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自月经初潮起,就应学习、了解一些卫生常识,对月经来潮这一生理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防止经、产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病因

1、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

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2、寒冷刺激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起居无度据研究,妇女经期受寒冷刺激,会使盆腔内的血管过分收缩,可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因此,妇女日常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过度,尤其是经期要防寒避湿。

3、节食引起月经不调

过度节食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少女的脂肪至少占体重的17%,方可发生月经初潮,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22%,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过度节食,由于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因此,追求身材苗条的女性,切不可盲目节食。

4、嗜烟酒引起月经不调

嗜好酒烟烟雾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干扰与月经有关的生理过程,引起月经不调。在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女性中,有25%~32%的人因月经不调而到医院诊治。每天吸烟1包以上或饮高度白酒100毫克以上的女性中,月经不调者是不吸烟喝酒妇女的3倍。故妇女应不吸烟,少饮酒。

临床表现

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紊乱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规则子宫出血

包括:月经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常见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由内分泌调节系统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是月经失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3、闭经

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通常将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以后,正常绝经以前的任何时间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月经闭止超过6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4、绝经

绝经意味着月经终止,但围绝经期常有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的改变。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以滤泡期缩短为主,无排卵和月经量增多。绝经后阴道出血。指月经停止6个月后的出血,常由恶性肿瘤、炎症等引起。

5、月经失调性不孕症

是指妇女长期月经错乱,夫妇同居3年以上不受孕者,为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

6、新生儿月经

父母在给出生5~7天的女婴换尿布时,可能发现小儿阴道有血性分泌物,量不多,小儿也无其他不适。这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现象,称为“假月经”。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代表方剂气血双补汤:党参30克,白术12克,当归15克,白茯苓15克,黄芪30克,山萸肉20克,龙眼肉20克,枸杞子15克,远志12克,酸枣仁30克,木香12克,山药30克,补骨脂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归脾丸、参茯丸口服。

2、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代表方剂温经散寒汤:小茴香12克,吴茱萸12克,艾叶10克,炮姜10克,姜黄12克,当归12克,芍药20克,川芎10克,桂枝12克,党参20克,莪术10克,牛膝12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补骨脂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建中丸、暖宫丸口服。

3、血热型:经期提前,经血鲜红或有紫块或深红,质粘而稠,心胸烦闷,面红口干,咽干口燥,颜面潮红,尿黄便秘,舌红苔黄。治宜清热凉血。代表方剂凉血汤:丹皮12克,生地20克,元参15克,茅根30克,藕节15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5克,玉竹15克,黄精15克,熟地黄20克,山茱萸15克,山药20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黄柏12克,知母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清开灵、水牛角散口服。

4、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代表方剂理气活血汤:柴胡12克,佛手12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12克,赤芍12克,合欢皮12克,茯苓12克,元胡12克,川芎12克,牛膝12克,甘草6克,水煎服。逐瘀丸、十味丸口服。

5、脾肾亏虚型: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代表方剂温肾汤:附子10克,肉桂6克,炮姜10克,姜黄10克,吴茱萸10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芍药20克,党参20克,黄芪30克,鹿角胶10克,牡丹皮10克,补骨脂12克,肉豆蔻12克,沙苑子12克,茺蔚子12克,淫羊藿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还少丸、虫草丸口服。

(0)

相关推荐

  • 每月大姨妈量特多?啥原因咋治疗?听北中医妇科专家郭志强啥建议

    导读:医学女博士美丽说原创美文第16期 上期即医学女博士美丽说原创美文第15期文中,我们从中医的角度解读了月经或提前或错后总是不规律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治则. 那要是大姨妈没回量特别大,怎么办?又是什么原 ...

  • 中医提醒:月经不调除了要治疗,还须做好以下五大保健措施!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有可能并不只是月经不正常的表现,还有可能是某些妇科疾病的信号.月经不调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可能只是带来一些经期的异常表现,有的女性没有引起重视,往往就会使妇科疾病不断加重 ...

  •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分型

    2019-05-24 病情描述: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分型 魏俊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产科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月经不调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月经过多,多是内热. ...

  • 为什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关键,如何调理?

    很多女性患者在描述病情的时候会说自己月经不调,但其实这是很笼统的说法,其中的症状包括月经提前或推迟.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过大.月经量少或行经时间短.行经时间延迟拖尾.甚至闭经,这些都属于月经不调的常 ...

  • 月经不调的中医食疗

    月经不调是广义的病名.包括月经先期(月经超前).月经后期(月经错后).月经先后不定期.痛经.崩漏和闭经等.以下介绍几款月经不调的食疗方. 双花调经茶 [成分] 玫瑰花10克,月季花10克,佛手5克,红 ...

  • 月经不调看中医,是明智之举,一首女科良方,‘拯救’月事不调的人!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症,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 临床多年的老中医,妇科疾病都是拿手绝活:妇科的病症,以月经不调者居多 ...

  • 医案:“月经量少” 的中医治疗

    医案 月经量少 患者:裘某,女,28岁,2017年12月5日初诊. 刻诊:月经量少已有1年多了,每次2-3日就结束了,不孕. 头痛,眠差,梦多,腰痛.饮食二便尚可,脉滑微数,舌淡红苔薄. 辨证:血亏肾 ...

  • 什么才是真正的月经不调?中医提醒:以下三个表现都满足

    每个月一次的准时大姨妈造访是很多女性都心心念念的.的确,大姨妈能够反映很多问题,例如是否有怀孕,内分泌是否正常,生殖系统是否有疾病出现等,这些都可以在大姨妈身上体现出来.很多女性常常把月经不调挂在嘴边 ...

  • 【按导学堂】月经不调推拿来治疗

    段氏脏腑按导学堂 "导引按跷"一语源自<内经>中:"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

  • 医学随笔(17)中医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作者:于一 男为阳,故藏精而不泄:女为阴,故月事以时下.正常的月经对维持女性健康尤为重要. 目前中医界大都认为月经不调主要和肝.脾有关,此种观点虽不为错,但岂不知月经不调更多的是和肾有关,调理月经必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