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崑山教授成才之路
陈崑山教授半岁丧父,跟随母亲和叔父长大,家境贫寒,但他较聪颖,故叔父一直想让他多学文化,待长大后有“出头之日”。1948年底他小学毕业。1949年春节,他的母亲不幸暴病身故,家庭经济如雪上加霜,故而辍学在家,随叔父务农。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急需文化人,政府下乡动员小孩上学,因此,陈崑山依靠政府助学金迈进了中学之门。失学两年,有机会重返学校,陈崑山如饥似渴地学习,尽管经济很困难,经常因交不起伙食费而停膳,但在党和老师的关怀下,他还是坚持念完了高中。
一、时代召唤,走上岐黄之路
陈崑山教授加入中医队伍,他认为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其偶然性是:首先,1956年恰逢国家创建4所中医学院,为了扶助中医学的发展,国家规定中医学院学生享受师范类院校待遇,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不用自己交伙食费,特别困难者还有少量生活零用钱补助。这一政策对在中学期间经常因交不起伙食费而停膳的陈崑山来说,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次,他上高三时,语文老师李玉山是原中国北京国医学院的学生,他听说国家要创建中医学院,于是极力推荐陈崑山报考中医学院。他告诉陈崑山:中医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而且当今正值中医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时期;第三,陈崑山高二时有位同班学友因玩单杠摔伤,左上肢脱臼,右上肢骨折,当时的县医院技术、设备条件很差,说要截肢,后来请一位骨科老中医治疗,结果1个多月就痊愈了,陈崑山从这一事例中深刻体会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其必然性是:陈崑山教授的叔父和其本人认为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既受人尊重,又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离不开的职业,他早有当医生的愿望。
就在以上多种因素的促使下,陈崑山当时经过慎重地考虑,毅然决定第一志愿报考了广州中医学院。高考后,他如愿以偿地收到了该院录取通知书。
二、六年寒窗,茁壮成长
陈崑山怀着兴奋满足的心情,有幸于1956年9月踏进了由政府创办的中医高等学府——广州中医学院,成为首届学生。
陈崑山始终铭记着中学时李老师的话: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队伍正值后继乏人的时期。因而他一直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
陈崑山上学期间严格要求自己,着力使自己全面发展。他6年来不仅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一直当班长,而且带领564班成为全校的先进班。他还是各种文体活动的骨干,是班里的主力排球队员,也是学院合唱团的主力之一,他爱演话剧,自己还创作过话剧,导演过话剧。尽管如此,陈崑山并没有放松业务学习,他长期挑灯夜战,早起晚睡,是图书馆的常客。
陈崑山教授在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记好笔记,尤其是把每堂课的重点和老师的临床经验记好,自习时做适当整理。6年时间里,他的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有几十本,后来因多次搬家才逐渐减少。
2.很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对《黄帝内经》的许多重要段落,以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多数重要条文,他都背诵得很熟,并广泛阅读了很多中医药学古籍。他对药性和功效相近的中药,仔细研究其异同点,并整理成笔记。他背诵过很多的方歌,直到现在还经常告诫青年医生和学生要掌握200首左右有代表性的古方和验方,只有这样,在临床上才能得心应手。
3.重视临床实习,认真学习老师的经验。陈崑山在大学时就体会到,中医有几千年的临床经验,不仅见于经典和历代医家的著作中,而且许多宝贵的经验还蕴藏在现代许多老中医的心里,反映在他们日常处理各种疾病的过程中。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灵活性很大的医学,掌握了理论知识不一定会看病,自己去摸索,要经过漫长的过程,事倍功半。因此,陈崑山教授在学生时代就非常重视临床实习。1959年在中山县中医医院跟当地名老中医周伯姚实习的几个月中,他认真记录了周伯姚的许多宝贵的经验与验方;同时对该院院长大量使用附子的经验也认真地进行了学习。有一次广州中医学院发动全体老师献方时,陈崑山几乎把所有的经验方都抄录了下来。1961年陈崑山分配在广州市中医医院毕业实习,1年中他对内、妇、儿等科老师的临床经验做了大量笔录。几次临床实习为他后来的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把握中医精髓,重视辨证论治。陈崑山通过6年的刻苦学习,深深体会到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是中医临床工作的灵魂。因此,他的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中医诊疗学的核心——辨证论治初探》。题目确定后,他在毕业实习的1年中阅读了大量参考书和各种杂志,做了大量笔记,搜集了大量资料,写成了4万多字的毕业论文,最后送给邓铁涛教授审阅,受到好评。
三、坚持基层临床,积累丰富经验
1962年夏天,毕业分配的前夕,陈崑山有留校的希望。但就在这个时候,国务院发来一个文件,谓核工业部急需干部,要优先选调一些德才兼备、社会关系清白和身体健康的学生。选调的名单中有陈崑山。1962年10月,他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挑选,愉快地奔赴军工战线,到一个陌生的保密单位报到。
