳气多半很弱,并伴有气滞血瘀、痰阻气结、水湿不化,湿毒凝滞,阻塞气血通行的经络道路;初使便大剂应用附子,有两种或多种情况的发生:一者使水肿或胸腹水更加严重或长期得不到清除;原因是,大量的温阳药使该患者,原来以冰结形式积存于体内之寒水融化过快,水湿进一步增加而形成“内涝”;就如2012年冬天,新疆暴发大雪,太阳一出来,大雪迅速融化而形成新疆地区积水成灾;第二种结果是阴阳离决或浮阳外越:因为此时的病人阳气已微,若用大量附子配伍繁杂,病人自身对药物的分配和适应能力减弱,极易使所扶之阳无可依附而外越或促使阳气离决死亡。以上均是我在临床中碰到或观察到的经验总结。

临床中怎样去解决此类患者的病证呢?比如外邪不明显时可在行水的基础上选用黄芪党参填精法,佐以温阳;若外邪较重,则在补气填精的同时,选用适合剂量的透邪之药,这样则能起到客水祛而正气恢复的效果。此观点是我在临床中所见所闻,或经常碰到的现象,不过也是一家之言,希望各位老师斧正。

扶阳医学是综合整体观的治疗医学,不是单纯的姜、桂、附的叠加;比如利尿可扶阳,如叶天士所云:〞温阳不在补,只需利小便〞,化湿也是扶阳;甚者有时稍佐一点养阴药也不失一种扶阳办法。比如我们在治疗一些皮肤病的时候,应用温阳扶阳处方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患者初始效果尚可,到后来则不能很好地消除病症,若应用一些生熟地、丹皮等之类,反而治疗效果会更快更好。因为这类病症、湿毒多潜于血内,温阳药物有时很难到达血府,佐用一些养阴药物以达同气相求,期引阳药入血以利毒邪外透。我曾治疗很多银屑病或红皮症合并关节肿大疼痛的病人,就在扶阳的基础上应用生地30克以上,很快关节肿痛消失,皮损得到较快地恢复。

再者,在应用扶阳法治病时服药禁忌非常重要; 临床上碰到很多病人,特别是小孩,因过食生冷水果或其他寒凉药物而导致食积外感的病人很多,这些病例常见不鲜。有些还在治疗中不遵医嘱,贪食生冷后使病情反复或加重,有的甚至缠绵难愈。我曾在微信上写了一篇小短文,即《食生冷水果对身体的危害》,现在很多电台于保健栏目大量宣传多吃水果,多喝凉白开水,若是阳热体质,适当吃一些水果还是可以的,但当你体质很弱,甚至阳气不足,是不能食生冷水果的;我曾经治疗两例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因长期贪凉而导致卵巢早衰,均治疗八九个月后卵巢功能才得以恢复;其中有一例医案,患者从小在奶奶那里长大,老人家很负责任,恐怕小孩上火,一直多年让其饮用清凉茶,结果导致小孩十六七岁月经仍不来潮,后经医院证实是卵巢功能早衰所致,所以贪食生冷对人体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

三、何谓扶阳

扶阳顾名思议就是扶助人体之阳气,但是扶阳气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次第的。刚才我已经说过,当病人外感或肺脉很紧,此时就不能用附子或大量应用附子;因为外邪郁阻肌表,经络不畅,三焦不通,此时过早应用附子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应以桂枝法开表祛邪为先,使郁阻的经络通畅,待肺脉不紧、胃脉通畅时,方可应用附子或附子法,也就是说“要致富先修路”!在临床中吾见到过很多肿瘤患者,于郑卢医学切脉辩证其实就是一个外感病的携带者,也就是说他寒湿之邪郁阻肌表,内外道路不通,致使寒邪长期束于太阳进而化燥,病证不能得到缓解;说直白一点,凭脉结果是感冒,但无有感冒症状的反应,此时应用桂枝法解表祛邪,很快一些莫名症状就能得到缓解,后期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应用附子法或四逆法、桂附法、填精法,一般都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有时甚至用一个桂枝法就可将肿瘤化掉或消失,当然,治疗肿瘤还要加一些消肿瘤之类的专药更好。

