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车间(四)
净化车间作为一种环境因子,必须保持很高的内部洁净程度。这个是通过空气过滤系统来实现,而理论上这里的洁净是指无菌,当然不要使用钻牛角尖的说“绝对无菌”,至少得是很高程度的“少菌”。
所以,本节就谈谈对净化车间的最基本的要求和概念。
但从原理来说,只要是过滤,就一定会有“漏网之鱼”,所以对于过滤的效果评判的标准,就是过滤后单位体积的微粒数。通行的标准是每升空气里的微粒不超过某个值,如百级、千级、万级这样,就是指过滤后的每升空气微粒量。
什么是微粒?就是非气态分子的固体或者液体物质团粒。并非所有微粒对于食用菌都有害,只有生活或者休眠状态的生物微粒对于食用菌生产才可能有影响(不要钻牛角尖说大量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影响)。而一般情况下,空气里的微生物数量本来就大大低于非生物尘埃,所以过滤后的那些微粒里面生物微粒的比例同样极低。
因为体积的大小没有严格级别划分,我们的目标是滤除细菌,所以,不是说所有微粒都会被计算进去,过滤净化的标准是指可计数微粒直径在0.1-10μm的微粒数。由于绝对大部分细菌的直径都在1μm以上,所以扣除非生物颗粒,实际上如果达到10000级的净化标准,一般自然沉降状态,细菌是极难进入有封口的灭菌料的。
食用菌生产要求的两个主要参数分别应对静态放置下的冷却过程和封口开启状态的接种过程,冷却要求是10000级也就叫万级,接种要求是100级也就是百级。这个和不同行业下的要求不一样,比如一些食品生产包装车间要求就比食用菌生产要求低。对于净化等级的要求,与微粒带来的风险程度有密切关系,大体上食用菌生产最严格区段的要求仅低于电子工业的某些特殊要求,如硬盘生产和集成电路切割封装等。医院一般的外科手术室的要求都不如食用菌生产的接种过程要求高。
实际上,如果不讲究特别高标准的要求,固体菌种接种某些类型的菌棒(低含水量低速效营养配方)的时候,10万级也可以有不错的效果(半开放接种后期肯定比这还要差)。但从保障性的可靠角度以及预防交叉污染的角度来说,那不是理想状态,虽然发生大问题的可能性很低,但一旦发生就基本上铁定严重。所以低要求模式只是在小规模不连续生产状态才可以进行,用低要求生产的失败概率去证明低要求的正确性,纯属无知。
而站在理想的预防潜在污染角度看,净化就是必须的。所以尽管目前中国仍旧存在大量无净化车间制种的实际,也同样存在种因性大规模潜污的实际,通常顺应季节要求时,潜污不容易爆发而已。每年夏季的香菇烧菌、木耳的一些病害,其实有很大比例是种因性的,只不过在制袋(棒)的菌丝培养满料过程之内没有表现而被忽略。
净化车间建设完成交付使用的时候,必须进行检测,检测之前应该进行清洗和降尘处理,具体的检测方法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建设单位比较多使用的,那就是用微粒计数器进行检测,其取样位点等,都有一系列要求。建设单位一般不至于自行作假,因为他可能面临用户的检测,如果自检通不过,他不可能让用户进行复检。不必要过分追究建设单位自检的技术方法,避免产生不愉快,反正最后都必须复检。
大的建设项目,有监理和第三方检测要求的,不必一定做用户复检。
所以用户必须知道复检并存在进行复检的可能性,这就是第二种模式,即用户复检的办法,较多是采用培养皿沉降的办法:即用灭菌后冷却的的培养皿(φ=9cm)打开30分钟后再盖上,然后置于25℃(有人认为应该用目标菌的培养温度,也有人主张更高一点的温度)环境培养48小时,计算出现的菌落数。这个方法已经有很多介绍了,我就不再重复,但是,不同资料里面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这个涉及到使用不同的标准,基本上说,不是太大差距。
为什么建设单位主要使用尘埃计数器检测,这当然是检测过滤效果,因为在进入工作后,有可能产生非生物尘埃,关键是必须控制杂菌的基数,杂菌基数只能由用户用培养皿沉降检测。有些书籍里面对于地面要求的描述,担心机械性尘埃,其实意义不是太大,机械性非生物尘埃并不对于食用菌生产构成影响。
培养皿检测是在长期生产过程里需要经常性做的,用户必须准备相关材料。但在进入正常使用后,不同用户的检测周期并不一致,日检和周检都是常见的,我个人主张周检,无需日检,但月检显然太少。不过,启用之初,日检一段时间以监控使用的正常性是必须的,接近滤芯更换限期时,也最好做日检。新换滤芯后,做一周的日检也有必要。
过滤材料都有不同的使用期限,建设方交付使用的时候,应该将规格、采购途径、包括耗材更换等的使用指南等一并交付给用户。
可惜,很多人不懂得要这些,建设者也落得偷懒。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