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都不知道的三种征象,你知道吗?
01
鱼形椎体征
表现
鱼形椎体征在脊柱X线侧位上观察,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椎体上下缘骨质凹陷。CT和MRI矢状位显示椎体终板中心凹陷,周围隆起改变(图1)。
解释
脊柱椎体为松质骨,骨质严重疏松脱钙时,骨小梁形态增粗、数量减少,椎体弹性能力减弱,骨质脆性增加,在脊柱承受的力学因素影响下,引发椎体形态改变。
某些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由于椎体生长板中央缺血、梗死(微循环阻塞所致),椎间盘压迫,终板凹陷,脊椎生长障碍,导致椎体正常形态消失,呈典型凹透镜样,类似鱼形椎体表现。
图1 鱼形椎体征
A.胸椎侧位片示胸椎骨质疏松脱钙,密度弥漫减低,多个椎体上下缘凹陷改变;B.腰椎侧位片示腰骶椎骨质弥漫疏松脱钙表现,多个椎体上下缘凹陷改变
讨论
鱼形椎体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多发性骨髓瘤、Paget病、成骨不全、代谢性疾病及其他(镰状细胞贫血,高雪氏病等),据文献报道,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约10%出现鱼形椎体征。
上述疾病引起椎体上下缘凹陷改变,在影像学中,描述这一椎体形态改变的术语命名混乱,包括鱼形椎体、鳕鱼椎体、鱼嘴椎体、鱼尾椎体、鱼骨畸形和沙漏畸形等,其中以鱼形椎体和鱼嘴椎体最常用。早在1926年,Schmorl最早提出“鱼形椎”,用以描述骨软化症引起脊柱椎体双凹改变,形似鱼的椎体。1941年由Albright等人通过对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深入研究,从影像角度提出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双凹改变,称为鱼形椎体;此后,他们意识到关于鱼形椎体这一名词使用和命名非常混乱;1948年,他们进一步提出鳕鱼椎这一概念。Donald Resnick等研究认为骨质疏松患者X线片中,双凹椎体的形态与金枪鱼椎骨形态非常相似,因此以鱼形椎体命名是符合逻辑的。Jason T. Rexroad等研究发现,在X线片上镰状细胞贫血患者胸椎双凹改变与鲑鱼脊椎形态相似,支持使用鱼形椎体来描述。2004年,Mulligan认为病变椎体边缘双凹改变,用“鱼形椎”描述更合适。Reynolds等对老年性骨质疏松造成的鱼形椎体和镰状细胞贫血引起的“H”形椎体作了简单区分,且明确指出,无论是鱼形还是“H”形椎体,椎体畸形均发生于椎骨终板,而不是椎间盘。
临床上年轻的骨质脱钙患者,通常确诊已是晚期,鱼形椎体征的影像表现,对临床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判读要点
脊柱X线侧位片观察;
单个或多个椎体出现;
椎体上下缘双凹,呈鱼形椎体表现。
02
MRI液体征
表现
MRI液体征常见于骨质疏松所致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MRI显示为压缩椎体上终板下缘或下终板上缘出现圆点状、线样或三角形状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WI STIR呈明显高信号。
解释
由骨质疏松所致的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压缩椎体上终板下缘或下终板上缘常出现MRI液体征。主要发生机制有两方面:①骨质疏松时椎体血供较正常椎体减少,容易发生缺血坏死;②椎体终板上下缘的骨小梁承受较大压力,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骨折且程度较为严重,使得此区域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中断发生急性缺血坏死,从而形成MRI液体征。此征象出现率与椎体压缩程度、邻近骨髓水肿范围密切相关。椎体压缩程度越重,骨髓水肿范围越广泛,越容易出现MRI液体征。
讨论
椎体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尤其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明显,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确外伤史也可出现椎体压缩骨折,而肿瘤侵犯椎体导致骨折亦很常见。目前认为MRI液体征是骨质疏松所致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即良性骨折)的重要特征,对与肿瘤侵犯所致椎体压缩骨折(恶性骨折)鉴别具有重要意义。Baur等研究发现,良性椎体压缩骨折MRI液体征常见,约40%,而恶性骨折MRI液体征少见,仅6%。刘振生等研究亦显示了相似的研究结果,即压缩椎体内出现MRI液体征提示良性骨折可能性大。
图2 MRI液体征
