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VS奈飞,哪版《三体》更值得期待?
撰 文丨张 汤
腾讯视频举行的“2022腾讯在线视频v视界大会”上,电视剧《三体》预告片进行了全球首发。就在不久前,Netflix(文中简称:奈飞)也公布了主创阵容。虽然两大平台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但对《三体》的巨大投入和与原著作者的紧密合作,却保持一致。由此,无论市场还是原著粉,对腾讯和奈飞两大平台即将播出的《三体》,给予了不同的想象。
可能永远无法
达到原著粉的预期
11月3日,腾讯版的《三体》预告片一经发布,各平台的三体粉丝们就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文娱价值官在知乎的《三体》官方预告片下,看到高赞第一的网友@王德福,以逐帧分解的方式分析腾讯版《三体》预告片与原著的关联性。在PO文结尾,他给出了这样的预测:
“我有一个担心,担心他像《鬼吹灯》网剧,也是企鹅影视出品的,有一个问题,皮似魂不似,看起来什么剧情都没缺,制作相对来说也算精良,但是没内味儿,脑海中原著与演绎到荧幕上,感觉还是有差距整体看下来吧,我觉得预告片还是拉高了我对电视剧的期待的,因为刚出选角压根儿就不敢期待嘛,游族的胎死腹中了,网飞的感觉会魔改。”
就在这篇文章下面,高赞评论中可以看到大家对腾讯版《三体》预告片释放的善意与包容。
但针对另一个版本的《三体》剧集,网友似乎就没那么包容了。
为什么一提到《三体》的影视改编,网友们似乎更加苛刻?这不得不从我们的科幻复兴说起。
中国的科幻之路并不短,但一直没有赢得全球科幻迷的关注和肯定。早在1904年,中国第一部纯粹的科幻小说《月球》就出现了,作者“荒江钓叟”的真实身份,至今不为人知。这部小说幻想了主人公搭乘“气球”,辗转亚非拉、大洋洲,一路披荆斩棘,寻觅妻儿的故事。可惜,这部小说没有完结,共发表35回,约13万字。
1905年,中国才有了第一部完整的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作者徐念慈(名字中也有慈?)。小说主人公新法螺先生被一阵“宇宙大风”吹得灵肉分离,灵魂游历到了月球、金星等地,最后又回到地球,在彼时已经是超越常人的幻想。
《新法螺先生谭》
1929年,被誉为“中国科幻之父”的郑文光出生了,因为接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曾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所以郑先生有天然的创作优势,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陆续发表科幻作品,代表作包括:《飞向人马座》(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奖项的科幻小说)、《第二个月亮》。并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1950年和1951年,中国科幻创作进入到开拓期,张然的《漫游太阳系》、薛殿荟的《宇宙旅行》相继出版。两部小说都以探索外太空为主题,尽管都包含了少量的科幻元素,但两部作品都更加偏向科普类书籍。1978年,国内第一部畅销科普向科幻小说,叶永烈先生所著《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首印150万册,改编成了连环画之后,又印了150万册。这部作品也带领中国科幻创作进入到复兴阶段。此后,四川省科普创作协会主编的中国最早的科幻杂志《科学文艺》诞生,它正是《科幻世界》的前身。
自1991年,《科幻文艺》正式更名为《科幻世界》,中国科幻创作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读者群逐渐扩大,世界科幻协会WSF年会也于成都召开,中国科幻终于接上了国际轨道。2006年,《三体》在《科幻世界》上连载,中国科幻创作进入到一个最新的高度,也带领中国科幻作品走向全世界。
虽然吴岩、星河、郝景芳、陈楸帆等中国年轻科幻作家同样出色,作品也各有精彩,但《三体》的影响力却不局限于科幻圈层,它的故事性、文学性和普世价值,已经影响到大众圈层,让那些对科幻不感兴趣的读者开始探寻科幻文学的魅力,而《三体》带来了一波文化浪潮,并将中国科幻的独特魅力推向全世界,实现了文化输出。
自从《三体》版权合作后,就没有停止影视化的进程,早在2009年,以拍低成本恐怖片著称的导演张番番就找到刘慈欣买下版权,其后又以担任影片导演为条件将版权卖给了游族影业。2013年,游族影业宣布电影立项,2015年传出影片关机,但由冯绍峰、张静初、吴刚、唐嫣、杜淳、张翰等演员担纲的这部影片至今杳无音信。而《大圣归来》导演也曾官宣启动电影版拍摄,并将另起炉灶,原有拍摄素材可能全部被放弃。
海外市场这边,2018年3月,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投资人士的消息称,刘慈欣的《三体》电视剧IP改编权或将被亚马逊买下,并计划投入10亿美元开发三季剧集。对此信息,刘慈欣却表示:并不知情。总之,自从《三体》进行影视化的消息传出后,读者粉丝就没有停止过质疑,对改编者和创作团队的不信任,以及饰演者的挑剔,让我们领教到:《三体》粉丝恐怕是最难被满足的一个原著粉群体了!
