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植物地理学的解题思考
先看笔者在查阅资料后截取下来的两组例题:
题组①: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判断该农作物为
A. 水稻 B. 油菜 C. 棉花 D. 小麦
2、图中有两处发育较晚的地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较高 B. 地势较高
C. 肥力较低 D. 旱灾频发
3、图中①、②两地同时成熟,但②地收割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A. 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 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技术
C. 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 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试题分析]该题选自2013年吉林质量检测题。根据农作物主产区的分布范围和发育日期可以确定为小麦,而且是冬小麦。发育较晚区主要指甘东南青东北地区和山西中部地区,甘肃位于河西走廊整体海拔较高,为1000~2500m,跨越祁连山脉和整体海拔2200~3600m的青西北地区相连(数据存在误差),地势高,热量有限。另一区域靠近吕梁山和太行山脉,海拔同样较高。第3题是本题的重点,②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水汽充足,同时受雨带推移、台风的影响,阴雨天气有持续性和多发性。我国小麦收割机械化程度较高,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机收率可达95%以上,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就算市场价格走低也可以收储待售,不必让它烂在田里。
题组②
读我国某种农作物优势种植区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作物可能是
A.小麦B.棉花C.大豆D.水稻
2、与B优势区相比,该农产品在A优势区品质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充足B.生长周期长C.土壤肥沃D.机械化水平高
3、近年来,该农作物在C优势区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农产品价格下降B.市场需求量降低
C.农业科技进步D.城市化水平提高
[试题分析]该题选自2013年河南郑州二测试题。该农作物南北都有分布,主要集中于东北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流域,这四大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的是水稻。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有:环境优良(开发历史不长,参考2014年全国II卷“建三江”)、机械化种植、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等。但落点到这道题的设问,在区域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东北黑土肥沃,但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也不逊色,故排除C,东北平原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光合作用时间长,能够制造和储存更多的有机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太湖地区的粮食基地地位在衰退,因为城市化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争夺农业用地。
这两道题的设问方式和思考思路有一致性。喜欢给分布图推作物、给现象推原因。思考时我们要先判断这些区域的自然条件,找出共性,与不同作物的生长需要试配。同时要积极和其他适种区进行区域对比,对比主要找个性,因为找个性是为了因地制宜(参考2016年全国I卷“横县茉莉花”中“和江苏、浙江相比”一题)。而题目给出的现象往往不同寻常,以横向对比(区域之间)和纵向对比(同一区域不同时间)为主。
因为全国卷高考的串题的设问方式大多逐级深入,反映的是命题专家的思考链。而上述两套题完美地揭示了这一思考链。平时思考时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思路:作物习性—(推测)适种范围—(分析)内部差异—(寻找)差异原因—(得出)发展方向。这一思路小题大题都适用。以2017年全国I卷36题为例,(1)问就要求先分析作物的气候要求,推知我国的适种范围(有限)。2016年全国I卷36题更为典型,已知习性分析适种区域为什么适种,然后找当地优势和特色,分析区域内部“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的原因,最后找启示和建议。
而上述思考链在前面的不同植被介绍中已深入灌输。先介绍作物习性,再介绍主产区和不同产区之前的差异(自然和人文),最后总结启示和发展方向,以求人地和谐、因地制宜。
后记
思虑再三,实在没什么可以再加的了,便封笔于此吧。笔者在编写资料过程中参考了地方政府信息网站、地理学习网站、地理辅导资料、高考真题、央视《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等多种资料,一方面自信这份资料的面面俱到和权威性,另一方面自慨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不敢私藏、待价而沽。深圳中学的佘登映老师耐心为我解答了在编写过程中遇到的生物问题。在未编写完成时,董宇昕同学就积极表示愿意帮我审稿,并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些都已反映在上面的文字中去了。编写过程中算是重新过了一把备考的瘾,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进一步培养了自己对地理的兴趣,也当是给母校70周年的献礼吧。这样有意义的事,我相信未来一定还会多做、乐做!诸位考生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请一定不吝与我联系(tang.ling24@163.com),批评指正。
一稿于2017年6月11日
二稿于2017年6月14日
三稿于2017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