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有些懂你了 || 郭秀江

我有些懂你了
文/郭秀江
年轻时,对于老年人诸多行为习惯都不理解,不认同甚至有些不耐烦。当岁月把自己也沦为老年时,渐渐地省了过来,理解了,认同了,知道了什么叫“岁月不侥人”。
过去常嫌老年人啰嗦,一件事要反复地说N次。现在看年轻人应承允诺轻描淡写,不相信他们就记住了,不免又叮嘱一遍。啰嗦也怪记忆力出了毛病,自己说过就忘了,以为没讲过,再讲可不就啰嗦。
老年人不仅话多更麻烦的是病多,如今自己体会了“多事之秋”的滋味就服了气。一台老机器,运转了几十年,部件岂能不磨损。若精壮时不懂或不屑或根本就没条件维护保养,“小车不倒只管推”,什么机器能没问题!多病并非是老年人矫情或意志薄弱。
当年看老年人弯腰驼背且步履蹒跚,有时心想,如果挺起点精气神,不至于这么颓废吧!近几年自己也不时地被“邪”风入侵,腰疼背疼的,一动起来龇牙咧嘴,哪还顾得上什么形象!这时就晓得了,身体这硬件不做主,光靠“精气神”是挺不起来的。
未老时不大喜欢同老年人接触,觉得老年人情绪多悲观,听他们所谈又多是旧事。这会儿知道了,人退休后趋于边缘化,社会活动的空间和内容萎缩,社会信息来源递减,与新鲜事物逐渐疏离,难免知识老化观念固化信息匮乏。所思所谈缺乏新鲜题材,自然容易旧事重提。再者,身体机能的退化对人的精神世界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老年情怀有着更多的感时伤怀和悲天悯人。
我们常常听年迈的母亲叮嘱子女“多穿点,别冻着”,很少听说“少穿点,别热着”,我对此曾经不解,也表现过不耐烦。难道老妈们都是怕冷不怕热吗?如今想来,人过中年以后体质下降热力不足,自然容易怕冷。现在我看年轻人穿着单薄又不懂了,真的,难道他们不冷吗?
前些年,看一些老人围着孙辈忙碌,还觉得他们想不开。如今自己面对同一问题就理解了,对子女的实际困难,做父母的很难做到袖手旁观。
年轻时,对世间流传的俗语一概排斥,以为粗鄙以为陈腐。经过几番世事沉浮岁月淘洗后,发现那些常常出自老人口中的前人俗语不仅正确而且经典。
俗话说“七十有个妈,八十有个家”,当妈没了之后,就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个世界上最疼自己的人就是妈。只有妈能包容自己所有的缺欠;能接受自己所有的状况;能为自己奉献她的所有而不求回报。家的重要性老来更清楚,一只退役的“船舶”,家是唯一的港湾,否则还能把锚抛在哪里?
“家和万事兴”,这条古训并不陌生,可我直到近几年才把它奉为经典。因为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是斗争而不是和,是为大家而舍小家。所以长期以来对家事不很为重。当走下工作岗位,在闲暇中回顾反思,就发现许多家庭及子女的境况与家的和不和有着很大的关系,除非社会的大背景出了问题,否则,这句经典很灵!
关于“门当户对”的婚姻理念,早已为几代人作为封建传统观念所摒弃,然而在实践上却是赢家。因为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容易融合,若差异太悬殊,会矛盾丛生,灰姑娘和王子的幸福并不具有普遍性。不知道我这观念是不是后退到了“五四”之前,甚至不如了“梁祝”!
“少年莫笑白头翁”,先人早就这样告诫过我们,可年轻气盛时是不大理会的。虽无嘲笑,但对老人的心境和困境也缺乏理解和同情。当自己也趋近白头时,才感悟出这句俗语含有太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厚重的人文情怀。
我有些懂你了,我和曾经的你一样,是经历人生大半的普通老者,我为自己曾有的无知和浅薄向你道歉。我将走向你,你就是我。我更要感谢你,你把阅尽人间秋色的体悟,用最平易的语言精练出来警醒后人,让我们享受你智慧的光芒。
把以上心得写出来,也想与年轻人做一下交流。我们也曾经年轻过,能想象你们当下的感受;时光快得很,你们也将不再年轻,对老人多几分设身处地的理解,就会多几分宽容和孝道,过后心里也会少留几分遗憾。
(0)

相关推荐

  • 农村俗语:“八十岁老汉砍黄蒿,一日不死要柴烧”,是子女问题?