腾讯和奈飞
哪个版本值得期待?
此前说到,对原著粉来说,谁把《三体》影视化都要冒着被吐槽的风险,那么此次腾讯和奈飞前后脚释出关键信息,网友的反应是否也能预示两个版本未来的风评和市场走向?
腾讯版的预告片虽短,但信息量颇大。首先,预告片选择的镜头都是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桥段,“你的人生属于一种偶然”“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世界属于三体”这些台词似乎要对观众表达“尊重原著”的创作主旨,网友的反馈也是“还原度高”。
文娱价值官在各大平台观察,发现正面评价大多来自对选角的肯定:张鲁一饰汪淼,于和伟饰史强,王子文和陈瑾分别饰演青年和老年的叶文洁,李小冉饰申玉菲,王传君饰丁仪……即使有网友认为王子文不能胜任叶文洁的角色,姜武更适合演史强,但就像网友yan所说:“精准的选角,这也是相较于奈飞版最大的优点,选角成功就赢了一半,也更能让中国观众产生认同感,觉得这才是'我们的三体。”
不仅如此,腾讯对于《三体》剧集呈现风格的选择也颇为讨巧。正如一些原著粉丝指出的:相比后两部,《三体》第一部科幻成本更少而悬疑气氛更浓,因此完全可以按照悬疑刑侦剧的路数来拍,相比于科幻,这才是中国影视圈早已驾轻就熟的类型,而且不用去和奈飞硬碰硬拼制作预算。
从预告片来看,腾讯很懂得“扬长避短”,拍出了中国观众所熟悉的悬疑惊悚感。只不过在日常剧情线和科幻元素的衔接融合方面,腾讯的“缝合”技法仍稍显生硬,影像风格在刑侦剧、年代戏、都市剧与赛博朋克、太空歌剧之间来回跳跃,未能做到整体统一,但愿这只是预告片剪辑的问题。
令很多网友担忧的另一点是预告片整体呈现出的“网大质感”——一方面是整体画风的油腻含混,缺乏细节和层次,一方面是则是大量花里胡哨的炫技式运镜、剪辑。后一点可能是为了营造出悬疑惊悚氛围,却沦为廉价的故弄玄虚。如果对比一下镜头“稳如狗”、剧照美如画的《沙丘》,就能看出不同导演氛围营造能力的高下立判。
当然,原著粉丝最关心的还有特效,虽然选择只拍第一部可以帮助制作方“藏拙”,但从预告片中最重头的两段科幻场景——《三体》游戏与“古筝行动”看来,人们应该调低对于腾讯版《三体》特效的期待。不同于《流浪地球》的“全程高能”,《三体》剧集也不可能为寥寥几个场景搭建起整个特效工业体系,所以也不可能高出国产影视工业的平均水平。
与腾讯版褒贬不一不同的是,奈飞版《三体》在公布首批12位演员名单后,收获了国内粉丝一边倒的否定态度。这12位演员分别是:本尼迪克特·王(《奇异博士》《复仇者联盟3》)、约翰·艾德坡(《守望者》),约翰·C·布莱德利(《权力的游戏》),周采芹(《幸运的奶奶》),利亚姆·坎宁安(《权力的游戏》),艾莎·冈萨雷斯,玛洛·凯丽,艾利克斯·夏普,沙莫·阿斯玛尼,Jess Hong,Sea Shimooka,Zine Tseng。不难发现,奈飞版选角中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演员,顶多就是华裔演员。
奈飞版《三体》剧集由《权力的游戏》制片人戴维·贝尼奥夫与D·B·威斯担任编剧与执行制片,该小说的英文译者刘宇昆将与刘慈欣共同担任剧集的制作顾问,中国香港导演曾国祥担任导演和联合监制。这个班底看起来很“MIX”,也能强烈感受到奈飞剥离中国叙事背景讲故事的意图。
说到剥离中国背景,那么书中描写的苦难以及苦难中求生的坚持,在思想深度上未免要大打折扣。为什么叶文洁会对全人类都丧失希望,以至于要毁灭人类;为什么《三体》对于宇宙的理解这么黑暗;为什么这么多人物愿意为了生存坚持理性冷酷,哪怕牺牲……脱离中国叙事,奈飞版不知道会呈现出怎样的全新《三体》氛围?对于影视化改编,刘慈欣的诉求看似简单,却最困难:最关键的,是对原著的理解。而这一点,即使大刘本人坐镇,奈飞的团队也未必在短时间内做到。
为什么说国产科幻
只差“一剂”科影融合良药?