谈到外感,也就是现在的,所谓西医说的上呼吸道感染,现在很多医生的通用治法即是消炎,应用抗生素,清热化痰,清热解毒等。我认为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该适阳气,肾气盛衰情况而定,所以在临床中很少应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清热化痰之类的药物,就是一些扁桃体化脓的患者也一样不用。这类患者在脉诊时,肺胃脉大部分很紧滞,有的胃脉很紧,肺脉滞弱,舌淡,苔厚腻或舌红苔水滑等;诸如此类患者多是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类药,或长期贪食生冷食物致使脾胃受伤。我们常说:中焦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什么是枢纽,通俗的说法即是“门转子”或叫开关。当气机不能正常升降时,也就是“门转子”死了,不能开合了;此时感受外邪或咳或喘,浊气不降,气郁于肺,郁久则热;若此时直去清热,清的是被郁的肺气或正常循环的元气真气;由于气被郁而生热,若应用苦寒之品肺热得清,胃寒加重,枢纽郁塞更严重,因此导致一些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终致越清越虚;即使所谓的临床病愈,患者也多会伴有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干结或便溏、腹痛腹胀或长期失眠、急躁、梦多等症;之后吃补药则上火,服清热泻火药则肠胃难受或更伤,这种情况特别是小孩居多;更甚者会导致长期咳嗽不愈或哮喘、慢阻肺,鼻炎,扁桃体肥大等严重病症。

其实此类病的治疗非常简单,那就是用桂枝法或附桂法,建中祛邪。先调其中焦脾胃,脾胃得温,气机升降有度;肺热即随胃气之降而降,其热随之得除,既治愈了疾病,又加强了身体的抗病能力;若热毒过盛,适当佐以清肺热的黄芩、鱼腥草等药,病症会很快得到缓解,治愈后的患者食欲增加,睡眠还好。我曾经治疗一例三个多月的婴幼儿,在某儿童医院住院诊断为肺炎;一输液小孩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呕吐不食,已住院一月余,下病危通知多次,要求家属到更好的医院去治疗;患者经人介绍到我医馆诊治,查患儿精神萎靡,咳嗽气喘,大便稀溏,蜷曲哭闹不停;我先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加鹿角片、人参等,一剂而喘鸣声无,咳嗽减轻,呕吐停止,食欲增加,不再哭闹,三剂服完,咳喘均无,尚有便溏、鼻塞等些许症状,加减共服七剂而愈。因此,治疗感冒发热滥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类药品,是当今医疗行为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应引起我们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在临床中发热是一个很常见的病症,很多患者或医务工作者不能正确对待发热,把发热当“敌人”,这完全是错误的。发热反应即是对表邪的抵抗力,很多疾病是通过发热而达到净化内部环境的。临床中我也诊治了很多发热病人,没有应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之类的药;前面我说过,有很多肿瘤患者就是从一个感冒开始的,很多医生在治疗发热时唯恐热退得慢,家长和患者退热心切,认为哪个医生把热退得快即是好医生;这样治疗的结果即会行成长期“感冒携带”,为以后得大病留下了祸根。其实,治疗发热,一定要遵循身体的需要,也就是正气运行的规律而立法遣药。什么是身体的需要,怎样才能判断呢?我认为很多感冒,其发热症状是机体排除体内垃圾或病邪的主要手段。发烧就好比一个国家被外敌侵略或犯罪分子作乱,国民奋起反抗一样,战争越激烈,发热越高,战争越胶着,病势越缠绵;此时要顺应身体的需要,济给身体力量,使机体得到有效的阳气补充,并帮助机体打开病邪排出的门户;根据情况按照张仲景的服药方法:一时辰(2小时)服药一次,或一日一夜连续服药,不断给机体以能量,一天可服2-3付药;若患者汗出便通,有的随即热退,有的第二天热退病愈。在临床中,根据脉象或桂枝法或四逆法或白通汤法,百无一失。但要注意一些消耗性疾病或肿瘤或贫血或急性传染性疾病等,此类患者要对原发病进行治疗;若发热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更大的疾病,很多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支、皮肤过敏、扁桃体肥大或腹腔淋巴结肿大、肿瘤心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等均是与发热或感冒处理不当有直接关系。上述病症通过扶阳法治疗,一两个法对发热的正确处理,发热患者体力就会增强,食眠就会增加,愈后很长时间再不会感冒发热,这种现象临床中屡见不鲜,其实扶阳理法也是在治未病。

