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亲人在等待死亡,彼此该如何学会告别?
当你的生活,
进入到一种等待死亡的状态时,会怎么样?
陪伴你的家人、朋友、医护
他们又要怎么面对你?
长庚医院疼痛科的安宁疗护病房
以及路桂军主任的团队
他们要做的
不仅仅是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痛
更多的,是在生命最后的这段时间里
让病人和家属学会如何告别
我们终将面对
在拍摄期间
我们遇上了两位病人
一位是63岁的陈法全老人
还有一位是5岁的孩子恒恒
这一老一少
让死亡这个主题,显得更加沉重
他们各自渡过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却在同一层病房里,迎来了同样的结局
这不免让在旁记录的我们,感到唏嘘
63岁的陈法全是一名肝癌晚期患者,年轻的时候,他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治过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
在安宁病房里
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与病魔抗争
所以在这里
时间反而变得漫长了
回忆起过往的经历时,陈法全哽咽了。
护士长黄丽莉用安慰化解了这样的情绪,她认为这也是病人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眼泪流下来也是另一种舒缓。
她向记者介绍,陈法全是第二次住进安宁病房了,而这一次,他的症状越来越加重了,许是他自己也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正在衰弱,出现了一个预期性的哀伤。
5岁的恒恒罹患的是脑干瘤,这是肿瘤里最凶险的一种。从确诊,到北上求医,再到住进安宁病房,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恒恒有一个12岁的哥哥,住院之后,兄弟俩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对于医生提出的让哥哥周末过来陪陪恒恒的提议,恒恒的父亲表示不太想让家里人和恒恒经常接触。
路主任认为,和孩子沟通是必要的,在他的世界中,他的亲人离去是要有说法的,他会有他的表达。
在安宁护理的理念里
家属也是疗护的对象
尤其是儿童安宁疗护
对丧亲家属的哀伤抚慰
往往是工作的重点
路主任和团队沟通后,打算就恒恒哥哥的问题,进行一次沉浸式探讨,并邀请恒恒的父亲旁听。
讨论过程中,旁听的恒恒爸爸频频落泪。讨论结束后,路主任单独与恒恒爸爸再次沟通,恒恒爸爸也表达了理解与感激。
次日,恒恒的病情突然恶化。因为突然开始头痛,呕吐,长时间昏睡,恒恒在安宁疗护团队的陪同下,来眼科检查。
我们现在总体治疗意见,是不再做任何治愈性治疗了,治肿瘤的不做了,针对他的症状让孩子舒服。
面对当下的情况,恒恒爸爸说:“这种怎么讲,没办法的事情,一切都是天命。”
陈法全的女儿告诉医生,父亲每次跟自己视频,都是跟自己的宝宝视频,他之前就说宝宝是他的动力。
于是女儿告诉他,如果再久一点的话,可以听到宝宝喊他外公。但父亲也知道要去治这个肿瘤是不可能的,他自己明白这些东西。
我们现在一般是什么现状,就是不会盲目地给病人特别大的希望,针对现在的情况让他舒适一些。把一些大的愿望分解成小的愿望,让每天有生活质量,和自己身体对话。
不是怎么争取“生”
而是如何面对“死”
在医院里
可能只有安宁疗护病房
才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但这并不是一个
应该被回避的话题
医师节当天,医生和护士们为陈法全送上鲜花和蛋糕。
女儿在视频里对他说:“不要害怕,人那么多你怕什么呢,医生护士都在呀。你也是医生,就像之前路主任说的,你以前帮助别人,现在别人也来帮助你。”
10天后,陈法全安然离世。
恒恒最终接受了椎管内镇痛装置置入术,缓解颅内压力。手术很成功,爸爸妈妈决定,暂时带他回家。
回家一个多月后,恒恒离世。
对于安宁疗护从业者
路桂军主任这样形容道
“当一个生命走到尽头,在这个余晖下,我摇着船橹陪你出海,为生命洒下最后一网,尽可能让每一个生命满载而归。当一个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他依然有拥有幸福的权利。见到想见的人、办完想办的事、身体无痛苦有尊严,和整个世界和解,融入大自然,告别世界。”
见习编辑/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