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学心理健康,教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怎么教,应该何时教,一直是教育学家们激烈探讨的一个话题。近来,伦敦的一所小学就开展了一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儿童心理教育专家Emma Jane Kirby 利用好玩的游戏和配套的练习册,使用贴近童心的语言帮孩子们触碰自己的思想。
并不是谁都能说服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在大家面前大方地谈论自己内心想法的。
而在Oliver Goldsmith 小学,伦敦西南地区,就有这么一群孩子正和大家分享着自己关于某一段不如意的日子和自己情绪失控的瞬间的故事。
“没有人能看见我们的想法是怎样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自己说出来” 一个九岁大的小女孩这样说到。
在这堂公开课上,英国小学的老师们正在教孩子如何理性分辨自己情绪失控时刻的方法,以及一些管理自身情绪的技巧。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每个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刻。但比起刻意避免提起这些'小事’,压抑自己的'小情绪’,我们的老师更希望能教孩子一些有用的语言,让他们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顺畅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我此时此刻在想什么’/'我需要哪方面的帮助’。揪出症状才能对症下药”
于是这堂课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让孩子从老师准备好的小游戏中,区分出哪些思考方式是“有帮助的”而那些是“效果甚微”的。
整堂课,老师们在向孩子讲解内容的时候使用的都是有针对性,精心选择使用让孩子更好理解的语言。
“你有没有经历过某个诸事不顺的一天呢?比如今天早上想吃巧克力麦片,但家里只剩下一点点无味的燕麦粥?”
这一语中的,引起了全场学生的激烈讨论。一时间,小朋友们都像收了启发似的,在互相倾诉自己遇到的那些不顺心的时刻。
之前,英国学术调查机构Association of School and College Leader有针对孩子健康教育问题展开过一次普查。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学校管理人员汇报:孩子的心理健康辅导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而关于孩子心理健康情况的普查显示,十个孩子中至少有一个需要心理辅导。
如何发现,如何疏导,这个平衡度的拿捏可是需要技巧的!
说着,老师们正在给孩子分发一些课堂小练习册,简洁易懂的语言和色彩鲜明的图片让孩子有了表达自己的欲望。像那个早餐的比喻一样,用贴近生活的实际例子能让孩子更好的发现自己的情绪并用合适的语言吧它表达出来。
“之前,我们一直把重点放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学上,但很多’大孩子'给予我们的反馈都是’如果您能在我八九岁的时候就教会我这些,事情会有很大的不一样'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这个向孩子们解释心理问题的重要时间点”
——公开课项目负责人Dr Redfern
课堂上,一个小男孩说到:“写作课的任务对我来说太难了,我觉得自己一定完成不了,所以非常担心不安”
这时,另一个同龄的小朋友站起来向他提供了自己的建议:“当你感觉不安的时候可以试试停下来深呼吸,还有,你应该相信自己!”
瞧,当孩子有勇气说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就有机会帮助他一起想办法。
为了培养这种团队协作,互相关心的精神,老师还带领他们还玩起了“金鱼接力”的游戏,孩子们都融入的很好,他们相互配合,相互帮助。
当然,一堂课下来,孩子们都学到多少真正用的上的知识才是最令人关心的吧。
本次儿童心理教育的负责人在报告中写道:现在,当孩子们遇到感觉棘手的问题时,他们会积极地使用在公开课上学到的’情绪梳理工具'。从之前的无方向抓狂,到现在的有针对性情绪管理,孩子们不再害怕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迎接他们的不再是漠视,而是互相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