总之,扶阳医学是一个大课题,需大家共同努力去发扬光大。

四、病案讨论

病例一

雷某某,女 ,7岁,家住南阳淅川县,该患者由于父母在郑州做生意,患银屑病已一年余,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效不显,经人介绍到我医馆治疗。

2013年2月2日

一诊:患者头面、全身、四肢均有如黄豆或高粱米大的皮损,基本看不见正常皮肤,眉毛头发中全都是,皮肤红,上覆一层白膜,挠则出血,全身脱皮。脉沉细弦滑而紧,舌淡红,苔白厚腻。先以调理中焦脾胃,佐以祛邪扶正。

处方:桂枝尖15克,生姜45克,白叩(后下)15克,白菊花25克,霜桑叶30克,法半夏25克,苍术15克,白芷15克,土茯苓45克,丹皮15克,生地20克,炙甘草15克。七剂。

2013年2月10日

二诊:服上方后,大便稀,脱屑稍减,食欲增加,睡眠较好,舌脉如前。

处方:上方加蛇皮6克,炙升麻12克。十五剂。

2013年2月29日

三诊:舌苔已化,脉沉细而缓滑。

处方:黄附子(先煎2小时)45克,生姜45克,砂仁(后下) 15克,苍术15克,炒杜仲15克,油松节15克,茵陈20克,鹿角片(先煎)15克,贡菊20克,霜桑叶45克,淫羊藿15克,桂枝尖15克,法半夏25克,丹皮15克,生地25克,炙甘草15克,蛇皮6克。二十剂。

2013年4月20日

四诊:脉沉细缓,舌淡红,苔厚腻罩黄,头面部除双颧有浅色皮损,躯干四肢以及胸腹部有淡红色皮损,较前已有明显减轻。

处方:黄附子60克(先煎2小时),炮姜60克,炙甘草15克,黄柏15克,霜桑叶45克,法半夏30克,贡菊20克,砂仁(后下)10克,鹿角片(先煎)20克,炙龟甲(先煎)15克,苍术20克,土茯苓45克,蛇皮6克,丹皮15克,炙升麻15克,生地25克。十四剂

2013年5月23日

五诊:躯干四肢皮损基本消失,躯干部偶有发出皮疹,一二天即消失,脉沉细缓,舌淡红,暗苔薄白腻。

处方:黄附子(先煎2小时)60克,法半夏30克,生姜30克,炮姜30克,炙甘草15克,砂仁(后下)10克,霜桑叶50克,白菊花25克,黄柏10克,苍术20克,油松节15克,炙升麻15克,炙鳖甲(先煎)30克,丹皮20克,蛇皮6克,水牛角(先煎)30克。二十剂

2013年6月16日

六诊:皮损已无,尚留皮损退后的白色印迹,脉沉细缓滑,舌淡红,苔薄白腻。

处方:黄附子60克 (先煎2小时),生地25克,丹皮20克,生姜60克,霜桑叶50克,白菊花25克,砂仁(后下)15克,鹿角片(先煎)20克,龟板胶(烊化)10克,黄柏10克,白术15克,炙甘草15克,蛇皮6克,炙升麻15克,上安桂(后下)10克,炙黄芪30克,西党参15克, 广陈皮10克。二十剂

服上方后,患者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对银屑病的治疗,成熟案例约百例左右,上案是一小孩,因本病小孩发病率比较高,故举之;本病的发生与其生活习惯、过度应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类药有直接的关系。

小孩由于代谢旺盛,在治疗本病时较大人恢复快,此经三月左右的治疗患者完全治愈。

由于该病人三岁以前经常患咳嗽、气管炎、肺炎,反复输液住院,并应用过大量抗生素、激素、清热解毒、清热化痰之品,致使六七岁时还较同龄儿童体重轻、身高低。

皮肤病的治疗,临床遇到很多,例如过敏、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白癜风等。这些病的治疗,在扶阳药物治疗的同时,配以专病专药,能够收到较理想的疗效。