A~B.L1椎体良性压缩性骨折,邻近骨髓水肿,T1WI呈弥漫性低信号,T2WI呈条带状高信号(箭头),位于L1椎体上终板下方;C~D.L1椎体良性压缩性骨折,邻近骨髓水肿,T1WI呈弥漫性低信号,T2WI呈三角形高信号(箭头)
Baur等对MRI液体征及其周围组织检查表明,液体征象区为坏死骨质,周围骨髓水肿并反应性纤维增殖。老年人骨质普遍疏松脱钙,椎体髓腔内脂肪浸润明显增加,椎体血液循环减慢、血流减少,容易缺血坏死。Dupuy等认为,骨质疏松所致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中断,椎板下骨小梁缺血坏死、损伤后炎性代谢产物、渗出液聚集,液体被压入坏死骨质的间隙里,形成MRI液体征。压缩椎体常信号不均,周围可见碎骨片和血肿,但无椎旁软组织肿块。
此外,文献报道,由骨质疏松所致椎体急性压缩性骨折内可见“裂缝”,若其内有气体填充,在X线摄片、CT影像表现为真空征,若其内有液体填充,则在MRI影像表现为上述的MRI液体征。Malghem等认为,真空征和MRI液体征为同一病理变化的不同影像学表现形式,只是压缩椎体裂缝内填充内容物不同而已。当患者行MRI检查时,随着仰卧时间的延长,椎体裂缝内容物由气体逐渐变成液体,在MRI上表现为MRI液体征。
Yuh等认为肿瘤浸润所致恶性骨折时,椎体骨髓腔被肿瘤组织浸润填充,终板周围可见恶性肿瘤细胞,液体渗出聚集少见。另外,恶性肿瘤侵犯浸润椎体,供血血管增多、增粗,大量新生肿瘤毛细血管,故椎体血供丰富,骨折后不容易发生缺血坏死。椎体信号相对均匀,髓腔内被软组织信号填充,可见椎旁软组织肿块。
判读要点
在脊柱MRI矢状位观察;
MRI液体征常见于压缩椎体上终板下缘或下终板上缘;
表现为形状规则或不规则圆点状、线样或三角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WI STIR呈明显高信号;
需与肿瘤侵犯椎体所致压缩骨折鉴别。
03
狗戴项圈征
表现
狗戴项圈征常见于腰椎椎弓狭部裂时,在腰椎X线双斜位或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及图像重建显示,以MSCT多平面重建(MPR)诊断敏感性较高,表现为椎弓狭部条带状透亮骨质缺损,亦称椎弓狭部裂或椎弓崩裂,常伴随邻近椎体滑脱(图3)。
图3 狗戴项圈征
A.正常腰椎X线斜位片。椎体及附件显示为“狗形”,狗颈部为椎弓峡部;B.椎弓峡部裂时,可见条状透亮带,如同狗戴项圈征;C~D.腰椎X线双斜位;E~F.腰椎MSCT斜矢状位MPR示:L5双侧椎弓根条状透亮线,呈狗戴项圈征,提示L5椎弓狭部裂
解释
狗戴项圈征提示腰椎椎弓狭部裂,椎弓峡部(椎弓环最狭窄)部分骨质不连或椎弓关节间部缺损,是引起脊椎滑脱的主要原因之一。
腰椎X线双斜位摄片是显示椎弓峡部的最佳位置,取45°摄片,影像显示清晰的“狗形”,其头为同侧横突,耳为上关节突,眼为椎弓根,颈为峡部,身体为椎体,腰为下关节峡,尾为对侧横突。当椎弓峡部崩裂时,则在“狗颈”(椎弓峡部)可见裂隙,即呈狗戴项圈征。
讨论
当出现狗戴项圈征,说明腰椎椎弓峡部骨质不连,根据狗戴项圈征宽度和形态来诊断椎弓峡部裂的程度。椎弓峡部裂的原因有两方面:①先天性,亦称先天性峡部缺损,胚胎发育过程中,椎弓没有正常融合,留下缝隙缺口,形成椎弓峡部不连。②后天性,常与外伤及长期劳损关系密切,是一种应力骨折或疲劳骨折。椎弓峡部不连时,腰椎椎体稳定性差,常伴随椎体向前滑脱。
腰椎X线双斜位(45°)是显示狗戴项圈征的最佳摄片体位。正常腰椎双斜位影像显示清晰的“狗形”,其头为同侧横突,耳为上关节突,眼为椎弓根,颈为峡部,身体为椎体,腰为下关节峡,尾为对侧横突。当椎弓峡部崩裂时,则在“狗颈”(椎弓峡部)可见裂隙,即呈狗戴项圈征。
椎弓峡部裂是引起脊柱滑脱失稳的潜在因素。正常情况下,腰椎上下毗邻椎体前后缘构成连续的弧线,前后平行。当椎弓峡部裂继发椎体滑脱失稳时,椎体前后缘连线不连续,参照下位椎体判定上位椎体的移位方向。但由于周围结构特别是肠内容物重叠,或当脊柱侧弯、旋转时,普通X线双斜位摄片难以清晰显示狗戴项圈征,从而导致漏诊。另外,普通X线双斜位摄片只能反映骨质情况,不能显示椎弓狭部裂周围骨赘、骨痂、纤维组织增生、是否合并椎间盘突出,以及脊髓和神经根是否损伤等征象。
MSCT容积扫描之后,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调整坐标,对感兴趣区实行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其中,斜矢状位是显示狗戴项圈征的最佳重建位置。斜矢状位MPR图像能清晰显示椎弓峡部裂隙具体位置、裂隙宽度、周围软组织等相关情况。另外,斜矢状位MPR图像还避免了横断位椎弓峡部裂隙与椎间小关节间隙混淆,从而提高狗戴项圈征诊断敏感性。正中矢状位MPR图对于显示狗戴项圈征不如斜矢状位,但对椎体滑脱诊断优势明显,可较好地指导临床手术方案制定。
判读要点
诊断腰椎椎弓狭部裂(椎弓崩裂)的X线直接征象;
在腰椎X线双斜位或MS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上观察,以斜矢状位MPR图最佳,辅以正中矢状位MPR图,帮助判断脊柱滑脱情况;
当“狗颈”见条状透亮影时,称为狗戴项圈征。提示椎弓峡部骨质不连或崩裂,根据狗戴项圈征的宽度及形态来诊断椎弓狭部裂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