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西方人如何欣赏中国传统绘画?
浓墨重彩,或是淡墨轻岚,描摹如故江山;
山水揽胜,或是宫廷春晓,绘成如梦佳期。
水墨仍在,丹青仍垂,
西方人如何欣赏中国传统绘画?
▼
著名汉学家赫尔伯特·翟里斯(Herbert Allen Giles)于1905年出版的《中国绘画史导论》,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部力作。本书译介了自远古时期直至明末(1644年)的中国艺术评论家、画家的著作和作品,如阎立本、张孝师、吴道员、赵大年、王世贞、王羲之等。本书生动展现了早期西方汉学家对中国艺术的审美观,也为世界打开了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灵性之笔:钩沉史实,趣味十足
翟里斯用灵性之笔为读者展开中国绘画的漫漫长卷,既涉及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家,又特别介绍了女性和少数民族画家群体,其内容既钩沉史实,又趣味十足。
(南宋 郑思肖,《墨兰图》,纸本,257 mm×424 mm,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郑思肖以画兰花而闻名。他画了一幅十多尺长,只有五寸宽的长卷。在他归隐之前,其技巧已达炉火纯青之境。当地的官员闻其技艺精湛且视画如命,就以赋役为由逮捕了他,意取其画。郑思肖怒斥“头可断,兰不可画”,遂释出。从下文几行诗中,我们即可感念其心志:
清风拂过,回首往事,
夕阳下的云霞纵使聚集也是枉然。
花蕾中遮掩着春意,
我手中的画笔能映照万物。
(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纸本水墨,画芯,7215mm×336mm,浙江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公望后来退隐山林,便释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他云游时总会将纸笔置于袖中,每见山中胜景和美物,他便会立马粗略地勾勒草图,闲暇时仔细研究,最后山中的朝暮变化、四季的阴晦变化他都得之于心,运之于笔。”因此我们看到他画中的千山万谷令人惊讶;画中层峦叠嶂,其深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翟里斯以一种具有灵性的笔触关注着人性化的中国艺术。他不仅对中国古画中的创作理论与技法进行了探析,并且翻译了许多画家的逸闻趣事,为西方读者们展现了中国艺术家们的另一面:喜怒哀乐皆有血肉,嬉笑怒骂全随心意。在他的笔下,中国艺术脱离了西方人眼中异国他乡的模糊面貌,生动展现了早期西方汉学家对中国艺术的审美观。
艺术之窗:“局外人”的第一本中国绘画史
《中国绘画史导论》被看作是翟里斯首次面向欧洲读者推出中国画家、画评家的权威作品。作者在前言中指出,在这部作品问世之前,西方人一直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来理解中国绘画:
莫里斯 · 帕莱奥洛格(M.Palèologue)在《中国艺术》(L’Art Chinois,1887)一书中轻描淡写地提及了中国绘画。书中,他所理解的绘画部分几乎可以说是不具备历史性的,也没有谈及中国的艺术家和鉴赏家。
夏德(Hith)教授以德语写作的《中国艺术中的外来影响》(Ueber Fremde emde Einflusse in der Chinesischen Kunst,1896)是一部详细考察了中国美术史的著作,相比之下,几年后的另一本德语著作则使该书显得多余。
威廉 · 吕布克(Wilhelm Lübke)博士在他那厚重的《艺术史概论》(Outlines of the History of Art,1904)一书中,仅仅用一两页讲述影响了数百万人许多个世纪的中国艺术。
雷纳克(M.Salomon Reinach)在他的《阿波罗美术史》(Apollo:an illustrated manual of the history of art throughout the ages,1907)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我在这里对印度和中国的艺术只字不提,那是因为它们被赋予的崇高是一种幻觉。在亚历山大大帝之前,印度没有艺术,而中国的艺术直到中世纪才开始出现杰作。”
翟里斯认为,欧洲学者对中国绘画始终秉持一种“局外人”态度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写作中国艺术史所需要的相关译本。出于西方人了解中国艺术的需要,这部《中国绘画史导论》应运而生。因此翟里斯称:“就任何一种欧洲语言而言,这都是第一本中国绘画史”。在十九世纪后期20世纪初中学西渐的历史过程中,这部作品也为世界打开了一扇来自中国的艺术之窗。
魅力之画:跨越国界的审美和鸣
该书的初版还配有十二幅完整的中国画,意图尽可能表现出中国绘画的门类,即历史画、道释画(佛教、道教)、山水画、花鸟画和肖像画。这些画的挑选和评论工作是由当时供职于大英博物馆的著名诗人、艺术评论家劳伦斯·宾雍(Lawrence Binyon)提供,他还在每幅画下都配以启发性的注释。1918年,翟理斯新增了十几张中国画,增加了40页,与第一版美编再度合作推出了该书第二版。
(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绢本设色,248mm×3482mm,大英博物馆藏)
画家对材料有着完美的掌握,他对技巧的掌控令人惊讶,在画面中溢出的是浮华,所表现出来的是细腻的调子。线条既流畅又精致细腻,世界上很少有画作能做到这一点。然而,具有生活感的介入防止了让画作变得过度艺术;既记录下了男孩在被梳妆时的反抗姿态,也显示出画面中的肃穆感和优雅感。
——劳伦斯 · 宾雍
(元 赵孟頫,《摹王维〈辋川诸胜图〉》,绢本设色,435mm×9008 mm,大英博物馆藏)
整个画面是连续的,青翠的河谷被奇异的峭壁包围着,石头发出宝石般的光芒;河流随着前景时宽时窄并由猛跌的洪流推动;草地上布满鹿群,竹林密布,村庄的屋顶镶嵌其中。所有这一切最终都在海边变得开阔起来,远处的山与阴暗的海岸、天空融为一体。
——劳伦斯 · 宾雍
《新中国评论》的评论文章对该书美编所做的评价很高,“在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这本著作大受欢迎”。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绘画拥有超越国界的独特魅力。
点击书籍图片,即可优惠购买
特惠价: |
¥47.6 |
作者简介
作者
赫尔伯特·翟里斯(1845—1935),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著名汉学家,被誉为英国汉学巨擘,其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范围遍及中国文学、历史、宗教、哲学、绘画等诸多领域。
译者
赵成清,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考古学博士后,现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被国家和学校公派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东亚部从事访问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设计史论。在艺术类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过六十余篇论文,同时也出版过多本著作及译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