病例二

郭某某,男,42岁,家住安阳林州市

初诊:2014年11月4日,患肺纤维化两年余,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并有加重之势。此病由其弟介绍来医馆治疗,在此之前经过多家医院证实,要终身服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并告知肺纤维化是不可能治愈的。现脉沉细缓滑,舌淡红暗,苔薄白腻,咳喘呼吸困难,烧心,吐酸水,胃脘胀稍痛,胸背痛夜间为主,CT示:间质性肺炎,易于感冒,夜尿多。

处方:桂枝尖 15g 法夏15g 朱茯神 15g 鹿角霜30g(先煎) 乌药30g(后下) 乌贼骨30g 茅苍术30g 炙麻黄25g(先煎) 鲜竹沥150ml 紫菀30g 生姜60g 炙甘草15g 西砂仁20g(后下) 上安桂20g(后下) 7剂

二诊:2014年11月10日,脉沉细缓,舌淡红,苔薄少体大,呼吸困难,烧心吐酸水,胃脘胀伴胸胁胀痛,流清涕,夜尿三四次,易感冒,善太息。

处方:江油附子60g(先煎2小时) 筠姜60g 炙麻黄25g(先煎) 党参50g 全当归25g 西砂仁20g(后下)法夏45g 紫菀30g 瓦楞子30g(先煎) 鹿角霜30g(先煎) 鲜竹沥150ml 炙甘草15g 7剂

三诊:2014年11月20日,脉沉细缓滑,舌淡红暗,苔薄白体大,烧心泛酸,胃脘胀,呼吸困难,早上明显,夜尿多,每夜两三次,易感冒,善太息,大便干。

处方:江油附子60g(先煎2小时) 筠姜60g 炙麻黄18g(先煎) 白术50g 全当归25g 西砂仁20g(后下) 清半夏45g 石菖蒲25g 瓦楞子30g(先煎) 鹿角霜30g(先煎) 鲜竹沥150ml炙甘草15g 新会皮15g 炒苏子30g 7剂

四诊:2014年12月1日,脉沉弦滑,左脉沉弱,舌淡红,苔薄白,有齿痕体稍大,烧心与泛酸减,胸及两胁胀满,后背痛,中午头痛,大便干,胃脘胀以半夜至晨起为重,活动后减轻,打嗝后则舒,呼吸困难明显改善。

处方:江油附子60g(先煎2小时) 炙麻黄18g(先煎) 炒西茴30g 公丁香15g(后下) 法夏50g 淫羊藿30g 白术50g 全当归30g 生姜60g 西砂仁20g(后下) 石菖蒲25g 鹿角霜30g(先煎) 鲜竹沥150ml炙甘草15g 青皮18g 陈皮18g 7剂

五诊:2014年12月16日,脉沉细缓滑,胃脉紧,舌淡暗,苔薄白腻,烧心减,时泛酸,胸胁不胀,后背痛无,中午头痛无;近几天感冒,时有头晕,大便不畅不干,胃脘稍胀,嗝气不易出,打出嗝则舒适。

处方:江油附子60g(先煎2小时)公丁香15g(后下) 清半夏45g 淫羊藿30g 天麻20g 杜仲30g 藿香20g(后下) 茅术30g 全当归30g 筠姜60g 西砂仁20g(后下) 石菖蒲25g 鹿角霜30g(先煎) 瓦楞子30g(先煎) 鲜竹沥150ml 炙甘草15g 7剂

六诊:2015年1月7日,脉沉细缓滑,胃脉已有缓像,肝脉滞紧,舌淡白,苔薄白腻,耳鸣,胃脘胀无,烧心泛酸减,善太息,胸胁胀无,打嗝减,口疮时发。

处方:江油附子60g(先煎2小时) 筠姜60g 桂枝尖30g 新会皮15g 香附20g 西砂仁20g(后下) 清半夏45g 白术50g 瓦楞子30g(先煎) 鹿角霜30(先煎) 炙甘草15g 炒西茴30g 炒枳壳15g 良姜30g 7剂

