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2
——明史札记之三十
我楚狂人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建长城是在明代,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就是明长城的模样。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的蒙古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北方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明王朝的200多年中几乎没有停止过长城的修筑工程。长城、关隘、墩堡的修筑工程,在明朝的 270多年中几乎没有中断过,逐步形成了“九边”分区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筑长城的制度。据《明史?兵志》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治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明代长城的修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明前期(1368~1447)开国之初,国势强盛,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多次北伐,对游牧部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的北边安定,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前期的修长城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自长安岭(今宣化境内)迤西,至洗马林(今山西天镇),皆筑石垣,深壕堑”(《明会要》卷63边防),即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
明中叶(1448~1566)开始了长期的大规模的兴筑长城。“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北方边患变得严重起来,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墩堡做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建成诸多长城重镇,如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大同宣府镇、内蒙古鄂托克前旗 、山西镇 、蓟镇、辽东镇边墙都有了规模很大的整修工程,长城全线几乎是整修了一遍。
明后期(1567~1620),即隆庆、万历之际,蒙古俺答部与明王朝议和互市,西北方边境稍安,东北的女真族成为主要边患,于是出现了长城的整修与改道。万历初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拓边建宽奠、孤山六堡,继而重修辽东边墙,“自绵州迤东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旧辽阳。”(《明神宗实录》万历元年条)三岔河指辽宁海城市西北60里,当时的辽河、浑河合流于此,辽河套长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墙台,用砖石为墙。万历四十七年(1619)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缮建堡的工役。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易以砖石,加强防御工程,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在谭纶、戚继光主持下造砖石空心敌台3000座,增筑山海关石墙至南海口入海(今老龙头),修缮工程不仅是环卫京师的内长城,还扩大至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内三关长城。
此期间其他各镇也多有修筑事宜。明长城由城墙、关、城堡,墙台和烟墩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城墙是长城工程主体,墙体依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