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雍正帝没有诛杀曾静,乾隆为什么登基之后又把曾静凌迟了?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继位刚三个月的乾隆给刑部下了一道谕旨:把曾静、张熙这两个乱臣贼子给朕抓了,凌迟处死!
不得不说,新官上任的乾隆,这番操作有点让人意外:全天下人都知道,曾静和张熙两个人可是他的父皇雍正当年亲自下旨赦免、并且特别要求“将来子孙,不得追究诛戮”的。
乾隆不但“追究诛戮”了,还动用了最惨无人道的凌迟极刑。而且他对自己的操作并没有感觉不妥,内心相当坦然:这样前后处理办法虽然不一致,但是从天理人情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
前后办理虽有不同,而衷诸天理人情之至当,则未尝不一。——《乾隆上谕》
曾静和张熙可谓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降”,他们到底犯了什么大事,让乾隆皇帝事隔七年之久,还要翻一翻旧账呢?
吕留良:隐晦的反清思想家
说到曾静,就不得不说到大名鼎鼎的侠女吕四娘之父——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和思想家吕留良。
因为曾静被拿捏在乾隆父子手中翻来覆去的命运,是一直和吕留良的思想学说息息相关的。
出生在崇祯二年正月二十一日(1629年2月13日)的吕留良,虽然一生只有短短的55年,但他生前和名望和身后的遗产,不仅改变了个整个家族的命运,更是改写无数他的追随者的命运。曾静便是这无数追随者之一。
吕留良祖上在明朝世代为官,所以整个家族的人都对明朝有着极其深厚的情感。
1644年,大明灭亡之际,吕留良和堂兄吕愿良,还有侄儿吕宣忠都在名将史可法麾下抗清。
吕留良还在战斗中中箭负伤,留下终生病痛。后来抗清兵败,吕宣忠被抓英勇就义,吕留良在给侄儿送行时国仇家恨一齐涌上心头,悲愤交加中口吐鲜血,几乎气绝。
他写在《厉耦耕诗》中“箭瘢入骨阴辄痛,舌血溅衣洗更新”诗句,记载的就是这些经历。
如果没有时代的风云激变,吕留良拥有的一定是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史书记载吕留良很小的时候就“颖悟绝人,读书三遍辄不忘,八岁能文。”
但不幸生在朝代更替的时候,现实硬生生把一个本该在学业上绽放光彩的人,逼成了一个反清复明的精神领袖。
之所以说吕留良是反清复明的精神领袖,是因为在他后半生,他更多地是通过思想学说来影响时人。在和清廷正面对抗上,他摒弃了武斗,更多地表现为消极对抗。
康熙五年(1665),浙江学使到嘉兴地区考核生员,颇有声名的吕留良拒不应试,最终被革除诸生。此举震惊社会,而吕留良怡然自得。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又开博学鸿词科,这个始于唐朝兴于宋朝的制度,是在科举制度之外举办的人才选拔途径,是朝廷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浙江当事官员连着两次推荐吕留良,吕留良在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削发为僧,取法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
吕留良还和朋友一起点评每年的科考八股文章,借评选时文以宣扬“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的观点,其民族气节对士人学子影响极大。
晚年吕留良隐居在吴兴埭溪的妙山,筑风雨庵,创立南阳讲学堂,设馆授徒,广为讲学,门人弟子越来越多。
他还开办了“天盖楼”刻局,自选自刻,自己经营发行,将自己的思想见解汇集成册发行,一时之间“天盖楼”选本风行全国。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吕留良在病中与世长辞,终年五十五岁。
他的学徒门人收集整理他一生反清复明思想的诗文,编有《吕晚村先生文集》八卷、《东庄诗存》七卷、《续集》四卷、《惭书》一卷。
吕留良终其一生,都没有等到光复明朝的那一天。不过,他的思想却通过其著述流传了下来。这些著作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一些反清复明志士将其奉为行动纲领。
“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这句藏头诗,便是吕留良一生反清复明思想真实写照。
曾静:冲动软弱的落魄文人
吕留良自己可能都没预料到,他的民族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有那么深远,深远到了历史罕见的惨烈程度,以至于后人世世代代被压迫为奴。
甚至可以说,吕留良反清复明的思想传播越广泛,其家族离毁灭就越近。而最后一个掘墓人,便是湖南永兴人曾静,他和徒弟张熙亲手埋葬了吕留良的家族和思想。
1679年出生的曾静,比吕留良整整小了50岁,也就是说,吕留良在杭州去世时,曾静刚刚五岁。但两人都没有预料到,45年后,将有一场灭顶之灾等着他们。
雍正六年(1728年),49岁的曾静在靖州参加科考时,又一次落榜,郁郁寡欢的他,无意间得到了一部“天命神作”——吕留良当年点评八股文的文集。
书中关于汉人和满清的“夷夏之防”的说法,让失意落魄了大半生的曾静看到了生命的微光,他仿佛找到了一生理想的寄托与归宿,立即派徒弟张熙去去浙江吕家拜访。
吕留良的小儿子吕毅中将父亲遗留的著作全交给了张熙。
曾静一生赶考颗粒无收,对清廷失望至极,而吕留良书中又多是反清复明之意,这让曾静兴奋不已,仿佛找到了精神依靠。
他一边如饥似渴地阅读,一边与吕留良的弟子严鸿逵以及严鸿逵的弟子沈在宽等书信往来,热烈讨论吕留良思想的精髓。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帮从京城被发配往广西的人,路过湖南——这帮人正是两年前被雍正囚禁后不久暴死的胤禩的门人。胤禩是雍正的八弟,在“九子夺嫡”中失利但在众兄弟中威望极高,他的死让朝野议论纷纷。
胤禩的门人们一边走一边沿途散播雍正阴谋夺位、弑父杀弟的言论。这些言论让一直跃跃欲试想进行反清复明大计的曾静振奋不已:雍正这样的奸恶之辈篡位,看来大清真的气数已尽,正是我等举事之天赐良机啊!