七诊:2015年1月22日,左脉沉细弱缓,右脉沉弦滑稍缓,脾脉弱,肾脉紧,舌淡红,苔薄白腻有齿痕,耳鸣,胃脘胀时好时坏,天冷或天气变化,胃脘胀即明显,善太息,口疮时有发生,打嗝时有,健忘,烧心泛酸偶见,呼吸顺畅。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小时)60g 煨筠姜60g 香附20g 良姜30g 西砂仁20g(后下) 淫羊藿30g 清半夏45g 灶心土240g 白术50g 鹿角片30g(先煎) 炙甘草15g炒西茴30g瓦楞子30g(先煎)刺五加皮30g 天麻24g 7剂

八诊:2015年2月6日,脉沉细缓滑,舌淡红,苔薄白腻,耳鸣,胃脘时胀,烧心无,偶有泛酸,睡眠不佳,一周前拍CT示,间质性肺炎明显改善。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h)60g 筠姜60g 西砂仁25g(后下) 鹿角片30g(先煎) 清半夏50g 白术45g 灶心土250g 炙甘草15g 瓦楞子30g(先煎) 紫菀30g 淫羊藿30g 杜仲30g 炒西茴30g 7剂

九诊:2015年2月12日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h)60g 筠姜60g 西砂仁25g(后下) 鹿角片30g(先煎) 清半夏50g 白术45g 灶心土250g 炙甘草15g 瓦楞子30g(先煎) 紫菀30g 淫羊藿30g 杜仲30g 炒西茴30g 磁石(先煎)60g 7剂十诊:2015年3月11日

十诊:2015年3月11日,脉沉细缓滑,胃脉紧滞,膀胱脉细紧滞,舌淡暗,苔薄白腻,睡眠不佳,夜尿3次,眼常流泪。烧心无,时有泛酸,耳鸣如前,间质性肺炎改善,胃炎好转。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h)80g 广木香(后下)15g 谷精草30g 桂枝尖30g 筠姜60g 佛手25g 西砂仁(后下)25g 朱茯神25g 清半夏50g 鹿角片(先煎)30g 白术45g 灶心土250g 炙甘草15g 瓦楞子(先煎)30g 10剂

十一诊:2015年3月25日,脉沉细缓滑,舌淡红暗,体稍大苔薄白腻,夜尿多,2小时一次,耳鸣明显,流眼泪稍少,烧心无,睡眠尚可。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h)90g 谷精草30g 桂枝尖30g 炙甘草15g 炙黄芪30g 党参30g 清半夏50g 郁金20g 西砂仁(后下)20g 鹿角片(先煎)30g 白术45g 灶心土250g 薏苡仁60g 筠姜90g 云苓45g 10剂

十二诊:2015年4月2日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h)90g 谷精草30g 桂枝尖30g 炙甘草15g 炙黄芪30g 党参30g 清半夏50g 郁金20g 西砂仁(后下)20g 鹿角片(先煎)30g 白术45g 灶心土250g 薏苡仁60g 筠姜90g 云苓45g 瓦楞子(先煎)30g 10剂

十三诊:2015年4月22日,脉沉细缓滑,胃脉紧滞,肺脉稍紧,肝脉滞,夜尿不多,耳鸣流眼泪无,CT示:间质性肺炎基本痊愈,胃炎愈,大便不畅,常头晕。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h)80g 海金沙(包煎)30g 生姜80g 桂枝尖30g 西砂仁(后下)25g 炒西茴30g 白术50g 当归25g 鹿角片(先煎)45g 云苓30g 丹参45g 白檀香(后下)15g 炒杜仲30g 炙甘草15g 10剂

此病停药后至今,未发生感冒咳嗽,呼吸困难,并2次做CT示:间质性肺炎痊愈。胃镜示:慢性胃炎痊愈。

病例三

张某某,女,54岁,家住郑州市惠济区。

2015年9月24日就诊,患者十天前因车祸被轧伤,右下肢软组织损伤,不排除骨折可能。在省某医院住院治疗十余天,效果不显,逐渐加重,右下肢肿胀瘀紫,粗如水筒,疼痛难忍,并有多处开放性损伤,已化脓,红肿热痛。医院要求将下肢切开多处,以放血减压,否则右下肢难保,并有2处开放伤口已伤及骨膜,病人中度发热。医院让患者签字手术,患者不同意,并要求出院,故来我医馆就诊。