    农村俗语:"八十岁老汉砍黄蒿,一日不死要柴烧"这句话其实是出自歇后语:"八十岁老头砍黄蒿 -- 一日不死要柴烧",意思就是子女需要赡养老人,关爱他们的生活,从细 ...

  • 老年人跌倒:不该发生的悲剧,为何总在重演?

    一位72岁老人,脚踩小凳从衣柜顶层取衣物,不小心踩翻脚蹬跌倒在地,导致脑组织挫裂伤.颅内出血,仍在抢救. 一位83岁老爷子,骑三轮去菜市场购物,为了避让行人发生翻车,导致髋部骨折.住院手术期间卧床多日 ...

  • 老人与子女相处的十大禁忌

    人老了,难免会孤独.人在孤独的时候就不喜欢独处,但是老人跟子女相处也是有禁忌的.那么,老人与子女间的禁忌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有时老年人也会 ...

  • 【散文】叶 落 的 树 || 郭秀江

    叶 落 的 树 文//郭秀江 北方的树,除几种松柏之外,几乎全部落叶. 秋雨淋过,秋霜打过,秋风扫过,树才把纷披的叶子全部脱掉,交还大地.脱掉了叶子,也就脱掉了华彩,脱掉了风姿,只留下一身风骨.洗尽铅 ...

  • 郭秀江/散文:有老朋友,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有老朋友,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文/郭秀江 凡是"玩"微信的人,手机的微信页面上,都会有长长的一串通信录,"微友"数量可谓壮观.还有那些群,你呼我应,问安点赞,气氛 ...

  • 郭秀江/散文:莲池小趣

    莲池小趣 郭秀江/文 小暑这才过了一两天!连着几日都有几场小雨中雨,早起天空还遮着一层淡淡的薄云.这当儿还不算热,向窗外望望,楼前莲花池两侧的木台上,只寥寥三 两人,便下了电梯,出了楼门. 几只小麻雀 ...

  • 郭秀江//散文:又见月亮

    又见月亮 文//郭秀江 这才入伏两天,热劲还没上来,夜风还爽.坐在莲池边,任背后清风阵阵拂过,十分惬意. 对面高层楼的灯光,洒在池面上点点缀缀.一只鸟掠过水面,飞向右侧黑黝黝的浓荫里.视线跟着他的身影 ...

  • 【散文】四月芳菲:唯有牡丹真国色 //郭秀江

      四月芳菲:唯有牡丹真国色 文//郭秀江 洛阳,是牡丹的热土.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四月的牡丹花季,也牵动了遥远的北疆.2009年春,我与老年大学的朋友们结伴, ...

  • 【散文】那山,那雨夜,那歌 || 郭秀江

    那山,那雨夜,那歌 文//郭秀江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千年前一个春天的雨夜,登门访友的诗人杜甫,与分别十二年的老友畅饮叙旧,感慨世事人生. 因为这两句诗,常常在春雨潇潇的夜 ...

  • 【散文】童年的年 || 郭秀江

    童年的年 文//郭秀江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近日从网友那里,读到古人的这句诗."身老怯增年",是实实在在地感同身受了,至于"家贫轻过节&quo ...

  • 【散文】乡关何处|| 郭秀江

    乡 关 何 处 文//郭秀江 故乡,萦纡在世代过往的天涯羁旅的游子心中.在他们伤病孤苦的时刻,在他们无助无奈的关口,一颗心自然地就飞回了故乡.那时,故乡就成了他们心灵唯一的慰藉. 当有一天,当年放风筝 ...

  • 【散文】守望|| 郭秀江

    守  望 文/郭秀江 题记 这篇随感写于八年前,这些感触其实更要早些.只因落笔迟迟,写时已时过境迁.如今翻将出来,时过境迁愈甚.或许,我想,惟其如此,更见社会变化之巨,亦见商品经济对传统观念的强大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