中国的科幻影视作品在所有类型中属于弱势群体,文娱价值官在搜索豆瓣国产科幻电视剧时,发现评分较高的作品大多是《铠甲勇士》这些为儿童拍的“伪科幻”剧集。而搜美国科幻剧集时,却有不少《星际旅行》等纯科幻作品。文娱价值官为此采访国内一位导演时,对方透露出“科幻类型的技术实现难度太大,导演对剧本中涉及的科学理论甚至不理解,所以导演们不愿意碰。”那么,为什么如何才能尽快补足技术缺口呢?
文娱价值官独家采访到拍摄《三体》的科影融合项目组重要成员林育智先生。
科影融合项目组负责人:林育智
林育智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也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2017年和一群来自科学界和电影界的伙伴在中国开启了科学与影视融合项目,是科影融合项目组负责人。
《三体》就是2019年科影融合项目组深度参与的第一个剧集项目。项目组为《三体》组建了一个由20余名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构成的科学顾问团,对《三体》剧集涉及的科学问题包括剧本、演员、场景、道具以及制作中任何科学相关的要素提出建议,让剧组可以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去发挥艺术想象。
科影融合项目组负责人林育智在《三体》工作现场
在林育智看来,国产科幻电影在工业化程度与好莱坞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不夸张地说,很多科幻影视创作者脑子里装的是300年前的知识(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1915年广义相对论创立,1925年矩阵力学创立,1926年薛定谔方程诞生)。如今科学和技术在实验室里,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认知。”林育智强调,很多科幻创作者以为的“未来”,其实早已在实验室里被重复实验过了。科影融合的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让一些创作者有机会站在人类认知的边界上,去做艺术创作。
其实科影融合的概念,美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提出来了,李政道先生更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对此进行过深刻阐述。2018年,林育智和团队开始尝试为中国的科学界和影视界建立沟通机制;2019年创办了中国科影融合办公室;2020年7月23日,“科幻十条”发布;2020年11月,由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牵头,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组织的协会正式挂牌。
我们熟悉的《流浪地球2》《球状闪电》《三体》《独行月球》在内的众多作品,都是林育智团队参与的科影融合作品,并将“科学真实性带来巨大娱乐价值”这一无数创作者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中国得以证明、证伪和完善。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专家团队
作为一名研究者、一名探索科学传播新可能的人,林育智欣喜地发现一条前人未走的路,并且有机会和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国产科幻作品助力。能在一片无人区种下一颗种子,和一群科学家、电影人一起让它生根发芽,看它如今在国家力量和各界同仁的呵护下向着生态系统演化。当这些作品获得市场成功,向全球输出之时,也会影响公众对科学、工程学、医学的好奇与探索,让“当一名科学家”重新成为更多孩子们的梦想。
结语
国产科幻剧的大门打开了,前面的光,也终于亮了。