初诊:右下肢红肿热痛,中度发热,同时右下肢肿胀较左脚粗一倍多,皮肤紫红暗黑,四五处化脓点。脉沉细滞弱,舌淡暗,体大,苔白厚腻,病人痛苦异常,并有小便涩痛。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小时)90克 生姜75克 桂枝尖45克 川芎30克 炒杜仲30克 丹皮30克 玄参45克 红花30克 鸡血藤45克 油松节25克 茅术25克 金银花45克 瞿麦30克 海金沙(包煎)30克 赤芍30克 炙甘草15克 七剂 嘱煎后药渣敷患者下肢,并清创脓痂。

2015年10月4日

二诊:服药后已不发热,疼痛减轻。下肢肿胀瘀暗变淡,尿涩痛有减。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小时)90克 生姜75克 炙黄芪60克 西党参30克 当归身25克 红花25克 油松节25克 茅术25克 制乳没各15克 赤芍30克 鹿角片(先煎)30克 瞿麦30克 炙甘草15克 七剂

2015年10月12日

三诊:左下肢肿胀瘀滞,已能走路,疼痛不明显,尿痛轻微不适,食眠均佳;脉沉细缓滑稍滞,舌淡红,苔薄白腻。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小时)90克 土元30克 三七参(另炖)20克 生姜75克 制乳没各15克 炙黄芪60克 西党参30克 川芎30克 茅术30克 鹿角片(先煎)30克 瞿麦30克 海金沙(包煎)30克 红花15克 桃仁15克 炙甘草15克 七剂

2015年10月20日

四诊:脉沉细缓滞而弱,舌淡红,苔薄白腻,左下肢肿胀瘀滞基本消除。走路多时尚有下肢肿胀,感染灶全部痊愈,尿痛无,时有心慌、急躁。脉沉细缓滑,舌淡红稍暗,苔薄白。

处方:江油附子(先煎2小时)90克 土元30克 三七参(另炖)20克 生姜75克 丹皮25克 玄参45克 鹿角片(先煎)45克 清半夏45克 朱茯神25克 灶心土(泡水煎药)150克 生白术30克 炙甘草15克 七剂 服上方后病情已愈,不需服药。之后拍片一切正常,未发现骨折。

按语:以上三病案,均是以扶阳之法治愈的患者。

案例一:先以桂枝法祛除在表之湿毒淤滞,并打开祛邪之门户,使湿毒瘀滞有通道排出。如卢太老师所云:桂枝尖拨通太阳,阳明开机,扶助内外交通之意。” “拨转阴阳道路,易进易出。”“能化阴为阳,拨开云雾。”“得生姜引阴阳相合。”“配苍术化湿燥脾,生化有度。”用霜桑叶、菊花,得秋天之气,使金降而百脉通畅,湿毒得化。

根据病情,用附子大温坎水,使水蒸而气足,阳气布散而阴毒可祛可化。佐以丹皮,生地活血祛阴毒,并引阳药入血分,以扫清阴血之湿毒。蛇皮以皮治皮,使瘀毒化解,推陈生新。升麻透阴毒、升清阳,半夏降浊阴、启蒙寐、消痹滞。鹿角填精以助阳,透邪不伤正,填精不留邪。炙甘草解百毒而和诸药。

病例二是一个中度的肺纤维化患者,有些很重的患者伴有肺气肿、肺大泡,老慢支,肿瘤等。由于这些病例治疗周期很长,录之内容太多,故而选其精要作而论之。本患者正值年青,因偏头痛,长期过多服用糖皮质类激素药所致。在2年多的治疗中,找了很多中西医方面的专家,到我这里治疗时,患者的信心已有很大的挫败;若不是其弟坚持让其治疗,该病人对本病的治愈一点信心也没有了。

