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城市新进万亿俱乐部!济南、泉州、东莞,你更看好谁?
23个万亿城市,华东占了11个,除了杭州全是弱省会;华南3个,华中3个,华北2个,西南2个,西北1个,除了广东以外,全是大区中心和独强省会。国内这除了南北差距以外,还有巨大的东西差距。中西部省份虽然有转移支付和降税政策,但是除了堆省会以外,几乎毫无其他办法。新晋万亿GDP城市,你最看好谁?西安东莞济南合肥、福州南通泉州。
联合投稿作者:北海道大学上杉山敬 资深媒体人冯煜晖
南通
发展不依靠制造业依靠什么呢,依靠高科技?没有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依靠服务业?人口流出,没什么本地品牌。现在只能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中天精品钢就是常州转移过来的。南通提出打造长三角核心强支点城市,一主三副空间格局,崇川港闸合并,苏锡通园区整合,大通州湾,家纺产业园,北沿江高铁和第三机场的红利还远,现在只能靠制造业。
南通今年才通火车,振华港机正在吕四港安装集装箱设备,很多城市万亿已经是终点,但是对南通来说只是起点。作为环上海城市必须要吸引眼球,才能让更多的认研究南通,研究苏北,最近很多企业发现南通离上海真的近,还有海港。为什么一定要放在苏锡常,南通盐城也很好。
济南
地域太狭长,北靠黄河南靠泰山,要想发展还是不能局限于济南,还得联合周围几个城市,高铁半小时内的都囊括进来,不一定非得一个城的GDP像成都武汉西安一样,完全可以打造城市群。当然最重要的是产业,希望可以打造更多高端产业。
已经在搞联合了,济泰高速今年通车,到泰安也有公交车,济南高青高速已经开建,经十路延伸到淄博,济莱高铁,济郑高铁都已开建,小清河复航连接济南,淄博,东营,潍坊,滨州已经动工,规划济滨高铁,济枣高铁马上上马。
泉州
泉州古城根本就不需要地铁,通勤靠小白+电动车足够了。地铁或者轻轨是用来拉进丰泽到晋江、石狮、惠安的距离的,用来加上周边辐射与共同发展,真正把东海那一片建成核心区域,只有湾区做大,才不会沦为隔壁的工业区。
最可惜的是投入不够,从9成民企可见一斑。福建一南一北资金都投到福州厦门身上,福州看长期被泉州经济总量压制就知道能力怎么样了,厦门更是深陷房地产泡沫,小岛思维被中央批评,助力泉州没做到,吸血倒是不少。
第二产业强,而第三产业薄弱。工业企业众多,但除了几家电商以外,找不到几家互联网企业。泉州人热衷于挣钱,除了公务员以外,真的很难找到一份双休的工作,人才总不归得会往小厂里跑?另外泉州虽说是个文化底蕴很强的城市,但旅游业也在近几年才开始注重。我只感觉,泉州有成为二线城市的巨大潜力,但目前来说,还差得很远。
福州
中国第九个软件名城,国内软件企业200强,福建入选的10几家都是福州企业,福建发明专利持有第一位的 星网锐捷 也是福州企业。真的不是只有买鞋子、卖石头、卖茶叶才叫实业啊。什么叫高科技,瑞芯微和福昕软件这两家福州企业了解一下。多100万人才多400多亿GDP,真没什么好得意的。民营企业前十强八家福州、两家宁德。
锐捷,新大陆,瑞芯微电子,本质上要获取销售出路,还是要靠当地政府吃饭。谁政府强,谁有肉吃,福州光环加持,这类的产值也就往上了。确实是实业。但是福州民企有非常多房地产比重。省金融业也被牢牢抓手里。
西安
确实吸引走了周边市的人才和资源。但是这也没啥办法,如果西安不吸引,依然有其他省的城市去吸引。从整个大局上看,西安只是帮助陕西留住了人,留下了希望。如果西安一直萎靡不振,那么被掏空的就是整个陕西。还有陕西人的整个思想要更高一些,更远一些。经济落后和思想一定是成正比的。
目前的西安过于依赖土地财政了,2020年土地出让金1058亿。从网上看的数据,土地财政依赖度几乎接近100%了,西咸的能源金贸区 中央商务区招来华为 字节 霍尼韦尔啥的,华为高新西研所那样万人的区域大部门。
作为内陆城市还是应该实际一点,好好做大做强高新三期和环高新就行了,起码高新华为中兴研究所 比亚迪法士特光伏产业都快10万人的就业了,加上三星半导体,也算西安唯一像样区域总部加高科技产业群了。现在新区全都要总部经济,规划一个比一个好,港务区 空港新城 奥体 沣东沣西 浐灞 航天城 ,沿海二线也没这么玩的。
合肥
产业链没到发力期,长鑫今年才会投产,国综科和中国制造都是2025,蔚来想要盈利也要几年,京东方和合肥的半导体产业联合差不多也要几年。科大讯飞想要赚钱首先是AI和智能语音市场增长,合肥目前靠的还是原来招商来的比如:京东方 白色家电基地等等 合肥布局的高新产业还要等几年才能完全发挥实力。
光中科大和中科院这一项在合肥,我觉得上线就有可能是前10,当然前提是充分利用好人工智能,量子通讯及计算,以及可控核聚变,这三个未来最有可能引领突破的方向,恰好中科大这三个方向在国内都是顶尖位置。
东莞
每年都往提交撤镇设区呢,均衡发展已经挺好的,是时候要强中心以及强区中心了,临深片区,如果合城区,东南临深有凤岗塘厦清溪等重镇,也是蛮强的。
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2018年东莞的商事主体大约有110多万户,位列全国第一,经济实力相仿的佛山只有大约70万户(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二是东莞的营商环境相对来说属于全国优质,政府对于服务企业这项的考核看得很重,各个职能部门也有很顺畅的政企沟通机制;三是东莞以制造业起家,尤其电子信息产业一向是东莞的传统优势行业(华为系和步步高系为代表),依托这些企业资源,东莞目前在科技创新这块做得非常不错,尤其是松山湖片区,已经形成了以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为代表的科创基地,应该说这个片区发展潜力十足。其实东莞的经济实力已经不需要赘述,大家都知道东莞有钱,东莞人也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