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通宇宙,下至深海,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

《沙丘》剧照

丹尼斯 ·维伦纽瓦执导的电影版《沙丘》在全球各地上映,原著科幻小说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跨越半个世纪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

作者弗兰克花费6年时间创作《沙丘》,连续被20家出版商退稿,1965年,首部《沙丘》终于出版,当年即获得科幻文学界“奥斯卡”之称的雨果奖和星云奖,它也是最早实现影视化、游戏化、漫画化、作品衍生的经典科幻小说之一。

电影版将原作的惊奇美学发挥极致,同时对人类终极问题的探讨引人深思,为什么我们总会对这类题材有所期待,好的科幻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揭开“科幻”神秘面纱

近些年来,科幻作品似乎存在感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曾经的 “小众文学”

《阿凡达》《信条》《星际穿越》《流浪地球》科幻片不断爆红,“科幻”也成为继“喜剧”“动作”“爱情”类型后的第四大电影类型,而在文学作品中,刘慈欣的《三体》直接掀起了一阵中国科幻热潮,使刘慈欣成为首位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作家。

那什么是“科幻”呢?

“科幻”是“科学幻想”的简称,它是根据有限的科学假设,在不与人类最大的可知信息量冲突的前提下,虚构可能发生的事件。

简单来说,就是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和社会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流浪地球》剧照

追溯“科幻”的历史会发现,“科幻”这个词在21世纪才被正式提出,而历史上第一部被公认的科幻小说出现在公元2世纪——古希腊小说《真实的故事》,当时文中就提到了星际旅行及外星生物。

第一部科幻类影片是20世纪初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用充满幻想色彩的服装和布景讲述了从发明机器到登陆月球再到凯旋而归的故事,科幻片在荧幕的首次亮相就帮助梅里爱走向事业的巅峰,更使电影成为施展幻想的平台和提供娱乐的工具,科幻片可谓是电影发展史中里程碑一样的存在。

究竟为什么需要科幻?

科幻是科普的重要载体

传统意义上的科幻不能与已被证实的科学理论和可靠事件相冲突,在科学基础上进行想象,科幻作者若是想要写好科幻作品就必须对作品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足够了解。

这么一来, 科幻作品其实是科普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渠道,用故事讲述的方式将科学知识巧妙包裹,也很好地激发读者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心。

例如由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让不少观众迅速了解了太阳氦闪、引力弹弓、洛希极限、核聚变等物理学的知识。

同样,我们从《三体》了解到恒星对生物生长生活的影响以及可控核聚变技术;从丹尼斯·维伦纽瓦的《降临》中了解到人类语言研究精髓以及跟外星人沟通的探索研究;从《计算中的上帝》中了解宇宙生物都是DNA和氨基酸构成的生物知识;从菲利普·迪克的《流吧!我的眼泪》了解基因改造……

科幻作品是科普的重要载体,科幻作品深入浅出地给读者展现隐晦难懂的物理生物等知识。如代达罗斯计划、星际航行、Longshot计划、曲速引擎、零点能推进器、黑洞引擎、卡尔达肖夫文明指数等,读者在阅读中通过生动的故事参透关于物理的奥秘。

《三体》剧照

除了对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幻也在启发人智,预见着未来科学的无数可能性。

例如在1949年美国科幻小说家斯坦利·温鲍姆在《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首次提出了虚拟现实的概念。1968年,计算机科学家伊凡·苏泽兰便以它为灵感开发出了最早的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

科幻把科学发展和对未来的预测相结合,用一种批判性视角透析科技和人类未来生存景象,促使人们不断地对当前进行批判性思考,推动科学的发展并服务于人类和社会。

科幻是科技与伦理的博弈

“主流文学完全不需要我,科幻文学把我抬到了最高的位置。”

20世纪美国文坛科幻小说先驱菲利普·迪克说自己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真实?

探究真实与虚拟的边界成为他毕生所探求的,在他的代表作《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以核战争后的未来世界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赏金猎人为了养一只活体羊做宠物而追捕在逃仿生人赚钱,但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经历人性感召和道德冲击,最终在信仰指引下人性回归的故事。

《银翼杀手》剧照

这部科幻小说贯穿着一个伦理问题: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下,机器和人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的概念又该如何界定?

当机器人不只是可以飞快运算的机器,拥有自主的学习和完善能力,而当他们拥有情感认知,好像也会思考、睡觉和做梦的时候,那什么才是人的特质?究竟是理性冷漠却智慧超群的“仿生人”是人呢?还是怀有信仰、承受苦难却获得安定心灵的是人呢?

除了菲利普·迪克对科学与伦理碰撞的阐述,在各类科幻作品中表达对未来世界担忧的还有:人工智能对人类的伦理挑战、基因的可编辑更改对人类生存规律的挑战、“超人类主义”对人类的威胁、对未知外星生物的探索是否有必要……

科幻是对未来情况的排列

刘慈欣曾说“科幻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将未来的可能排列出来”。

1968年拍摄的《2001太空漫游》中关于人类登上月球的科学幻想元素在现在已成为现实;还有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书中描写“用电力做动力的潜艇”,而现在核动力潜艇已经技术成熟;清朝末年陆士谔的科幻小说《新中国》里甚至“预言”到了上海世博会,“预言”了浦东的发展。

《2001太空漫游》剧照

在科幻作品成为现实的那一天,人们可能会惊呼科幻作品的神奇预言,科幻就是这样,在已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合理推理想象,即使有些与当前的公式相矛盾,也可以通过艺术表现方式列举出各种可能性,注入作者对未来的思考。

人类在科学的基础上,用科幻的方式预判未来的世界,引发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科幻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当科幻成为现实,人们会惊呼科幻的神奇和准确,但科幻对未来的硬核脑洞,不是起着预言的作用,而是启发人们用全新视角审视人类自身,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选择和挑战,警示人类在文化、科技、伦理等领域有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科幻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

我们,乃至地球,不过是一粒悬浮在空中的浮尘。

科幻小说的井喷期,是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时代,太空带来人类对地球家园的全新视角和重新审视,也是在那个时候,人类开始关注逐渐被污染的环境、饥饿与贫穷、淡水资源问题、地球人口问题……

不同于以往文学作品多以人性为主题,科幻以宇宙为中心,以 “生命和意识” 为主题 ,正视人类的弱小和无力,认清自己的局限和伪装,希望读完科幻作品的你能开拓自身视野,如同河伯见沧海,青蛙跳出枯井。

《银河系漫游指南》剧照

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婴儿床里的你好奇眼前出现的每一张脸,儿童车上的你好奇被推过的每一处风景,牙牙学语时期的你会好奇饼干桶上的图案,长大后的你问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人的一生都是怀着对未知的好奇并探索的过程,一生有许多好奇,好奇未知的过去、好奇未知的宇宙、好奇未知的风景……

在这之中,唯有对未知的未来的好奇是最迷人的,现有的知识永远无法填满人类对未来无穷无尽的好奇,而科幻,可以帮我们实现。

如果人类的好奇是一种病,那科学加上想象力,是唯一的药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