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如此关心孩子,他却说你唠叨,还更加叛逆?

作者:郭欣雨  来源自: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

或许只有当我们自己成为父母,才能真正懂得,唠叨是父母对我们最真实的爱。

“天冷了,多穿点!”

“哎,别总吃外卖,不健康。”

“工作别太累,注意休息。”

小时候的我们,或许也曾视唠叨为世界上最温暖的负担。可历史总是在重复上演,当我们有了孩子……

父母之“碎碎念”大盘点

1. 为什么写个作业总是磨磨蹭蹭

2. 怎么又睡懒觉

3. 被子怎么老是叠得乱七八糟的

……

孩子的回应又是什么呢?

沉默,当没听见

敷衍,虚心接受,拒不改正

怼回去,直到你停止唠叨

虽然很憋屈,但是照做

努力沟通,尽量让双方都满意

……

#为什么当我们成为父母,就开始变得唠叨呢?

因为我们需要倾听和交流,需要释放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让自己的心重归平静。我们希望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被包容,有回应。我们害怕被置之不理,害怕孩子愤怒以对。唠叨,是我们未经雕琢的爱。

但是,为什么我们得来的,却常常是孩子变本加厉的叛逆呢?

老话常说,过犹不及。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就曾经因为听了一位牧师为募捐而准备的冗长演讲,干过一件很不地道的事儿。

他在教堂听这位牧师演讲,起初,拍案叫绝,恨不得分分钟“打赏”。可是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已经开始不耐烦,想着干脆“打赏”个仨瓜俩枣就算了。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台上叨叨,来来回回千百遍,小爷也是很疲倦,最后决定一个子儿都不“打赏”了。

自己不“打赏”倒也罢了,任性的马克吐温在最后竟然偷偷从别的看官“打赏”过的盘子里取走了两块钱。

说个不停的牧师,对马克·吐温造成了“超限效应”,即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一场精彩的演讲,偏偏由于太过冗长,导致说服力下降。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过度的、不恰当的唠叨,也会形成“超限效应”。

因为他们内心的感受是这样的:

为什么爸爸妈妈不在意我的感受呢?

为什么总是揪着一个问题不放呢?

怎么就不能适可而止呢?

......

之前有一位老艺术家,对女儿从小就要求苛刻,虽然女儿也很上进,读到了常春藤的博士。

有一次她去美国看女儿,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就开始唠叨和指责她,女儿说,“我是不是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她说,“你觉得自己做的很好吗?”

听罢,女儿翻身跃下阳台,就此殒命。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也折射出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我们希望自己的善意被接纳时,也需要让孩子感受到。

妈妈明明希望女儿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却因为说话的方式和内容不恰当而事与愿违,而女儿接收到的信息是:冷漠、谴责、否定、不被爱,从而酿成了这样的悲剧。

说到底,要想不让爱变成伤害,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别让过分的唠叨,让孩子受伤的心灵雪上加霜。

不恰当的唠叨都有哪些类型,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指责型

“从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孩子,教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

“你是睁着眼睛出气的吗?没看见铅笔就在那儿摆着吗?”

“怎么老是笨手笨脚的,你都打碎几个花瓶了?”

诸如此类。

从白天到黑夜,从学习到生活,一旦孩子感受到的是360°无死角、复读机般如雷贯耳的批评指责,他的内心是极度崩溃的,他的自信是缺失的,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调整,于是产生了自我怀疑,更加反感,更别说去解决问题,以免重蹈覆辙了。

2. 关心型

虽然长大后的我们,也希望被宠成小公主,但是在小的时候,孩子可能更想做个“小大人”。

如果他们对外界的认知是“外地太危险,别去”,“七点之前必须回来,小心遇上坏人”,如果但凡没有照做,就会迎来数落,他们会渐渐变成“巨婴”,变得畏畏缩缩,依赖父母,丧失决策能力和自理能力。

3. 杞人忧天型

“唉,你将来考不上大学可咋办……”

“你这次出去可别生病了,像上次一样感冒一个月怎么行。”

为尚未发生的事情担忧,会让孩子失去前进的勇气,变得消极、压抑,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致。

4. 祥林嫂型

“你怎么可以这么没有良心!”

“我们省吃俭用供你长大,你就是这么报答我们的?”

如果这样还不够“解气”,那就再拉拢一些“同盟军”,比如亲戚朋友,一起吐槽孩子没做好的地方,共同“教育”孩子。但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感到颜面尽失,被“道德绑架”,失去自由。

作为父母,总有一天要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他们也需要去探索、尝试、犯错,才会真正长大。

他们的“自我”也会在磨砺中渐渐形成,逐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此时的他们更希望被尊重,而不是被灌输。

这样做,孩子对你善意的提点才会更加接纳

NO.1 说话少而精

用明确的语言直接告诉孩子希望他怎么做。

比如,用“先把被子叠整齐,再来吃饭”代替“怎么又不叠被子,还吃不吃饭了?”

简单明确的话语会让孩子直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而且,同一个问题不要在一段时间内重复3次,这样孩子就不会厌烦和抵触,孩子做到之后,要给予肯定,他们适当的行为才能被固化。

NO.2  关注孩子的感受

“怎么又乱扔东西,不知道扔到垃圾箱吗?”可以调整为“有没有看到桌子上的废纸呀,你是否愿意一会儿顺便把它扔进垃圾箱呢?这样就整齐多啦。”

命令、指责、嘲讽等“暴力式”沟通,会让孩子在精神上感到被“拳打脚踢”。

尊重、欣赏、友善等“非暴力式”沟通,会让孩子感到被认可,他们才更愿意认为这一切出自善意,才会心甘情愿地做出改变。

少一分唠叨,就意味着对孩子多一分信任,只要改变沟通的方式,用他更能接受的话语,更有效的行为示范,就能更好地传达我们对孩子的重视和关爱,让他用更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

来源丨作者:知子花郭欣雨,转载需注明来源,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18年专注于心理学和家庭教育领域,20000+海量原创家庭教育案例,扫码 关注我,了解更多教子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