此病用药没有太多特殊性,唯一的是我将麻黄和鲜竹沥作为对药贯穿始终。为什么呢?因为鲜竹沥能化痰为水,麻黄宣肺行水,也就是麻黄和鲜竹沥是一对阴阳绝配之药。我用鲜竹沥得益于四川伤寒大家江尔逊在《经方大师传教录》的一段自我介绍;江尔逊于99年82岁时仙逝,在其十几岁的时候,哮喘病发作,并伴大量粘痰如丝状,难以咯出咳净;名医叠治,均云无药可救,只有死路一条;由于哮喘的持续状态,使江老昏厥过去,待其醒后,恰巧看见有人正在制作鲜竹沥液,已有一大碗;此时不待多想,将一碗鲜竹沥一饮而尽,不多时,喘平痰无,连服三碗,病境完全治愈,至其病逝未犯。江老因此得出,鲜竹沥能化痰为水,排出体外。我将二药组合成对药,一阴一阳,一开一化,一温一清,相得益彰;在临床中治疗各类慢支、哮喘、新老咳嗽,我均在相应的处方加入此二药,效果明显,缩短病程。汇报至此,吾在临床中还发现一种现象,应用扶阳法,在治疗大病、疑难病症或肿瘤或皮肤病时,大部分均会出现一个标症加重的过程;这个加重的过程,如肿瘤的肿块用药二三月后增大,哮喘治疗一段时间有几天的症状加重;或在西医的各项指标检查中看似加重,但经你继续治疗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病情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改观。正如陈玉琴老师所说:用药后,使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启动了自身的修理状态,修理时症状是要加重的,修理结束,症状缓解。肿瘤增大或病灶范围增大是因为这些变异细胞就是人体的垃圾,垃圾要通过充水才能吸收入血而排出体外,故而充水期病灶会增大。希望大家在临床中,不要见到病情一时的反复,而误认为病情是在加重,其实坚持下去,有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较大的改观。

再如一些西医检查确有病毒,症状处于静态的病症,如艾滋病的潜伏期、乙肝、丙肝等,若要治愈,得有一个由阴转阳的周期,由静止到活动的过程;若此时合理用药,辩证施治,最终治愈是可能的。以上所汇报的内容,只是我个人在临床观察治疗时所碰到的案例,希望同道和老师们去观察验证。

案例三:上手即用附子法或附桂法,虽有皮肤感染化脓病灶,实患者外伤后由于没有及时正确治疗,促使气血不能流通,瘀血越瘀越实;虽然患者脉细而恶寒较重,症状显示有化脓及红肿热痛,可不予理会,直用温坎水而通经络,活血舒筋之法;再加之惊吓过度,患者神志、肾气损伤,夜难入眠,昼日昏蒙,故而用附子大温气血经络,以使瘀化毒散,再佐以土元、三七、玄参、二花、川芎活血解毒;半夏、朱茯神、灶心土降浊阴开蒙寐,镇肝胆,安定神志;加生姜、甘草乃四逆辈,奠安中宫;杜仲、油松节通经络,健筋骨,舒筋膜,通腠理;鹿角片补肾填精以透邪通络;瞿麦、海金沙祛除膀胱热化以治兼症。此病虽是外伤所致,实伤及脾肾肝胆,而使皮肉筋骨难以舒展,瘀毒内生,越瘀越使毒邪内生难化,最终致使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并有截肢之险!

今天选皮肤病案例,是想向大家陈述,应用扶阳法对皮肤病的治疗是很有效的。治疗皮肤病,特别是痤疮、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在吾临床中天天都有,有些久治难愈;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插曲,在治疗肿瘤患者时,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的皮肤病,而且迁延三到五月;当皮肤病愈后,肿瘤基本也能消失或缩小。因此吾就联想,西医光治标,治疗肿瘤与皮肤病时,与其将湿毒堵在体内不让出,还不如让其充分排出。再举一案例可以说明问题,曾治疗某单位干部,四五年前因全身过敏,服用西药,抗过敏药及激素八个多月,将过敏性皮肤病治愈,2年后患了强直性脊柱炎,3年半后查出脑瘤。我认为,当时该患者的过敏性皮肤病,若以扶阳输导祛邪之法正确治疗后,是否还能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和脑瘤呢?无独有偶,又一女孩从小即患过敏性哮喘并伴皮肤过敏,长期应用抗过敏,激素等药品;七八岁时患癫痫,至十五六时哮喘、皮肤过敏减轻,但癫痫发作频繁;以前在我临床治疗此类病症时,一般在一百剂中药上下基本可控制或治愈;而此患者治疗半年,虽使癫痫控制在一月发作一二次的水平,但始终不能治愈,后要求其家属去做CT检查,发现是脑瘤所致。根据以上事例,我认为,对待皮肤病或过敏性疾病或久治不愈之疾,一定要用扶阳法使阴邪,湿毒充分外排方是上策。