该医院的设备和人员素质很好,但毕竟只是一个职工医院,比起大城市的医院有很大差距,而且中医只有陈崑山一人,连中药房也没有,很难开展工作。当时,他思想上感到很迷茫,经过领导的帮助和自己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逐渐稳定了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没有条件,他就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创造各种条件;没有中药房,他就先与当地中药店订立合同。然后他挂起了中医科的门牌,接诊一个个病人。
数月后,该医院就建立了中药房。由于缺乏临床经验,没有上级医生的指导,陈崑山就边干边学,总结经验,认真细心地诊察每个病人。白天看病时遇到的问题,晚上就及时查阅书籍杂志,从古籍和现代文献中找答案,他经常学习到深夜。当时全国只有7份中医杂志,他全都订阅了,而且杂志中的重要文章,他都会认真阅读,遇到重要的内容就做读书笔记。对临床中的教训、体会、经验,他认真思考,及时总结。例如,泻心止血汤就是1971年在抢救一名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当时病人是该院的一名资深的西医内科大夫,经西医抢救3天,输血3750mL,用过各种止血药,一直出血不止,还要靠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由于患者坚持不同意手术,内科只好请中医会诊。陈崑山回忆学习的《血证论》,经过认真辨证,用了泻心止血的方药,终于很快止血,病人不久康复出院。在后来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泻心止血汤屡用屡验。陈崑山教授回顾自己许多的经验方,都是受到古人的启发,在临床中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
在湖南工作期间,由于该院是综合医院,中医科看的病种广泛,凡是要求服中药的病人都得看。内、外、妇、儿、五官科病人都要看,早期甚至有时还用针灸(治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按摩(治小儿消化不良、秋季腹泻等)。陈崑山教授说这个经历很重要,是宝贵的财富,业务基础打得广、打得结实对他一生的成长很关键。
四、奋发努力,更上一层楼
陈崑山教授快到知天命之年时,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医生,调入中医高等学府的附属医院工作。面对大城市大医院的环境,他冷静地思考了既往多年的历程,总结了自己的经验,确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陈崑山教授觉得前20多年的临床使他在肝胆病和风湿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群众中适用性较广,因此,他把自己后半生的主攻方向定位在肝胆病和风湿病。近30年,陈崑山教授深入研究了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癌、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风湿和类风湿病、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等,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陈崑山教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深刻体会到“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加好”。陈崑山教授说,他从年轻时开始就一直注意学习一些西医知识和诊疗技术,并虚心向西医同道学习。经过反复的实践,终于尝到了甜头。因此,陈崑山教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术思想和主张,即“推崇中西医结合,主张以中为主,西为中用;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张辨证为主,辨病为辅;擅取诸家之长,主张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勤于博采众方,主张临床应有法有方,灵活加减;立足继承岐黄,主张遵古不泥古,发扬光大中医”。以上的学术思想和主张指导着陈崑山教授一生的临床实践。
陈崑山教授治学十分严谨,办事非常认真。他说,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医生,必须具备这种治学、办事的态度和作风。做学问、搞科研、搞教学、写文章都应如此。陈崑山教授平日看病时,对每个患者都要仔细问,认真检查,立法处方要深思熟虑,从不马虎。看门诊时,他从来都是亲自写病历。对研究生写的论文他也都要经过逐字逐句地多次修改,对一些实验数据也要逐项审核,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陈崑山教授从不“无病呻吟”,滥发表文章,每篇文章都做到言之有据,有感而发,反对写一些东凑西拼、弄虚作假的文章和著作。他认为,这样会贻误后人,葬送自己。
陈崑山教授是一个学而不厌、认真总结经验的人。他已经79岁了,每周还工作3个半天,并经常外出会诊。他遇到疑难问题,还不断查找文献资料,有了经验和体会,仍会收集、记录、整理。陈崑山教授说,知识的海洋是浩瀚的,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回忆近60年的从医经历,陈崑山教授很有感慨地说:“我之所以能成为杏林中一棵小树,总结起来可概括为4个字,即学、用、思、写。”
陈崑山教授65岁退休,随即返聘,至今还在江西省中医医院“陈崑山名中医工作室”工作,每周出门诊3次,为广大病人解除疾苦,呕心沥血传帮带青年学子。
陈崑山教授高兴地说:“夕阳无限好,余晖洒人间!”
戴 琦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