曾静干了两件吕留良都没干的大事:
编写了一部《知新录》,列举雍正十大罪状,明目张胆号召反清复明;给传闻说是岳飞二十一世孙的川陕总督岳钟琪写了一封信,邀请他一起造反。
因为当时岳钟琪很不被雍正待见,但手握重兵,曾静便认为岳钟琪郁郁不得志就一定会和他一起“精忠报国”。
然而,他没料到自己这一无脑行为,将要给自己和吕家带来血流成河的巨大灾难。因为岳钟琪毫不犹豫地将他的信交给了雍正。
雍正:收服人心的权谋高手
按照大清律例,曾静犯的是大逆之罪,即便不被株连九族,至少也要判凌迟处死。但雍正面对这个懦弱无脑的失意文人曾静,却出乎意料的宽大,既不打他,也不说要杀他。
雍正只是把曾静关在牢里审问,对曾静提出的“华夷之辨”,关于清朝统治正当性的疑问,以及对雍正本人继位合法性的质疑,雍正都写文章一一回答,并以此教育狱中的曾静,让他改过自新。
曾静胆量比较小,被牢房这一吓,早就把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宣扬的反清复明理念都丢掉了。
他痛哭流涕招供说自己只是个山野村夫,孤陋寡闻,不知道清朝如此伟大,当今圣上如此英明,只是受人蛊惑,才误入歧途。
为了争取宽大处理,曾静还把这些“误导”他的人一锅端给供了出来,包括吕家后人,以及严鸿逵、沈在宽等人。
拿到名单的雍正,下令将吕留良的全部遗书焚毁,将吕留良戮尸枭示。吕留良在世的儿子及族人全部诛杀,只留下孙辈流放到宁古塔为奴。就连吕留良的私淑弟子,以及刊刻、收藏吕留良遗书的人,都遭到株连坐罪,死者甚众,血流成河。
曾静和弟子张熙,反倒变成了吕留良余党的从犯。雍正对他俩处理相当宽大,直接免去了他的死罪,并下诏要求“将来子孙,不得追究诛戮”。
在雍正皇帝看来,曾静只是一名来自乡野的无知之徒,不足为患。倒是吕留良所鼓吹的民族思想,在民间流传已久,具有广泛基础,对于清廷的统治危害极大。
所以,雍正把曾静狱中的供述和自己关于“十大罪状”的回复,编成《大义觉迷录》一书,并要求公家朝廷上下、地方官吏人手一册。
所有地方官、学官必须据《大义觉迷录》的内容及论点向百姓讲解,还命曾静到全国各地巡讲。曾静大难不死,捡回一条小命,摇身一变,彻底臣服在雍正的脚下。
曾静回乡后一心一意宣讲《大义觉迷录》,讲自己是如何洗心革面、弃暗投明,为大清歌功颂德。逢人便说自己“今亦如盲,得视复见天地日月”。
乾隆:不打常牌的十全老人
雍正十三年九月(公历1735年),乾隆即位。乾隆和雍正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没有经历过权谋争斗,不像雍正一辈子苦心孤诣步步为营,在“九子夺嫡”的凶险中艰难上位。
乾隆十二岁那年见到爷爷康熙,就备受宠爱,在雍正登基时就被立为继承人,成长和上位过程相当顺利。加上爷爷和父亲两代的努力经营,大清王朝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这让少年得志的乾隆更加志得意满。
在这种情况下,他看到全国到处刊发的《大义觉迷录》,认为书本触及到雍正帝本人内部伦常之间的一些隐私和证据,有损于皇室威严。
乾隆下诏宣布“《大义觉迷录》一书毁去其版,凡有私藏者,即有杀头灭身之罪。”
同年十二月(公历1736年),就以“悖乱凶顽、大逆不道”为由,将曾静、张熙凌迟处死。
乾隆为此还写了一段“心灵独白”为自己辩解:
我父皇世宗宪皇帝,圣人的度量如天一样大,以为他们的诽谤只限于皇上一身,而免去他们死罪。并且写了“将来朕的子孙,都不准追究这事而对他们实行杀戮”的谕旨。
然而,在父皇在世的时候,或者可以对他们宽容;而在朕即位的今天,则断难宽恕他们。这样前后处理办法虽然不一致,但是从天理人情上的恰当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
况且全国亿万臣民,对他们都恨之入骨,想早点对他们明正典刑。从今天来讲,朕又怎能违背人心中的公愤呢!
所以对曾静、张熙这种大逆不道之徒,不可姑息养奸,应当按照大清律例,凌迟处死。
相比而言,雍正称得上“老谋深算”,擒贼先擒王,对吕留家家族的狠毒让人毛骨悚然,对懦弱无脑的曾静,收伏利用。
乾隆就有点我行我素,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意气风发的他,自然受不了老爹对忤逆之辈的“怀柔”,用极刑既为泄愤,也为立威。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