最后特别感谢雨轩师兄,孙主任能给我一个向大家汇报的机会,让我把今生所学摘要倾诉;以上我所谈到的一些观点与论述,是中医生涯中的所感、所悟,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大德方家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

  • 【以案说医】罗陆一: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胸痹(心悸)案

    ▲罗陆一 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 ...

  • 傅文录处方解析2021.07.20(刘丽)

    ​傅文录医案解析----冠状动脉支架术后. 患者郭某某,男,59岁,2021.06.21日就诊,主诉,晚上睡觉出汗多,入睡困难,易早醒,走路左腿疼痛.去年行冠状动脉支架术,轻度哮喘,体胖,手脚冬天特别 ...

  • 张仲景的“还阳方”!三味药,补阳气之根,逆转虚寒,请你品味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 ...

  • 王献民简谈对扶阳医学的理解与应用

    王献民 注:本文为王献民简谈对扶阳医学的理解与应用 本人自七十年代始临床至今,从一个赤脚医生到省城工作然后开办中医馆,几十年来坚持读书,边学习边临床.开始以<伤寒>.<金匮>和 ...

  • 也谈服用扶阳药后可能发生的瞑眩反应:

    凡是真正搞临床实践的中医,都会发现当今的一切疑难大病,都跟阳虚有关,都要服用乌附等扶阳药.只有那些脱离临床实践的空头理论家,才会在那里唱高调,瞎说"扶阳易,滋阴难"的鬼话,说&qu ...

  • (扶阳医学)治病次第

    火神派彭重善医案(三归二:二归一:一归无) 张某某,男,50岁,2009年1月19日复诊. 2009年患肝病与心衰,至今仍然在服用西药.服药之后,现症见:两侧头痛,天冷环境下易发作,纳食不香,量不多而 ...

  • 扶阳医学治疗疾病的真谛

    学习扶阳有个核心问题就是:扶阳医学是怎么治疗疾病的?本质是什么?机制是什么?扶阳能扶起先天之阳吗?还是只能扶后天之阳以补先天之阳不足?看了彭老师的书,这个问题豁然开朗了. 一.什么是先天?--元阴元阳 ...

  • 如何学好扶阳医学

    过去的一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同时也应很多求学者的迫切需求,傅文录教授开始了线上课的尝试.每周一次,在微师APP进行线上扶阳医学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前两天,线上课负责人雷老师刚刚相继推送了期末考试成绩☞& ...

  • 经典火神派与郑卢扶阳医学的异同

     一.扶阳医学传承与发展; 二.经典火神派特点; 三.郑卢扶阳医学特点: 四.同中有异.

  • 直播通知 | 扶阳医学如何治疗各类口腔疾病

    前一段朋友小白因为加班比较晚,就在办公室吃起了零食,一边填饱肚子,一边缓解下压力.结果一不小心,第二天嘴唇上和口腔里就长出了大小不一的口疮,疼得她坐在电脑前不住地发出咝咝的声音.得过口疮的都有感受,它 ...

  • ​经典火神派与郑卢扶阳医学的异同

    原创 傅文录 半夏易医大讲堂 . 经典火神派与郑卢扶阳医学的异同,这个题目对学习扶阳医学的朋友来说,比较重要,因为扶阳医学目前由于派中有派,各派有明显的分歧,系统的了解火神派的两个派中有派的各自特点, ...

  • 扶阳医学:卢氏药物配伍阐述(二)——附子解注

    附子(母以子为荣,故称之为附子),大辛大温大毒(三大者,已经大到了极限,凡事不过三,未有再可以伦比者也.如<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辛者,辣味也,言其味,口尝后可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