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大众先生的绘画艺术
边走边悟,适得其中
——品读大中先生的书画艺术
李大中先生1946年生,天津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协会员,河北省新闻漫画委员会理事,中国地市报新闻美术研究会委员。自幼秉承家训,随祖父李耀武、四叔李汝同习书作画,未离本源。是诗、书、画三为一体的画家,作品意雅格高,洋溢文化气息,其论文、艺术评论和散文多有专版和报刊转载。
李大中先生温厚朴存,言欲迟而行欲疾,为艺静而不躁,为师循循善诱,敏讷间闪现出一位长者的智慧。大中先生自学诗书画艺,非在某家一派,非为孤家一枝,实是集多家之法,融会贯通而成。而报纸美编的出身又使他集诗词、书法、绘画、刻字、音乐、文艺理论等众艺于一身,吸引着青年才俊投入他的门下,聆听教诲。
李大中书法早于绘画精熟,而画画则是近十几年的事,出版山水、花鸟、人物三本小辑,各有探索中的痕迹,闪现出他诗书画的造诣。观山水,吟出“劈山斩海断兀突,采月集星洒碧珠”的妙语;赏秋花,流露出“妄笑世间诗意浅,黄金洒落更无暇”的情绪;故友相聚,又有了“一曲梅林穿岁月,同窗携手步秋风”的感慨。
第一幅山水画《月晕桃园》是李大中先生2002年所画,构图饱满,以多种手法层层勾染,烘托出画面中朦胧的意境,让人感觉作品饱满而且得当。后来大量的临摹写生,让他以书入画的观念更加深入画中。临习清人李鱓的《故园图》,山峦叠嶂中,屋舍人家掩映杂树浓荫深处,如临画境,似能真的隐拙在寂林,迷恋于山水间,乐而忘返。久之,他喜泼墨作画,任意挥洒,不拘绳墨而有气势,有时使用重色或彩墨结合,颇得天趣。因此其作品具有“水墨融成奇趣”的特点,这恰恰与李鱓的画风相吻合。初具功力后再临陶伯伍的画,人物、山水之余观花赏鸟,“蕉下尚有方寸地,寂然独卧不妨眠”,那鸟也独自冥思,像是生命的自我书写。现代则临摹陈子庄的作品。这时大中先生发现在绘画中使用书法用笔,颇为精妙,认为这是保证线条质量的关键。无论山水、花鸟或人物,都以极简练的线条加以表现,线条流畅而轻松自如,具有极大的柔韧性,而形象无不生动准确,达到了烂熟的境地。这是只有经过数十年的勤学苦练才能达到的境界。大中先生的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可用“平淡天真,迹简意远”来概括。他的作品所描绘的山川、田园胜景、花卉、蔬果、鸟雀、人物等,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写生变化的现实精神。纵观他的绘画作品,无论山水或花鸟,都追求简致的笔法和笔意,构图、形象和运笔设色,均朴实无华。“陈子庄常常运用夸张、省略、变形和拟人化等方法,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了对对象的表现中。”后人这样评价陈子庄的作品时,猛然发现——在大中先生的作品中何尝没有陈子庄的影子呢?
李大中画人物画虽不多,但文革中画主席像维妙维肖,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小跟父亲看戏,对京剧痴迷,临摹过戏曲人物画,于是在他的《国粹丹青》《京剧<八珍汤>》等戏画中将率意笔墨性情发挥到极致,这些作品也是他绘画中精到的一笔。2008年,还应邀为纪晓岚文化园绘制《夺砚图》,这幅白描勾线的八尺画幅,得到众多好评。
著名美学理论家王朝闻曾说,陈子庄的作品显示了不傍人门户的独特面貌,这就是创造,也就是前进,这就是传统的继承。著名文学评论家冯其庸说:“有些人的画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只要你稍微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你面对着的是一位惊世骇俗的不同凡响的、高出于自己时代的具有绝代才华的卓越画家。”李大中先生的绘画艺术,是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可见到一些前辈先贤的元素,也就不足为怪了。
李大中先生是一个善学善思考善行动的人,他在学习、消化吸收前人优点的同时,又融入自己的风格特点,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特点。
正像著名画家赵贵德评说,画画要有思想性,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博大精深中去求得。李大中先生一直进行的笔墨探索中,似能窥得中国传统书画之一斑。《妄境如梦》题画诗中的“素身无恶染,尘迹亦平凡。缘厚如德厚,一生顺自然”,是他的自我观照吧!
大中先生的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以及美国南福尼亚州、台湾中亚画廊等地展出;在德国多特蒙德、日本神户和台湾台中市多有收藏。在国家一级保护单位——泊头清真寺建有《李大中书画展览馆》。先后出版《李大中论画·山水篇》、《李大中论画·花鸟篇》、《李大中论画·人物篇》、《李大中花鸟小品画》集。山东大学法学博士贾乾初先生著有《李大中从艺录》一书。李大中艺术馆成立于2010年7月1日,是沧州首家以本地著名书画家李大中先生命名的艺术馆,是集展览、宣传、研究、推介、交流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机构。2016年6-9月,作为创办人,胥善辉为李大中在上海千字文纪念馆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展览,今年下半年应台湾台中市收藏家之邀在台中美术馆为李大中先生举办书画展,使其在艺术名家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