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到底是靠什么来治病?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
中药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说起中医中药治病,人们通常会说,中医治本,“去(病)根”,更善于通过调理,培本固原而治疗慢性病。而西医则是“偷偷医头脚痛医脚”的“对抗疗法”。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中药治病真正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
其实用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就可以很好地概括,那就是“以毒攻毒”——这不是笔者说的,是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说的。
中药原来就是“毒药”
当然,“以毒攻毒”中的;两个毒字,跟现代人们所说的“中毒”“毒死人”的毒的含义并不一致。
在古代,没有化学分析,中药治病自然不可能讲究有效成分,而是讲究其“性味”。
中药的“性味”分为四性五味。
四性是指中药的寒、凉、温、热;五味则指中药的酸、苦、甘、辛、咸。
那位说说了,中药的“性质”敢情是“口尝”出来的。
没错!
所谓“神农尝百草”说的正是这事。
“神农尝百草”的记载出自《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可见,“神农尝百草”就是神农根据口尝出来的“滋味”来鉴别哪些“草”有益,教老百姓食用(就);哪些“草”有害,教老百姓避免使用(避)。
而中药所谓的“毒”是指其“滋味”的偏性:
四性中,寒热就是偏性,就是有毒;温凉相对就是平性,就趋向无毒。五味中,苦、辛、酸味烈,就是趋向有毒,甘咸味淡,就趋向无毒。
中药达到毒性跟今天所说的毒性不是一回事。
比如,朱砂是含砷的剧毒物质,在中药典籍《神农百草经》中却被认为是无毒上品第一名。
在《黄帝内经》中,毒和药两字通常连在一起使用,即“毒药”就是指药本身。
比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称:“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病因和病机之“毒”
《黄帝内经》中,毒字的另一个含义是指病因和病机之毒,指作为疾病外因的所谓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外邪进入体内转化而成的内在致病原因,分别称为“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等。
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就说:“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
而毒字代表这个含义时,说的也正是“以毒攻毒”的后一个毒字。
“以毒攻毒”本质上就是今天说的“对抗疗法”
《黄帝内经》中有关用药治疗的基本法则,并没有今天很多人说的那么玄乎,像什么“调理”,“培本固原”等,而是被今天的人们强加给“西医”的“对抗疗法”,用更原汁原味的《黄帝内经》中的术语就是“以毒攻毒”。
作为中医治则的“以毒攻毒”,是指用性味偏作用峻猛的毒药祛除外邪进入身体转化成而来引发疾病的毒。
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就称:“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
后世,也有人以更简洁的语言表达为:“寒则热之,热则寒之”。
比如,风寒感冒被认为是寒毒入侵所致,治疗上就使用辛温解表的中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